五华区农函大平台: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

“魔芋喜阴、喜水、喜肥,但又怕强光照、怕干热、怕渍水,所以在选择栽培土地时,要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田间,这样就能保障魔芋的产量。”近日,五华区2024年农函大培训班在西翥街道开班,来自农业领域的专家、老师们,用生动的语言和现实的场景为大家讲解魔芋栽培过程中的操作规程、管理细节,深受村民欢迎。

图片

五华区农函大培训班是五华区为帮助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提高农民收入和科学素质而搭建的惠农学习平台,开办至今已经有22年。多年来,农函大这项连接科学知识与土地、科技为民与科普惠民的服务,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吹拂过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培育了一批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引领着五华区从乡村产业振兴走向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送“技术”上门 助力农民致富增收

在西翥街道花坡村小组,曾经村民们以种植售卖蔬菜瓜果为主要收入来源,但经济收益并不理想,2019年,村民们通过五华区农函大了解到羊肚菌种植,在五华区科协和专家的指导下,他们试种了1亩羊肚菌,虽然产量不高,但品质却出奇的好。第二年,在科协支持和农函大专家的建议指导下,村民们决定扩大种植面积,并成立了五华区花坡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年就试验种植了8亩羊肚菌,平均每亩产量达到了200公斤。经过五年的发展,羊肚菌种植如今已成为花坡村小组的主导产业,全村种植面积达20余亩。在花坡村小组的影响带动下,西翥街道其他农户也开始纷纷走上了种植羊肚菌的致富之路。

图片

走进西翥街道迤六社区魔芋种植培训班,讲台上李春香老师正向村民们详细讲解着魔芋培育的关键技术。“农函大培训班就是我们农民致富增收的‘金钥匙’,今年我们社区的魔芋长势很好,我也想通过培训去了解如何种植魔芋。”一位第一次参加培训的学员喜滋滋地说。


魔芋的种植条件要求高、种植难度较大。面对村民们对魔芋种植方面的困惑,2024年,五华区科协聚焦村民的需求,为迤六社区针对性地开设了魔芋种植培训班。通过邀请云南汉智职业培训学校的专业老师以理论讲解和实操培训等方式,从魔芋种植的选土、育种到施肥、栽培等各个环节为村民开展针对性培训,效果十分显著。

图片

这是农函大培训的一个缩影。五华区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年来,五华区农函大坚持“实际、实效、实用”的办学原则,通过深入调查村民需求,定制个性化课程,协同办事处、农业农村局等资源走联合办学道路,邀请来自农业、林业、养殖业、服务业等行业具有较高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专家、致富带头人,将先进的农业技术送到村民“家门口”,为村民们就近就业和增收致富创造了良好条件。“农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农民喜欢什么方式,我们就采取什么方式,力争做到‘专业跟着市场转,培训带着农民走’”。该负责人说道。

图片



不断拓展培训领域 赋能农文旅融合发展

走进五华区西翥街道大村社区麦和稻田气象科普基地,看着远方的稻田,冲一壶咖啡,尝几块甜点,静静享受惬意时光是当下不少年轻人喜爱的休闲方式。这里正依托着乡村+咖啡的碰撞,大力发展乡村科普研学。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农函大平台也在背后一直持续发力。工作中,农函大结合当地发展实际,不断拓展培训领域,将培训专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将农函大教学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使农民正确掌握和利用科学技术并用于指导生产实践,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


今年来,五华区科协高度重视农民培训工作,设置了7个培训专业,完成14期培训,吸引了840余名农民参与。“我喜欢这次的咖啡培训,它让我有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位学员表示。

图片

咖啡培训的开设突破了以往单一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为农民朋友们打开了新的就业大门。他们不仅能够种植咖啡,更有机会成为咖啡师,甚至开设自己的咖啡馆,将咖啡文化与乡村文化相结合,创造新的乡村文化符号。


“咖啡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态度。”一位参与咖啡培训的农民学员感慨道。农函大的课程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更深入到了文化的层面。农民们在这里不仅学到了咖啡的种植技巧,更了解了咖啡的历史、冲泡的艺术,以及咖啡在全球文化中的地位。这些文化的滋养,让农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的目标是让咖啡成为五华区的新名片。”农函大的一位讲师说。通过将咖啡文化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农函大推动了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相信不远的将来,村民们不仅能在田间地头种植咖啡,也能在自家庭院里举办咖啡品鉴会,将咖啡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文化实践,使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土地不仅能产出优质的农产品,还能孕育出独特的文化价值。既提升了农民的自信,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片



20余年持续发力 培优育强五华“新农人”

“金灿灿的稻穗、绿油油的青瓜、粉嫩嫩的水蜜桃、紫莹莹的葡萄”构成了五华区西翥街道大清塘都市农庄的唯美画卷,一名名身怀现代农业生产技能的高素质农人穿梭其间。

图片

“农函大的培训,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一位农民学员如是说。农函大的培训服务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层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还增强了农民的幸福感和乡村的凝聚力,也让五华区的乡村振兴之路更加宽广多元。


“农函大是我们农民的科技学堂,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五华区科协的负责人强调。20余年来,农函大始终坚持“农民所需、科协所能、平台助力”的路径,致力于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致富能力。近三年来,农函大已举办近70次培训班,覆盖4000余人次,涉及农业技术和实用技术多个领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动力和文化活力。

图片


图片


展望未来,五华区农函大将继续深化科技与产业的融合,探索更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之路。通过举办农民丰收节、咖啡文化节、兰花艺术展、科技常下乡活动等,持续帮助农民朋友们进一步挖掘乡村文化的魅力,提升乡村产业的价值。同时,使五华区的乡村振兴之路更加宽广,让科技与产业的融合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来源 | 区科协

编辑 | 李星诺

编审 | 孙啸武  崔志超

终审 | 卢婵  杨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