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灌阳县人大紧紧围绕县委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百亿工程”工作部署要求,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全县特色资源优势,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发展乡村农业,发挥人大职能优势,通过提出优质代表建议,发挥代表示范引领,传授科学种植技术,拓宽销售渠道等方式,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代表建议出良策,助推农业产业发展。近年来,灌阳县人大紧扣全县经济发展主线,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主阵地和各级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动员广大人大代表积极主动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收集群众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切实解决群众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郑小勇等县人大代表在调研中发现,目前灌阳不少灌溉水渠,由于年久失修,出现开裂、破损,有的甚至倒塌,丧失了灌溉功能,影响农田灌溉,郑小勇等县人大代表在灌阳县第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强农田灌溉水渠修复和管理的建议”,目前,已经在开展修复工作。灌阳县主产粮区牛湾河灌溉水渠年久失修,制约群众生产生活,市人大代表易莲英在市人代会上提出的《关于对灌阳县牛湾河灌区、湖田洞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建议》,通过自治区、市、县三级人大代表协调联动,争取到广西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1942.5万元资金支持,目前改造工程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
代表发挥引领示范,带动群众发展产业。灌阳县人大充分利用代表小组活动平台,引导人大代表积极投身产业项目建设,带头发挥参与、推动、示范作用,当好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和“宣传员”,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助推人民群众增收、现代农业增效。市人大代表吴高平发动西山瑶族乡北江村、鹰嘴山村、南江村、下涧村等多个自然村,盘活林下资源,种植林下灵芝500余亩、林下草珊瑚600余亩、板蓝根30余亩,辐射带动40余户农户就业,将育种、高效栽培等技术传授给村民。市人大代表周军盘活村里闲置的土地,按照“田种稻,坡种果,山育林”的科学布局,带动村民发展特色水果——灌阳雪梨、黑李,把灌阳镇大仁村建设成有名的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总面积2.5万亩,年产量达4.8万吨以上,近年来,大仁村先后被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称号。
传授农业种植技术,助推农业提质增量。目前,灌阳县多数种植户还在沿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导致农业种植产量不高,质量不佳,严重影响发展农业积极性。为解决这个问题,灌阳县人大一方面是邀请农业技术专家为种植户进行科学种植传道授业解惑。2022年,灌阳的李子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多数果农种出的李子个小、口感不佳,卖不出好价钱。灌阳县人大邀请科技特派员、农艺技术员到种植园开展技术指导,解决李子产业发展问题和技术难题,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的落地转化。另一方面是发挥农业专业代表小组的作用,加强指导农户科学种植,自治区、市两级人大代表姜曙霞,依托袁隆平院士超级杂交稻永久科研试验站,向水稻种植户推广种植超级稻,并培训种植技术,推广新型机械化种植,提高效益,实现产量、质量双提升。
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以前,灌阳一些种植户在农产品销售渠道上以传统零售方式为主,销量上不去,类似桃子、灌阳雪梨、奈李等特色水果存放时间较短,一些种植户在短时间内难以售完,导致有产量却赚不到钱。针对这一问题,灌阳县人大积极探索“线下+线上”的销售渠道。一是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提高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打造产业品牌,推出特色产品,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发挥代表自身优势,主动联系收购商,在产品还未产出便与收购商签订合同,实行订单式生产;三是积极探索“互联网+”销售模式,邀请网红到田间地头直播带货,通过构建网商、电商、微商相融合的营销体系,通过网络媒介将优质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下一步,灌阳县人大将聚焦现代农业发展,切实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持续发力推动中药材、雪梨、奈李等产品,助推特色产业做大做优做强,为实现特色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时荣林 吴素洋 唐冬梅)
来源:灌阳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