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新版测不准?别让“人格标签”左右你的人生

图片

盘点时下青年群体的“社交货币”,MBTI测试绝对是一大关键词。

在网络上,有关人格测试的话题热度一直居高不下,相关的“梗图”、短视频、网剧等表现方式层出不穷。

MBTI成了大家生活中的必备谈资之一,无论是打开话题、关系破冰,还是职场合作,都免不了探一下对方的MBTI是什么。难怪有人感叹,如今“万物皆可MBTI”。

就在最近,2025年的新版MBTI测试题发布了,引起不小的讨论。

不少人在尝试新版测试题后得到了和之前并不一致的结果,那么新版、旧版哪个更准确,该信哪一个?一个人真的要靠不停地测试才能更新对自我的了解和认识吗?

认同MBTI的人很多,但对此有所保留的人也不少。这或许就是“社交货币”的特性,可以流通、交换、使用,却无法成为衡量人格价值的标尺。

换言之,一个人所具备的人格远非简单的4个字母能涵盖。那些试图以此进行自我剖白和判定他人的人,不该忽略这样一个事实——MBTI对现实的解释力有限,由它衍生而来的交往体验有时也很虚无。

01 人格维度中

“有你没我”的极化选择

MBTI测试全称为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即迈尔斯-布理格斯类型指标,系美国作家迈尔斯及其母亲布理格斯提出的性格测量表。

其理论师承美国心理学家荣格于1921年出版的《心理类型》一书,通过精神能量指向、信息获取方式和决策方式三个纬度,来描述和揭示个体行为表现的差异。

其中,精神能量指向包含外向(Extraversion)、内向(Introversion),信息获取方式包含感觉(Sensing)、直觉(Intuition),决策方式包含思考(Thinking)和情感(Feeling)。MBTI测试在此基础上补充了一项生活态度取向,包含判断(Judging)、知觉(Perceiving)两种。

图片

近年来,打着心理学名头推出的性格测试、人格分析在市面上并不少见。有的看重组织、协作能力,成为一些企业进行人才选拔、团队建设的重要依据;有的分析智力水平、兴趣爱好,广泛应用于个人职业选择和规划;还有的考察情侣之间的适配程度,在婚恋市场大行其道……

这些测试提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效率,却也衍生出“打造人设”“星座崇拜”“圈子社交”等现象。

人格测试有一些和现代科学发展不相容的地方,连篇累牍的个人报告也不尽然准确、客观。鉴于人类具有复杂思维的能力,无论进行何种思考活动,I和E、N与S、F与T、J与P都会或多或少参与其中。

因此,在所有人格维度中进行“有你没我”的极化选择,无助于个人在思想行为上实现理性纠偏。

从专业心理学的角度看,MBTI反映了人进行主观判断的过程,作为一种心理反馈,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在生活中自主进行的MBTI测试只能视为心理分析的一部分,为了确保MBTI测试结果相对客观,不能仅靠问卷调查,还需要自我报告、他人报告以及测评师协助辅导。

这其中,测评师是否在场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至关重要。有调查表明,没有测评师参与使用的MBTI问卷,结论误差高达30%。

但这样一个测试,却成了不少年轻人的“社交名片”,并形成了规模不小的趣缘群体。它像磁铁一样,具备神摇意夺的威力,锚定了对未来、对自我充满好奇的年轻群体,吸引他们反复进行自我定位和社交配对。

图片

韩国真人秀《MBTI INSIDE》截图

然而,无论是8型还是16型,抑或是数量比这还多的人格类型,都是对现实中复杂、多样、混沌人格的简单演绎,如果盲目对号入座,对人本身的全面发展而言可能弊大于利。

02 只能当个话题引子,

无法展现人性的复杂

人格是人类独有的,由与生俱来的天性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个性特点。中国文化传统中反复强调的“仁义礼智信”也属于对人格的描述。

不过,MBTI描述了个体内部自然行为倾向,对个体外显行为、态度提供了统一的内在解释。

在具体的实践中,MBTI的确可以用来对人的行为表现做出解释,但如果仅从所谓的人格类型推测一个人的行为表现,或仅从具体的行为表现推测他所具有的人格类型,就犯了简单的逻辑错误。

这样的简化事实上违背了人的自然天性,因为人性中存在大量模糊、恍悟和不经的地方。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无法对自己和他人作出清晰的判定,也不该妄加注解。就现实复杂程度而言,再多的人格类型都显得单一。

图片

某平台制作的与MBTI相关的节目

MBTI是一个好的话题引子,提供了观察自我和他人的窗口,但它不足以让对话深入,更不能钩沉出人性复杂、深刻的一面。

以种种性格测试为主题上演的日间剧目,让许多人物都变得脸谱化起来,无论是发言、行为还是态度都遵循一种定式,逐渐具有可预测性。这就像是把它与其他更加活性的文化单元分离,并在无形中设置了一道谈话准入门槛。参与其中的人即便能够在对号入座的游戏中获得新鲜的交流体验,但它带来的快感和人格本身无关,更像是一场虚构的人格狂欢。

图片

韩国综艺《MBTI vs 四柱》截图

03 人格测试背后:

数字化生存下的身份焦虑

同所有亚文化的流行一样,前有星座、血型,后有MBTI,这些都能使人从现实身份中短暂脱离出来,并从想象中更具创造性的新身份中获得慰藉。

一方面,测试答案没有高下之分,给予的又都是正向评价,比如“利他主义”“理性”“热情”等等。在讨论度较高的职业选择方面,其隐含的观点是让合适的人从事适合的工作,这也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择业观念。MBTI鼓励个人挖掘自身潜力,加深对彼此的理解,以便更好地和他人交流、合作。

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开放编码的社交符号,它允许更多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现在MBTI涵盖的内容已经不局限于人格特征,还包含生活事件、个人发展、婚姻恋爱、运势走向等等,使得这个专业话语逐渐融入日常生活。

在社交平台上,个人对人格身份的高调声张以及网络社群的聚集,使得参与者体会到“角色扮演”的快感。MBTI成了一些年轻人整饬出的新形象和展示自我价值的橱窗。这些为性格或人格测试的存在提供了合理性论证。当然,通过硬币的反面,我们也可以窥见植根人内心深处的身份焦虑。

为了拥有新身份、新思想、新形象,人们就会不自觉地寻找证据来支持内在设想,而消费MBTI就具备这样的意义。进而言之,MBTI的流行并非源于新世代对自我的深切追问,而是为适应数字化生存被动接受的文化选择。

图片

《死结》截图

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认为,当代社会中群体身份的界定标志正逐步被流动性、不稳定性和个人主义所替代,以往人们通过企业、家族来确认自身身份,如今期望更精细的划分。MBTI提供了一种解题思路,但不代表它是唯一的思路,更遑论正解。要解决身份焦虑的问题,关键在于获得对自己和他人理性、客观的认知。标签和空壳子虽然能够让人感觉良好,但也有可能走上一条南辕北辙之路。

04 警惕“巴纳姆效应”

产生确信偏差

美国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实验发现,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其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这种现象被称为“巴纳姆效应”。

通俗点说,“巴纳姆效应”就是通过广泛性和模糊性的语言描述和心理暗示,让人情不自禁地对号入座。

在生活中,假设有一顶帽子,其实这顶帽子谁戴都合适,但是每个戴上帽子的人都认为这顶帽子是最适合自己的。那些所谓的占卜师、命理大师所做的,其实就是把这顶戴在谁身上都合适的帽子戴在你头上而已。

仅通过一套问卷调查,就能解答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甚至对一个人的未来作出预判,MBTI附带的“预言功能”很可能会导致“巴纳姆效应”。如果不能祛魅,过于相信这些说法的人会不断强化自己和他人的刻板印象,制造或隐或显的交往边界。

这是一个看似矛盾的结果,因为在不少人看来,MBTI实际上是青年群体拒绝无效社交、无聊对话的表现,为何到头来也成了一个俗套的东西。

MBTI就像血型、星座这些玄学一样,看上去是一片土壤肥沃之地,却因为缺少理性根基,不可能孕育出有生命力的东西。

图片

《逆流而上》截图

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会将MBTI奉为“神谕”,而那些迷信这些说法的人也不会因此为人生打开新空间。

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描绘的理想国里,对于一些事情他宁愿选择让良善的公民共同抽签决定,也不会听信占卜师的预言,在他看来,相信后者和相信一场幻梦没什么差别。命运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值得敬畏,但是无论是顺其自然还是逆天改命,都少不了发挥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哪怕小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琐事,也需要不断交换彼此的生命灵力和情感冲动。

特别需要警惕的现象是,一些流行度极高的网络文化中都带有玄学特征,一些人也养成了遇事不决就求神问卜的不良习惯。就好像小孩子相信插在水杯里的吸管之所以会弯曲是因为吸管本身是弯的一样,有时正是头脑中那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了我们对现实的判断。

MBTI虽然具有慰藉人心的效果,但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警惕因轻信外部信息的暗示而产生“确信偏差”。

图片

随着媒介信息趋于饱和以及社会关系弱连接增多,一些人会感到内在自我和外在形象很难整合在一起,在自我本身就缺少确定性的情况下,信任他人、建立与社会的耦合关系也变得困难起来。

正如荣格本人在《心理类型》中所说,“科学只是一种心理态度、一种人类思维形式,并不是生命的结论”。人格或许本就不是人能有意识显露的事物,它只能不断被人察觉、窥测、探索。或许,真正让人熠熠发光根本不在于其拥有多少“社交货币”,而在于人格臻于至善的过程。就此而言,追问自我理应是一个过程,抱着单一结论不放手只会让答案渐行渐远。

撰文 | 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涵

统筹 | 林艳 张彬

图片 | 网络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