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秦冰)11月30日,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以下简称“SEE基金会”)公募十周年主题活动“聚合的力量:行动让改变发生”在北京单向空间举办。活动现场,SEE基金会与环保公益组织绿色江河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双方就共同开展“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合作达成一致。
主题活动现场。 图源:SEE基金会
SEE基金会秘书长杨彪,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会长杨欣,作家、单向空间/单向街基金会联合创始人许知远,科幻作家陈楸帆,《单读》主编吴琦等多位嘉宾来到现场,就“过去十年自然环境的变化”“文学与媒体如何助力公益行动”“中国环保组织面临的挑战”等议题展开探讨。
“今年是SEE基金会转型公募基金会的第十年。这十年间,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公众所关注的不再是如何向自然索取,而是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慢慢开始关注中国甚至全球的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杨彪表示。
SEE基金会秘书长杨彪。 图源:SEE基金会
杨欣投身环保公益三十多年。完成1986年的长江漂流后,他先后4次前往三江源地区进行考察,发现存在冰川退缩、草场退化、野生动物被大量盗杀等严重的生态问题。
“但现在的三江源地区,不仅是当地政府在讲生态保护,村支书在讲,老百姓也在讲。”杨欣表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地人的共识,这是很大的一个进步。
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会长杨欣。 图源:SEE基金会
“当下这种日常性、社会性的全民参与,体现的是环保公益活动的变迁。”《单读》主编吴琦谈到,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参与到公益中,对年轻的文学创作者来说,感知、关注、书写环保议题,也是一种行动。
《单读》主编吴琦。 图源:SEE基金会
“2006年左右,我切身感受到雾霾对我生活和情绪的影响。后来我写了一部关于雾霾的小说,讲述大气跟人的情绪相关联的科幻故事。虽然我不是公益环保领域的从业者,但通过日常生活感知到了这个议题,进而关注和书写议题。”科幻作家陈楸帆表示。
科幻作家陈楸帆。 图源:SEE基金会
“我觉得我们有某种使命,让环保故事变得更有趣起来,将来有一天像大家参加电影节一样来参加各种各样具体的公益行动。”许知远在现场说。
作家、单向空间/单向街基金会联合创始人许知远。 图源:SEE基金会
SEE基金会公募十周年主题活动中,SEE基金会与绿色江河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双方就共同开展“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合作达成一致。
新京报记者获悉,未来,SEE基金会将基于长江邮局的模式与绿色江河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发起“点绿长江”合作项目,沿长江干流流经的11个省市区建立11个主题邮局,通过系列项目的实施,推进长江自然生态及环境保护的行动和传播。
SEE基金会秘书长杨彪(左)与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会长杨欣(右)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 图源:SEE基金会
“我们将沿着长江建11个主题邮局,长江1号在青海,2号在西藏,3号在云南,4号在四川,5号在重庆……一直到长江11号在上海,借助SEE基金会的在地项目,借助互联网,让大家看到班德湖的斑头雁、江淮地区的江豚、大相岭的大熊猫、白马雪山的滇金丝猴,把长江整个流域的生态和自然景观串联在一起。”杨欣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传播长江、点绿长江,让大家了解长江、热爱长江。
“SEE基金会在每个省份都有各种各样的环保项目,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将这些项目串联起来。如果以邮局为点,将其作为长江文化传播的主体,点连成线,点绿长江,让公众获取一些跟自然相关的东西,我们的目标也就达到了。”杨彪说,“即以公募之力助力民间环保行动,推动中国环保行业发展。”
编辑 甘浩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