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块碎瓷片,串联成一本2024年“最美的书”

2024年“最美的书”评选结果于12月2日在沪隆重揭晓,来自全国8个省市的21家出版单位的25种图书荣膺本年度“最美的书”称号。


图片


其中,有一本关于瓷器的书,其朴素如泥的外观与温润柔滑的内文用纸呈现出设计上的反差巧思,更以十块碎瓷片为核心线索,串联起一部中国瓷器史。

这就是由浦睿文化出品、著名设计师韩湛宁操刀、著名瓷人涂睿明的作品《捡来的瓷器史》。



获奖评语


这本书最引人入胜的当属那本小册子,它作为补充材料,犹如一把钥匙,为读者打开了深入理解书籍设计背后考量的大门,清晰地展现出本书设计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基于与作者、编辑深入的交流探讨以及合理的设计思路。


设计师用10块捡来的不同形状的瓷片串联起书籍设计整体的视觉元素,来展开瓷器的历史。每一部分瓷片的图形和瓷器形制抽象成简约的轮廓,以局部现全貌。


内文选择了极白色纸张,且手感温润,和瓷器主题相契合。封面采用了带有颗粒感的灰色特种纸,契合瓷器是由泥土经烈火的淬炼而成。


书籍主体和小册子相结合让本书整体表达更完整,这两个部分材质和表达方式也有很明显的变化,一个是高光感的纸,一个是很有温度的书写纸。


图片


“最美的书”是国内重要的书籍设计评选活动,非常注重书籍设计的整体性、书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书籍设计对于书籍本身功能的提升、设计风格与阅读体验的和谐统一,以及作为设计重要元素的技术手段的运用,强调设计之美植根于内容,美在文本、编排、纸张、工艺等的有机统一。


那就让我们走进这本《捡来的瓷器史》,看一看这极富匠心的形式是如何与内容深度结合、相得益彰的。


图片


著名瓷人、陶瓷文化研究者涂睿明,以工艺为骨架,以历史、文化与美学为血肉,别出心裁地选取10块古瓷碎片,代表10个瓷器史上的重要节点,串联起中国瓷器史,勾勒出整个瓷器史发展的历程。


“一块瓷片,便能引出一段故事、一些知识。虽然只是一片片陶瓷的局部,不过有一天,或许拼起来,便是一部不一样的陶瓷史。”

——涂睿明

图片


制作一件瓷器需要七十二道工序?简洁典雅的宋代瓷器是如何发展而来?一件青花瓷是如何被烧制出来的?备受大家嘲笑的乾隆“农家乐”审美瓷器,工艺难度竟然极大?


这些有趣的小问题,你都可以在书中读到答案。


图片


与别的瓷器史读物不同的是,这本书并不只着眼于瓷器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而是兼具了世界视角。瓷器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一类重要商品,曾对世界产生过无与伦比的影响。在本书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瓷器在中国历史中的兴衰,还能够了解中国瓷器对欧洲、日本瓷器的影响及中外贸易交流:在克拉克瓷中,看到欧洲持续百年的瓷器热潮;在伊万里瓷器中,看到世界对中国风瓷器的模仿;在威治伍德瓷,看到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与碰撞……


图片

图片

图片

书中还配有60幅高清大图,配合文字解说,带领读者沉浸式体验中国瓷器的美轮美奂。


图片

图片


此次的全新精装版,将瓷器的来源泥土呈现于具有颗粒肌理的封面纸上,将瓷器成品的柔滑手感以特种内文纸来体现,于纸上复刻瓷器的质感,带给读者在 “纸上博物馆”的视觉外更直接的触感,以设计达成了 “通感”。


新增的拉页,将10块瓷片还原成原本的瓷器形状,又借以连接时间,一图纵览宋元明清瓷器史。


图片


《捡来的瓷器史》老版出版后,曾入围凤凰网、新浪好书、华文好书等多项媒体推荐书单,也获得了著名作家余世存、葛亮和收藏家韦力的倾力推荐。


读涂睿明先生《捡来的瓷器史》,非常佩服作者的心思。从碎片上读出历史和整体,这是一种功夫。

——作家、学者 余世存


碎裂的意义,因其不再完整,便不够堂皇,为其憾。然而,也因是局部,管中窥豹,终得观其盛。一个“捡”字,由字面已可见拾遗的意思。这本书的结构,以“瓷片”作眼 ,一章一枚,不贪其大,而聚焦于“瓷器史的重要瞬间”。

——作家 葛亮


【相关图书】

《捡来的瓷器史》

作者: 涂睿明
出版社: 浦睿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24-10

装帧:手工穿线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