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资源总数全省第一 金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这样干

12月2日,金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金华市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新闻发布会。金华市文广旅游局局长冯涧,金华市文广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徐利华,金华市上山文化遗址管理中心主任、浦江县委办主任朱承凯介绍金华市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图片


发布会上,金华市文广旅游局局长冯涧介绍金华市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有关情况。


图片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文旅系统紧紧围绕文物保护利用,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不断扩大文物惠民共享力度,推动文博工作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05处,文物资源总数列全省第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01
坚持保护第一,织密文物安全网络


1.文保工程稳扎稳打。积极开展文物保护资金申报工作,2024年成功争取到国家文物保护资金4935万元,资金数位居全省前列。全面实施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抢险加固工程、保养维护工程等三大工程,太平天国侍王府壁画保护、诸葛长乐古建筑群等107个文物保护项目稳步推进。


2.文保力量配齐配强。成立“金华市文物安全督察队”“金华市文物护宝队”“磐安文物保姆”等文保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开展文物安全检查督查,形成文物安全群防群治格局。连续四年举办全市文博单位志愿消防队技能比武大赛,共有80多支队伍同台竞技,做法得到全省推广。加强文物修复人才培育,在2024年浙江省文物行业职业技能选拔大赛中,金华市博物馆文物修复师荣获金属文物修复组第一的好成绩。


3.文物监管有力有效。开展文物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文物建筑“灭蚁”行动和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实行“一点一策”管理,做到隐患、责任、措施、时限四个明确,确保人员和文物安全。连续三年对全市文物建筑重点安全隐患单位实施挂牌督办。加强“清朗文化市场智管”“文物保护智治模块”“不可移动文物智慧管理一件事平台”等应用的建设推广,全市171个省级以上文保单位、558个市县级文保单位(点)监控视频信号已接入“清朗文化市场智管”应用,实现文物安全隐患智能分析、问题自动发现。


02
厚植八婺底蕴,深挖文物资源价值


1.考古工作初显成效。“浙中考古基地”落户金华,上山文化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武义溪里窑址和义乌桥头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入选“浙江十大考古新发现”。金东区在全省率先探索区域考古改革,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签订《区域考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优化采购流程、缩短审批环节,加速地块考古建设,推动项目开发建设。


图片
武义溪里窑址


2.价值研究持续深入。成功举办上山遗址发现20周年学术研讨会,启动《那种文化》《那个时代》《那片土地》等上山文化相关课题研究,重要学术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发表,进一步确认了我国是世界水稻起源地以及上山文化在世界农业起源中的重要地位。深挖文物学术价值,出版《婺宝传奇》《丽泽文丛2023》《琴鹤堂印谱》等文物书籍;永康湖西遗址列入“考古中国·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形成研究”重大项目;与复旦大学合作,开展武义江和永康江流域的村落调研与遗产研究,《金华乡村——武、康流域的宗族市镇与遗产》将于今年出版;开展窑址实地调查70余次,窑址35个,面积达15万平方米,采集瓷器标本2000余件,器物绘图500余件。


3.申遗工作稳步推进。上山文化遗址群通过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更新的专家评审,将于近期公布。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稳步推进,上山遗址博物馆获批专项债1.11亿元,已正式开工建设,上山文化遗址群保护立法工作顺利开展。


03
突出文旅结合,提升活化利用效能


1.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探索博物馆社会与经济效益提升路径,金华市博物馆为全省公共博物馆绩效与财政拨款挂钩改革试点工作唯一试点单位。推动文物资源数字化管理,通过三维建模、扫描、高清摄影等数字化手段,完成文物信息采集1241件。拍摄高清文物图1161件,将所有数据资源归集至全省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平台,并推动省市县三级数据库联通,实现文物永久性数字化保存。兰溪市“人人都是文保员”古村落保护诸葛模式获省政府督查激励。磐安县玉山古茶场的保护模式入选浙江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


图片

磐安县玉山古茶场


2.文博活动精彩出圈。“百年望道 千年古城 万年上山”文物旅游线路入选首批长三角革命文物主题路线。串联红色文化资源,推出4大主题35条红色线路,开展“1+3+1”红色产学研系列行动,举办红色文物青年说等活动。承办首届全省博物馆研学十佳案例和十佳线路推介活动,6个项目从全省108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总数位列全省第二,其中“读博物馆这本书”系列研学项目获全省十佳研学案例。《我在云端修文物》线上互动游戏入选“2024年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项目和博物馆头条全国博物馆十大创新事件。


3.服务供给持续增效。加大优质文博展览供给,深化“博物馆来啦”等品牌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共推出展览650余场,科普讲座、文化沙龙等活动近1000场,“博物馆来啦”主题研学课程近100次。持续加大乡村博物馆孵化培育力度,积极打造地标性乡村文化窗口,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全市累计创成省级乡村博物馆108家,总数居全省第二。鼓励支持文博单位研发文创产品,16件文博类作品入选2024“浙派好礼”文创产品,获奖总数位列全省第二。


下一步,全市文旅部门将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目标,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深挖文物价值挖掘,推动文物活化利用,让文物保护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发布会上

发布人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


问:金华市已牵头启动上山文化遗址群联合申遗,能否介绍一下近年来上山文化遗址群保护和申遗工作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图片


金华市上山文化遗址管理中心主任、浦江县委办主任 朱承凯


上山遗址发现于2000年。2006年11月,“上山文化”命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作出“要加强对‘上山文化’的研究和宣传”重要批示。目前已在浙江省4个市12个县(市、区)发现上山文化遗址24处,其中金华就有17处。浦江作为“上山文化”发源地、命名地和联盟的发起者,在省、市指导支持下,升格成立金华市上山文化遗址管理中心,承担省申遗专班秘书处、市申遗专班办公室的职责,聚力协同推动上山文化遗址群保护和申遗工作。


图片


一是加快申遗步伐,强化联盟联动。2022年5月,浦江、义乌、永康、仙居、龙游、嵊州6个遗址分布所在县市签订联合申遗合作协议。浦江牵头完成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联合申报,稳步推进申遗系列规划文本的编制。加快遗址公园建设,上山遗址博物馆将于2024年年底前主体结顶,2025年底开馆。


二是加深考古研究,厚植学术价值。积极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开展遗址群考古发掘,累计出版《上山:中华文明的万年奠基》等著作20余部。重要学术研究成果《上山文化遗址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十万年演化史》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发表。


三是加大宣传交流,出海传播提速。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上山文化特展并启动全国巡展。省运会圣火采集仪式、杭州亚运歌曲发布等重要活动在上山考古遗址公园举办。上山文化元素在新时代考古成果展、“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杭州亚运会主媒体中心亮相。上山文化的内容编入全国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地理七年级上册》。上山文化“出海”加速,2023年以来先后赴印尼、埃及、捷克、摩洛哥、吉尔吉斯斯坦、赞比亚、日本参展或办展。


上山文化遗址群保护和申遗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凝心聚力、久久为功。浦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扛起“上山文化”保护和申遗的重任,擦亮万年上山金名片。



问:可否介绍一下我市“四普”工作进展情况?市民朋友可以怎样参与“四普”工作?

图片


市文广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徐利华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十四五”期间最大规模的文物保护行动,是全面掌握文物资源情况、判断文物保护形势、制定文物保护政策的重要依据。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决定自2023年11月起至2026年6月开展“四普”工作。当前,我们以县(市、区)为单位成立了普查机构及办公室,组建了普查队伍,有序推进“四普”各项工作任务在我市落地。其中,浦江县作为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浙江省唯一的试点县,已圆满完成了古建筑类全国普查试点工作。


为营造普查良好氛围,我们通过中央和省市级主流媒体等及时报道工作动态,邀请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博主为普查发声,创设“人人都是普查员”“我在金华探文物”等微博话题,并通过开展“让文物走进百姓生活——人人都是普查员”系列宣传活动,上线普查H5小游戏,联合顺丰快递推出文物普查宣传无人车、文物普查主题快递盒和文件袋等形式,向老百姓宣传“四普”工作。


在普查期间,市民朋友可以向我们文物部门提供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的线索和信息,如古塔、古井、古桥、古寺庙、古民居等相关信息。我们也在此呼吁,市民朋友如果发现不可移动文物遭到破坏,请立即制止并向当地文物部门举报。我们也非常希望,有更多热心文物事业的志愿者能加入我们的普查队伍,助力文物普查工作。



问:日前,省文物局公布浙江省2024年第三批乡村博物馆,金华19家博物馆榜上有名,请问金华乡村博物馆建设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市文广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徐利华:


乡村博物馆是展示乡村文化、历史和自然遗产的重要窗口,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乡村与城市、传承与创新的桥梁,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精神共富文化土壤、打通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乡村博物馆建设,围绕非遗精品项目、传统文化展示、民间收藏等主题,积极挖掘金华各地的乡土资源、特色文化与民俗传统,培育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博物馆。目前全市建有乡村博物馆共108家,数量居全省第二。同时,应地制宜,积极实施了“一馆一策”帮扶计划,通过组建专家团队对乡村博物馆进行深入指导,组织各国有博物馆与乡村博物馆实行结对共建等方式,建立起了“政府引导、政策激励、机制灵活”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有力推动乡村博物馆创建工作。全市共有11家乡村博物馆创“星”成功,其中包含兰溪市宝丽徕古董相机博物馆、武义县婺州窑艺术馆2家四星级乡村博物馆,婺城区熊猫猪猪·金华两头乌猪博物馆、东阳市海上洋货博物馆等9家三星级乡村博物馆。


图片宝丽徕古董相机博物馆


此外,乡村博物馆综合效益不断提升,通过培育文创、特产、研学等“博物馆+”新业态,引导一批乡村博物馆融入村民生活与乡村发展之中,助力乡村振兴和精神共富。如婺城区熊猫猪猪·金华两头乌猪博物馆围绕“文旅+”“互联网+”“生态+”与农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周边白龙桥镇、琅琊镇、蒋堂镇3镇9村引流20万人次,新增就业300余人,为村民增收1000余万元。婺州窑艺术馆积极研发文创产品15件(套),年销售额达25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