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鹰派经贸团队成型,欲对华加征10%关税,中美贸易战再起?

文/方晨宇

编辑/漆菲

距离正式上任不足50天,特朗普第二任期的经贸政策逐渐浮出水面。关税仍将是其中的核心。2024年大选期间,特朗普宣称将取消中国的最惠国贸易地位,并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超过60%的关税。而在11月25日,他声称要在上任第一天对华加征10%的关税,新一轮贸易战似乎一触即发。

图片2019年1月,特朗普在白宫展示一张关税表。

特朗普还在本次大选中提出了一项颇为大胆的新构想——用对外征税替代国内所得税。他表示,将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以此填补财政缺口。面对这种迫在眉睫的关税压力,世界各国静待“靴子落地”的那一刻。这不禁让人怀疑,特朗普的“极限施压”策略能否像第一任期那样奏效。

与此同时,特朗普新内阁的经济官员人选陆续出炉,以强硬贸易保护主义者为核心的新班子将帮助他继续兴风作浪,扮演国际贸易的“搅局者”。而备受瞩目的贸易代表职位,竟花落莱特希泽的昔日副手。外界对此议论纷纷,那个曾在中美贸易战中叱咤风云的莱特希泽去哪了?

借芬太尼走私对华施压

早在第一任期,征收关税就是特朗普对外经贸政策的核心,而一场令人刻骨铭心的中美贸易战,更是其中的“重头戏”。

自2018年2月起,美国以所谓“不公平贸易行为”和“知识产权盗窃”为由,多次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的贸易战。到2020年1月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达成时,中国对美出口的平均关税从贸易战前的3.8%激增到21.8%。

图片11月26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威胁将对华加征10%关税。

随着对华战略竞争成为美国两党和府会的共识,支持自由贸易的“华盛顿共识”不复存在。2021年上台的拜登政府保留了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对华关税,并继承了他的做法,对电动车和太阳能板等清洁能源产业链上的中国产品加征了额外关税,使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平均关税长期维持在20%以上。

2024年大选竞选期间,特朗普更是宣称,上台后将取消中国的最惠国贸易地位,并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超过60%的巨额关税。

特朗普把关税视作拯救美国制造业和实现经济增长的灵丹妙药。在他看来,中国等贸易伙伴一直通过所谓“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占美国便宜”,导致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工业基础被削弱、就业机会大量流失。因此,他希望以关税作为武器,对贸易伙伴进行施压,从而减少贸易逆差,实现所谓“均衡贸易”。

大选期间,特朗普还提出以对外加征关税代替国内所得税的奇思妙想,此举试图在国内打出减税牌,同时为联邦政府的财政缺口找到一个“接盘侠”。

特朗普第一任期的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在著作《没有免费的贸易(No Trade Is Free)》中,以溢美之词称赞特朗普打破了此前的自由贸易传统,他“以创造新就业机会、提高工资水平、促使工厂回流美国以及减少贸易逆差作为衡量(贸易政策)是否成功的标准”。

还未上任,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提前敲打在了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头上。

图片中国产品在美国进口货物中占比减少。

他威胁称将在就职当天签署行政令,对所有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墨西哥、中国和加拿大在美国的进口来源地中分列前三名,针对这三国的关税将覆盖美国外贸总额的四成。

这一次,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没有打着维护所谓“公平贸易”的旗号,而是借着打击芬太尼走私的名义。他宣称,对华加征额外关税,是因为中国未能有效监管用于合成毒品芬太尼的原材料,而关税措施将持续到中国采取措施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国为止。

芬太尼是一种具有高度成瘾性的阿片类麻醉药物。近年来,美国芬太尼滥用问题加剧,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问题——2023年,美国因过量使用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致死的人数接近7.5万。由于认为中国是芬太尼原材料的主要工业国,美国长期指责中国对相关原材料的管控力度不足,导致其落入墨西哥贩毒集团之手,被用于制造芬太尼,最终流入美国市场。

但事实上,中方践行全球毒品问题共治理念,早在2019年就宣布正式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是全球第一个正式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的国家,有效拦截了芬太尼类物质走私出境。此后,中国未收到其他国家查获来自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的通报。

《中国日报》在最近的社论中写道:“全世界清楚看到,美国芬太尼危机的根源在于自身,减少国内需求和国内供给才是治本之策。美方要做的是反躬自省,加强国内处方药管控,强化对毒品危害宣传,减少国内毒品需求,而不是对别国污蔑抹黑、甩锅推责。”

近年来,中方基于人道主义精神,同美方进行了一系列禁毒合作,并针对相关化学品开展了三次重大列管行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美方应该珍惜中方的善意,维护中美禁毒合作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

图片2024年1月30日,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正式启动。

随着一场以禁毒为名的贸易施压迫近,它或将成为新一轮中美贸易战的导火索。分析人士担忧,特朗普的强硬立场可能会对渐入佳境的中美禁毒合作造成干扰和破坏。“中国关注的是,如果在这件事上向美方让步,接下来特朗普又会用关税来威胁什么?”兰德公司高级政治学家斯科特·哈罗德如此说道。

对于特朗普的威胁,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回应说,中方反对单边加征关税措施的立场是一贯的。美方应恪守世贸组织规则,与中方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可持续发展。

图片近年来,药物滥用成为美国40岁以下人群的主要死因之一。

之所以向加拿大和墨西哥挥舞关税大棒,特朗普意在解决非法移民问题。据《纽约时报》报道,从加拿大跨境进入美国而被捕的非法移民近年显著增加,2022财年有2000多人,2023财年1万人,2024财年激增至2.3万人。但这仍远低于越过美墨边境的人数,单单今年10月,那里被捕的偷渡者就多达5.6万人。

据加拿大《环球邮报》报道,在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与他进行了2小时的电话会谈。特鲁多告诉特朗普,与墨西哥相比,从加拿大到美国的移民数量相对较少。特鲁多暗示将与美国谈判,但不包括墨西哥,以避免有关中国商品从墨西哥通过加拿大在无关税的情况下流入美国的批评。

由于《美墨加协定》(USMCA)将在2026年进行修改,特朗普也有可能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谢因鲍姆对此表示警惕,并称“我们正在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变化和不利情况”。

图片墨西哥总统谢因鲍姆警告说,如果美国对墨西哥征收关税,墨西哥将被迫采取对等措施。

11月26日,谢因鲍姆发布了一封致特朗普的公开信,信中警告说,如果美国对墨西哥征收关税,墨西哥将被迫采取对等措施,这可能导致两国企业运营风险上升,同时加剧两国的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

莱特希泽的副手提正

在宣布对华加征关税后的次日,特朗普正式提名贾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担任新一任美国贸易代表。

格里尔是一名国际贸易律师,他曾在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内担任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的幕僚长,任内参与过《美墨加协定》的谈判,并与莱特希泽一同参加了所有对华贸易谈判。贸易代表主要负责制定和执行美国的国际贸易政策,并代表美国政府参与国际贸易谈判,为美国政府中主导经贸政策的要职。

特朗普称赞格里尔在其第一任期内发挥了关键作用,并指出格里尔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的主要任务为“缩小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保护美国的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并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出口市场”。

格里尔同莱特希泽的贸易理念一脉相承,都主张保护性贸易政策,认为当前“不公平”的国际贸易损害了美国的利益。除此以外,格里尔也是一个十足的对华鹰派。他不认同“通过发展贸易关系降低冲突可能性”的说法,认为拜登政府在应对中国问题时倾向于“激烈言辞”而非“实际行动”,相关措施力度不够。

今年5月,在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的听证会上,格里尔言辞凿凿地宣称,对华贸易政策是美国的一项“世代挑战”,美国应抵制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对中国商品征收更高关税,他甚至建议国会启动撤销与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的进程。

格里尔就任后,恐将进一步落实特朗普所构想的严厉关税政策,并推动美墨加协议等自贸协定的重新谈判。他曾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如果让竞争环境公平化,就能让美国人无需在不公平的情况下参与竞争。”

在关注经贸议题时,现年73岁的莱特希泽始终是无法忽视的焦点。随着特朗普的经贸团队逐步成型,许多人不禁发问:莱特希泽去哪了?

莱特希泽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担任美国贸易代表。有分析认为,自1963年该职位设立以来,莱特希泽是最具影响力的贸易代表,他帮助特朗普政府达成了《美墨加协定》,并在一线指挥声势浩大的对华贸易战,被视为特朗普对华贸易战的“设计师”。莱特希泽采用煽动性言行,推动了保护主义思潮在美国社会的回归,让冷战结束后的自由贸易倾向一去不复返。

图片莱特希泽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担任美国贸易代表。

此外,莱特希泽也同特朗普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他经常陪同特朗普乘坐“空军一号”返回佛罗里达州,并在距离海湖庄园不远处拥有一个私人住所,二人称得上是邻居。

此次大选期间,莱特希泽还是特朗普的重要盟友,协助后者制定了第二任期的激进贸易政策。不过,莱特希泽一向低调,从不在聚光灯下抢特朗普的风头,他不仅代表特朗普团队同投资者会面,在幕后筹备特朗普上任百日的贸易行政命令,并同国会的关键立法者保持密切沟通,游说他们接受特朗普以关税代替所得税的方案。

这让外界好奇,莱特希泽将在特朗普新政府中扮演何种角色。“在总统眼中,莱特希泽的地位一直很高,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特朗普的前幕僚长马克·梅多斯如此评价。

此前的传言中,莱特希泽是包括财政部长、商务部长、美国贸易代表在内的多个高级职位的候选人。但目前来看,特朗普经济团队的人选任命均已完成,却迟迟不见莱特希泽的名字。

特朗普曾呼吁将任命一位以美国工业、工人和国家安全为优先,而非华尔街金融利益为重的财政部长,莱特希泽被视为绝佳人选。但最终,这一提名花落对冲基金巨头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贝森特是特朗普的主要经济顾问之一,他主张实施“3-3-3”政策,即通过削减预算赤字、放松经济及监管、增加石油产量来促进经济增长。

扬言对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征收关税与贝森特的观念是吻合的。此前为福克斯新闻(Fox News)撰写的一篇文章中,他“审慎”提到利用经济工具来打击芬太尼贸易。但他本应根据各国与美国“站在一起”的程度,精准定向,征收经过精心校准和渐进的关税。而在10月的一次采访中,他谈到根据外国政府对华盛顿方面的友好程度,将其分为红、黄、绿三档,然后据此调整政策。

商务部长一职,特朗普提名了金融服务公司Cantor Fitzgerald的首席执行官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特朗普在声明中称,卢特尼克将领导“我们的关税和贸易议程,并直接负责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事务”。 卢特尼克此前公开支持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认为这有助于重振美国的制造业。

至于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特朗普选择了凯文·哈西特(Kevin Hassett),他是一位正统得多的自由市场经济学家,曾在小布什政府任职。哈西特是特朗普提出的《互惠贸易法案》的支持者,该法案力求激励贸易伙伴将关税降低至美国水平。

当格里尔被任命为新一任贸易代表后,莱特希泽大方回应说,格里尔是担任这一职位的“绝佳选择”,“他精通法律,具有出色的判断力,兢兢业业地工作,且忠于总统”。资深政策分析师亨丽埃塔·特雷兹(Henrietta Treyz)评价道,特朗普冷落莱特希泽“就像让迈克尔·乔丹在球场上坐冷板凳”。

不过,在内阁中缺席并不意味着莱特希泽就从贸易团队中淡出。美国《华尔街日报》透露,特朗普可能希望莱特希泽担任新政府的贸易事务负责人。这一职位通常被认为是无需国会确认的非正式职务,俗称“贸易沙皇”。这一职位可向总统直接做报告,并能跨越多个部门工作,确保总统的政策优先事项得到落实,其通常不需要法定授权,因此权力和职责范围可能不如正式的内阁成员那样明确。

谈到特朗普的关税战略时,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人们可以相当有把握地打赌,特朗普将在未来四年使用关税。“但目前一点都不清楚他将怎样运用关税,要达到什么目的,还有什么别的经济和金融工具可能被部署,或者他在任何给定时间将听取谁的意见。”

图片征收关税一直是特朗普对外经贸政策的核心。

全面关税真会实施吗?

大选期间,特朗普多次威胁要对全球输美商品征税,以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并促进制造业回流,这构成了其第二任期经济议程的核心内容。他近来甚至威胁称,除非金砖国家的政府同意不创建替代美元的新货币,否则将对这些国家征收100%的关税。

外界普遍关注,特朗普承诺的巨额对华关税是说说而已,还是会付诸实践?

作为总统,特朗普确实拥有征收全面关税的能力,几乎可以达到为所欲为的程度。“如果他想在上任第一天或第一周采取行动,征收关税是他能快速实施的事情。”一名国际贸易律师如是说。

上一任期,特朗普曾多次利用相关贸易法律赋予总统的权力,以所谓“国家安全”和“应对不公平贸易行为”为由,实施了“232条款”(包括钢铁、铝及部分特殊金属等)、“301条款”(包括电池部件、电子产品和半导体设备等)以及“201条款”(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大型洗衣机等),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

中国在与美国磋商的同时,对美国农产品和汽车产品等征收了报复性关税。直到2020年,作为中国购买美国农产品和能源的交换,美国就推迟提高关税和降低一部分商品的税率达成协议。

2018年,同样基于“232条款”,特朗普声称汽车进口构成安保威胁,表示将对从日本、墨西哥和加拿大等进口的汽车征收额外关税。在随后的贸易谈判中,美国从日本获得了农产品关税下调的条件,并承诺不征收汽车关税。

图片墨西哥货车在边境海关控制点排队等待进入美国。

在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审查中,美国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获得了有利条件,并推迟了对汽车加征关税。2020 年,接替《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美墨加协定》生效。

特朗普曾在2019年5月表示,由于墨西哥打击非法移民的措施不力,将对其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他当时试图通过《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来达到目的。按照该法案,总统可以以外部威胁或国际危机为由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从而采取经贸限制措施,绕过公众和国会,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政策目标。

基于此,世界贸易组织前副总干事艾伦·沃尔夫(Alan Wm. Wolff)曾批评美国总统对法定权力的滥用,并呼吁司法机关对此予以审查和制衡。他警告称,即使对华关税没达到特朗普提出的60%,只要超过当前报复性关税税率的两倍,中美贸易将不复存在。

更多观点认为,这是特朗普的谈判策略。俄罗斯国际问题专家安德烈·科尔图诺夫近来在北京大学的一场论坛上指出,特朗普玩的是“疯子理论”的老把戏:先放出60%的骇人关税吓唬对手,再端出40%的“人性化”条件,换来妥协和屈服。

从这一角度来看,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不单纯是“狼来了”的故事,而是一种降低心理预期的压力测试。

特朗普在经贸领域向全世界“开战”,也是在进行一场风险巨大的“胆小鬼博弈”。不少人认为,特朗普希望通过在关税问题上的“极限施压”,逼迫对手向其妥协。但其第一任期的经验表明,对盟友和所谓竞争对手加征关税很难换来妥协,反而会招致不同程度的贸易报复。

“与第一任期不同,特朗普现在似乎不太注重谈判,而更注重结果,这些贸易伙伴则从之前的经历中吸取了教训,已经准备好进行报复。”前美国财政部官员金·华莱士(Kim Wallace)如是说。

特朗普步步紧逼的关税威胁不仅让贸易伙伴感到如履薄冰,也令美国社会隐隐作痛。在普通消费者眼里,提高关税带来的直接影响是让物价节节攀升,而这终将反映在越来越厚的账单上。

图片对外加征关税将抬升美国的国内物价。

有报告显示,特朗普竞选时所承诺的关税政策,或将使普通美国家庭每年增加超过2600美元的支出,美国通胀率也可能因之推高至3.6%,并在2026年中期让失业率飙破5%。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尽管特朗普一再宣称关税政策会促使产业回流,为美国工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但真正承担关税成本的,往往是为生计奔波的低收入群体。关税的重压,最先砸向的正是特朗普口中“最关心”的普通工人。

此外,如果特朗普未来以更为歇斯底里的姿态挥舞关税大棒,其贸易伙伴可能会采取更有力的报复措施。这不仅可能在贸易领域引火烧身,还可能推动美国全球同盟伙伴关系发生更大变化。

图片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恐将搅动同盟伙伴关系。

在关税问题上,即将卸任的现任总统拜登也坐不住了。“我希望他能重新考虑这个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个适得其反的举动。我们被太平洋、大西洋以及两个盟友——墨西哥和加拿大——包围着。美国最不需要的就是破坏这些关系。”拜登在感恩节当天如此表示。

除了可能的贸易战以外,特朗普以关税覆盖所得税的想法也显得不太靠谱。2023年,美国的进口总额为3.1万亿美元,而所得税收入总额超过20万亿美元,前者还不到后者的20%。况且随着关税提高,进口量必然会减少,届时留给特朗普的将是一个天大的窟窿。

对特朗普而言,更致命的逻辑错误在于,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即不能“既要又要还要”——若希望通过国内减税来刺激经济增长,就要承受美元升值和进口需求的增加;若要通过加征关税缩小贸易逆差,就要为可能的通胀、经济衰退做足准备。

对于特朗普可能带来的经济冲击,以及正在路上的新一轮贸易战,世界在震惊之余多了几分冷静和疲倦。“又不是没经历过(Been There, Done That)。”《华尔街日报》如此总结投资者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