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0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代表团团长王震来到五家渠,考察了解兵团事业的发展和现状(资料图片)。文定讴 提供
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约30公里的五家渠市,被称为首府的生态后花园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它于2004年1月挂牌成立,是一座年轻的军垦城市。
在该市境内的青格达湖,调节和净化着乌鲁木齐的空气,是乌鲁木齐地区周边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被誉为“首府之肾”,也是多种洲际候鸟迁徙的重要栖息驿站。
谁能想到,半个多世纪以前,水光潋滟的青格达湖是个洼地大苇湖,当地人把湖中心称作“黑龙潭”。据说每逢洪水期,“黑龙”就会兴风作浪,苇湖就成了汪洋大海。
一
1949年,王震将军奉命率部队进疆,在完成剿匪任务后,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推行屯垦戍边的策略,开荒造田、兴修水利。
新疆地处干旱缺水的沙漠戈壁地区,要想进行农业生产,水利必须先行。王震将军来部队视察,得知当地有个叫“黑龙潭”的地方有水源,遂带领六军军长罗元发、十七师师长程悦长、副师长苟成富等3次前往“黑龙潭”勘察。
一探“黑龙潭”是驱车前往的。荒原无路,汽车在荒原里艰难地“爬行”。王震将军下车徒步,环顾四周,蒹葭苍苍,盐碱茫茫。将近苇湖,他用望远镜观察苇湖中心的“黑龙潭”。突然,一阵狂风刮来,顿时天昏地暗,王震将军一行人只好匆匆离开。
二探“黑龙潭”是策马而行。此次,王震将军下决心,不探个究竟绝不返回。不料,刚接近“黑龙潭”,天空骤然乌云密布,霎时下起了瓢泼大雨,王震将军一行人只能策马返回。
三探“黑龙潭”是徒步跋涉。王震将军选择风和日丽、天朗气清的日子出发。他和大家在向导的带领下,在芦苇丛中探索前行。芦苇长得高且密,人一走进芦苇丛,就被芦苇“吞没”。人们只好呼喊着前行,以防走失。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跋涉,他们终于看到“黑龙潭”的真面目——黑龙潭方圆几公里,水似明镜,游鱼如织,野鸭翔集。上游有老龙河、乌鲁木齐河、黑水河、头屯河,水资源丰富。
上世纪50年代,农六师(现六师)职工群众在修建猛进水库。据本报资料库图
“多好的地方啊!”王震将军兴致盎然地当场宣布,“就在这儿修水库!”
有人问,水库起什么名,王震将军说:“就用十七师战争年代的代号吧。”“猛进!”大家齐声说。这个造福后代的“猛进水库”由此诞生了。
1951年秋季,程悦长召集紧急会议,正式做出了修建猛进水库的决定和部署,并写书面报告上呈王震将军。将军很快回信一封,对程悦长的决心和计划给予很高的评价和鼓励,并特别指出:要在水库养鱼,把水库周围建成美丽的风景区……
二
1952年4月28日,猛进水库破土动工,拉开了向“黑龙潭”宣战的序幕。
施工初期,条件十分艰苦,战士们自己搭建地窝子做营房,一日三餐吃窝窝头,玉米面糊糊就咸菜,蔬菜和肉类根本吃不到,喝的是碱水坑里的盐碱苦水,每天要劳动十几个小时。
工地上,战士们用铁锹、坎土曼挖土,用木桩打围堰,用木夯夯坝基。清坝基,要挖去苇根,可是一挖苇根,地下就渗出水来。战士们没有胶鞋,就穿着布鞋下水,鞋坏了就穿“牛皮窝子”(沿牛皮边扎孔穿绳包脚如草鞋)。
老战士曹含俊作为技术员,参与了猛进水库最初的建设,和战士们一起,在荒无人烟的荒滩上劳动。没有现代化机械,施工主要靠人力和意志。挖土,用铁锹、十字镐、坎土曼;抬土,用红柳枝编织成的筐子;把土压实,用木头夯。
“夏天温度近40摄氏度,泥沙烫手,空气使人窒息,中暑被救醒后又接着劳动。与成群的蚊虫较量时,就将泥巴抹在裸露的皮肤上,或用衣服包着头睡觉。寒冬,气温降到零下40摄氏度,窝窝头送到工地就冻成了冰疙瘩,被战士戏称为‘强身丸’,盐水煮窝头被誉为‘清炖燕窝汤’。”曹含俊说。
那时候,戈壁滩上,骄阳似火,有的炊事班把面揉好,擀成一个个薄薄的饼子,整整齐齐地放在大石头上。没过多久,饼子就烤熟了。
靠着战士们一锹一镐、肩挑手抬,奋战4个春秋后,1956年5月,猛进水库建成了。该水库蓄水量达到6500万立方米,为五家渠垦区及附近村镇的40余万亩良田提供了水源。在水库蓄水的滋润下,昔日的亘古荒原变成了绿洲。
三
昔日的猛进水库,成为今日的五家渠市青格达湖景区(资料图片)。兵团日报驻六师记者站 李华北 摄
改革开放后,青格达湖被综合开发为旅游风景区,风景区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占17平方公里、湿地面积9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0平方公里。2005年,该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凭借地域优势,六师每年还定期举办郁金香节、荷花节、观鸟节等,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光阴荏苒,今天的五家渠市已成为沙漠边缘的一座花园城市。每到春天,青格达湖畔200万余株郁金香竞相绽放;63个品种的荷花、睡莲铺满池塘;黄灿灿的油菜花,开遍雪山下的草原;马鞍形的博格达峰,倒映在清澈蔚蓝的湖水中……山水无语,却见证着兵团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