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偶然一瞥
2022年4月,赵某跟随朋友前往河南省济源市克井镇某公司做客。在此期间,他趁人不备,将公司员工葛某放在办公室的一条金手镯盗走,并以1万余元的价格转手卖出。由于当时该公司办公区尚未安装监控,葛某发觉手镯被盗后并未选择报警,这也让赵某产生了“平安无事”的错觉。
2024年7月的一天,长期居住在公司的员工葛某、范某一同外出游玩,葛某为此特意发布了一条朋友圈。没想到,赵某在浏览朋友圈时发现了此事,还特地打电话询问葛某是否外出。当天傍晚,赵某越过该公司高约1.6米的围墙,从窗户进入葛某、范某工作和生活的场所翻找财物,共盗走4500元现金、2条金项链、1个金戒指和 1个金貔貅。随后,赵某将所盗金饰以 1.6 万余元出售。游玩归来的员工葛某在外出办事时,发现钱包内的 4500 元现金不翼而飞。与此同时,员工范某也发现自己放在住所内的黄金饰品丢失。二人随即调取了公司监控,发现赵某曾翻墙进入公司后,果断报警。赵某很快被公安机关抓获,并交代了犯罪经过。
2024年11月,经济源市人民法院依法开庭审理,赵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8000元。
在这起盗窃案中,被告小赵的行径清晰映照出贪欲作祟、漠视法律的惨痛后果,值得我们深刻警醒与反思。
从法理层面而言,盗窃罪的认定核心在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小赵首次于2022年4月在做客时 “顺手牵羊” 盗走金手镯,彼时公司监控缺失虽让其初尝“逃脱” 滋味,却不能改变其行为已触犯刑法的本质。法律尊严从不以受害者是否报案、是否有即时监管为转移,只要未经财物所有者许可,蓄意窃取并占有,盗窃罪即已构成。这恰似在法律的天平上,罪恶的砝码一旦悄然压下,失衡便已铸就,即便暂时未被察觉,罪责也悬于头顶,随时会落下。
至2024年7月,小赵见朋友圈信息便心生贪念,翻墙入室、翻箱倒柜盗走大量现金与贵重金饰,更是将违法行为再度升级、肆意践踏法律底线。公司围墙并非法外之地的 “屏障”,窗户亦不是通往非法获利的“暗门”,监控录像如实记录下其作案轨迹,成为锁定罪行铁证。法律赋予公民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无论是居家住所还是办公生活一体空间,只要存放合法私人财物之处,皆受法律庇护。
刑罚目的不仅是惩戒犯罪者当下之过,更是震慑潜在违法冲动,告诫社会大众:任何心存侥幸、妄图借他人疏忽、环境之便谋取不义之财者,终会被法网缚住。一次贪念萌发,可能开启罪恶连锁,从偶犯走向再犯,深陷囹圄不过是必然结局。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合法营生、严守道德与法律边界,才是安稳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