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音频
本文内容
泰姬陵(英语:Taj Mahal),是一座由白色大理石建造的巨大陵墓清真寺,印度穆斯林艺术的瑰宝,有“完美建筑”和“印度明珠”之美誉,是世界文化遗产。
2007年10月,我去印度新德里出席一国际研讨会,会场及住宿就在新德里市内、与中国驻印度大使馆一条马路之隔的泰姬陵酒店。这是一家五星级酒店,建筑高大气派,酒店设施齐全,房间宁静舒适,在印度颇有名气。
泰姬陵酒店
连续几天会议上,各国代表发言中常会提及印度文化传统和世界文化遗产泰姬陵,以示对会议东道国的尊重和感谢。不料想,在当天会议结束前,一位印度政府副国务秘书在会上宣布:印政府邀请全体与会代表次日前往泰姬陵参观考察。印方这一安排受到大家热烈欢迎,会议气氛顿时愉快活跃。
泰姬陵(Taj Mahal)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
从新德里去泰姬陵路途200多公里,道路设施条件不好,公路上大小货车、客车轿车、牛车马车、各式摩托齐驱并进,交通不畅,我们的大轿车行驶5个多小时才抵达泰姬陵所在的阿格拉城。长途行车,舟车劳顿,再加上天气炎热,我参观泰姬陵的兴致大打折扣,只是跟着队伍一行人,在当地导游带领下,缓步走进了泰姬陵园区。
泰姬陵所在地阿格拉城曾是印度莫卧儿帝国首都。这座陵墓具有浓郁伊斯兰建筑风格,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用玻璃、玛瑙装饰镶嵌,四周为红砂石围墙。
走进陵园,见露天大理石平台上的人们脚不停顿地跳动着,似乎地面上有荆刺扎脚。靠近一看,原来是所有人须脱鞋进入陵寝。大理石平台在阳光暴晒下,温度很高,印度人不穿袜子,光脚走上去,烫得双脚不自觉就跳起来,这一画面既独特又难忘。
我们走过平台进入室内,开始安静地听导游姑娘介绍。我聚精会神地跟着她,思绪也跟着她的解说回到了建造泰姬陵的那个岁月。
泰姬陵是印度莫卧尔王朝第五代国王沙贾汗为纪念其第二任妻子阿希曼·巴努,于1631年至1653年修建。
阿希曼·巴努来自波斯,美丽聪颖,多才多艺,与沙贾汗婚后二十多年里形影不离、感情弥深,用自己的生命见证了沙贾汗的荣辱征战。可惜在1622年她生下第十四个孩子后香消玉殒,死时年仅38岁。
沙贾汗悲痛欲绝,竟然一夜白头。为了爱妻要“长眠在一座白色的陵墓中”的愿望,他亲自设计,亲自考察,动用数万民工,举全国之力,耗钱财无数,汇集全印度最优秀的建筑师,聘请中东伊斯兰的能工巧匠,全部采用纯白色大理石,以宝石玛瑙镶嵌,图案之细腻令人称绝,历时22年,在亚穆纳河边建造而成。
这座陵墓倾注了他对爱妻的深情厚意、无限思念,是他对爱妻忠贞不渝的象征。
大门与陵墓由一条宽阔笔直的用红石铺成的甬道相连接,左右两边对称,布局工整。甬道两边是人行道,人行道中间修建了一个“十”字形喷泉水池。
泰姬陵建造完成后,沙贾汗国王的儿子奥朗则布杀弟篡位成功,国王沙贾汗本人被囚禁在距泰姬陵不远处的一座八角宫殿中,每天只能通过窗户看见河水中泰姬陵的倒影,悲愤抑郁,痛不欲生,几年后撒手人寰。
所幸的是,他死后与他的爱妻被合葬在泰姬陵,为这座陵墓的爱情意义画上一圆满句号。泰姬陵因爱情而生,又因爱情的光芒熠熠生辉,被印度人视为国宝。
在返回新德里途中,我似乎还沉浸在泰姬陵这段美好的爱情故事里。光阴轮回,生生不息,世界上有许许多多更加美丽的爱情故事让人感动,而泰姬陵所包含的穿越时空、生死相随的意义,超越了其建筑美学的价值,多因为世人心中那一点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企盼。泰戈尔说泰姬陵是印度“一滴爱的泪珠”,道尽了人们对它的赞赏。
回到新德里的泰姬陵饭店,却又亲眼目睹、亲身体验了现代印度的一段爱情:我们全体与会代表被邀请参加当晚在酒店大宴会厅举办的一场婚礼,新郎是印度交通运输部长的公子。
酒店外大篷车放着震耳欲聋的音乐,车上人们在向外抛洒着面值二十卢比(约合2.5元人民币)的钞票,引来许多路人俯身捡钱。酒店内从进门到宴会厅百米走道及目光所及之处,全部布满了白色玫瑰,豪华奢靡非同一般、令人咋舌。各种印度美食应有尽有、目不暇接,这是我今生从未见过的极致奢华的婚礼现场。
这豪门成亲非同凡响,但与爱情有多大关系,恐怕只有新郎、新娘心里清楚了。
泰姬陵倒影
回到房间安静下来,这一天的行程,尤其是在泰姬陵所见所闻、酒店里经历的奢华婚礼场景不断涌现在脑海,虽见识了古今有别的印度式爱情,但我耳际却似乎听见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如泣如诉的音乐。
- END -
作者 | 刁鸣生
图片 | 转自作者美篇及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凤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