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陈荣力
“将阳光一点点收藏/然而细细地涂在毎一片叶子上/将秋色一点点释放/然而让所有的叶子/都成为自由的蝴蝶/漫天流浪……”时序深秋,银杏理所当然成为秋天色彩的C位。而一位诗人写银杏的这首小诗,则像一只金色的蝴蝶一样,让银杏在无数喜欢它的人心里结蛹成茧、蝶变羽化。
是的,在秋天江南的所有树木中,银杏无疑是最美的。
这样的最美既在于银杏极少残枝病叉、潇洒倜傥在蓝天白云下的挺拔修长;更在于银杏极端华丽绝艳、恣意炫耀在秋阳秋风里的乳黄金黄。一场秋雨银杏叶飘落满地,那疏疏密密、厚厚薄薄的乳黄金黄,似金毯铺展、若华毡起伏,让人不由自主收住了脚步。而在收住脚步的同时,你的目光变得湿润,你的心生出毛绒绒的柔软,这样的美当然是凄美,但谁能说,凄美不是美的极致呢?
作为江南的常见树木,素有“世界第一活化石”“植物界大熊猫”之称的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更为中国的特产树种。银杏的果实为白色,通常需要栽种几十年才能结果,所以银杏树在民间又被称为白果树、公孙树。银杏的果成熟时外壳有一股腐臭,所以当下作为行道树或观赏树的银杏,大多为不结果的雄株,如此白果树、公孙树之称也渐退渐杳了。这些当然是银杏形而下的生物属性,而银杏形而上的社会属性、审美属性的淋漓尽致,自然当数雁回秋深、那一树树的乳黄金黄霸蛮眼球的季节。
小区里一二株修长的银杏于翠竹、绿树中鹤立鸡群,那一片明亮纯净的乳黄金黄,让整个小区无端生出一份华美生动来。人行道旁二排高耸的银杏纵列伸延,那一直连向天边去的乳黄金黄,屡屡成为拍照打卡的网红。江边湖畔树树烂漫的银杏亭亭簇立,那倒映水中的乳黄金黄,连荡漾的水波也变得灿烂浓稠。岭间岙口一柄古老的银杏华盖葳蕤,那铺天盖地的乳黄金黄,让整个山岭都几乎燃烧起来……如果秋天是一幅浓烈的油画,银杏的乳黄金黄就是最抢睛夺目的主色块,不会因岁月褪色老化;如果秋天似一曲热烈的交响,银杏的乳黄金黄就是最扣人心弦的主旋律,如雷灌耳余音绕梁。
资料图。视觉中国。
曾在银杏烁金的季节,去过被誉为“世界银杏故乡”的浙江长兴县小浦镇“十里古银杏长廊”。古银杏长廊说是十里,其实全长约12.5公里,宽度为5公里到500米之间。古银杏长廊中散落着近3万株原生野银杏,其中百年以上的老树有2700多株。
那天当我们一走进古银杏长廊,注满眼球都是无边无渊、无休无止、无穷无尽的乳黄金黄。山坡地头、房前屋后、岭上岩下、路边溪畔,那一株株、一排排、一群群水桶般粗的野银杏,或伟岸虬劲高耸入云,或逶逦繁茂华枝肆逸,或比肩并峙壮硕奇崛。除了遮天蔽日的银杏树,同样让人惊心动魄的是累积铺展的银杏叶。林间屋顶、田地山坡、路上溪涧,那层层叠叠、深深浅浅、无处不在又无微不止的银杏叶,是金箔镀装了大地,遍地烁金;又似太阳跌碎了流泻,无缝不入。古银杏长廊也是银杏果的主产地,又逢银杏果成熟收获的季节,银杏果外壳腐烂的气息时不时让人掩鼻。说也奇怪,时间一长,许是嗅觉变得迟钝,许是习惯了这一气息,那臭烘烘、腥膻膻的气息渐淡渐消,最后竟成了飒爽秋风的一分子了。
“十里古银杏长廊”与其他银杏景区、网红地的最大区别,除了银杏树天然野生外,整个长廊村庄错落、田洼毗连,庄稼丰杂、鸡鸣狗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烟火生活生机勃勃。这样古银杏长廊,是银杏打造的金色隧道,是自然造化的生态峡谷,端的更是劳动和创造绘就的诗画长卷。
已有几亿年历史的银杏,生长较慢,寿命极长,也是江南的乡村和城镇里,除古樟之外常见的古树。一株上百年、几百年甚至近千年树龄的古银杏,不仅躯干巨硕、树冠蔽天,也是一个村庄和一方地域的风水树、吉祥树。而由此附着、凝结、生发的传说、故事乃至传奇,也成为诉说历史、见证岁月、映照精神的物质印记和人文标识。
昔日我曾在杭州湾畔的一个江南村庄里待过两年时间。几十年过去了,那个村庄的轮廓和面貌在我的记忆中已越来越依稀,然而始终清晰的却是村口那棵须七八人合抱、五六层楼高的银杏和关于银杏树的故事。
相传那棵银杏为戚继光在杭州湾畔抗倭期间亲手所植。此树种下不久,一个神奇的现象即震惊了四乡八邻:每当杭州湾上有倭寇来犯,此树顶部便会升起一股白色的烟雾。几次下来乡亲们便有了经验,以后每当银杏树顶部升起白色的烟雾,大家便不约而同抄起家伙去杭州湾畔抗击倭寇。因了乡亲们的齐心协力,自银杏树种下后,这一带的村庄再也没有遭受过倭寇的蹂躏。
我不知道这一故事是否确有其事,但那个村庄、包括附近许多村庄里的村民,对那棵银杏树超乎寻常的敬仰和爱护,却是感同身受、亲眼目睹的。这种超乎寻常的敬仰和爱护,如果说不乏村民们对银杏福佑一方平安的感激和珍视的话,那么它无疑也昭示了一种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精神传承和价值取向。
传说和昭示端的是银杏社会属性、审美属性的赋能和升华。其实对银杏本身来说,像所有的树木和植物一样,遵循树木、植物自然的属性和规则,纳光沐雨,生根抽叶;舞风迎霜,产枝结果;无约定、无设计、无刻意、无附着,自由率性的生长乃至枯萎,这才是银杏本真的美。难怪清代诗人毛奇龄写下这么两句银杏的诗:门前银杏如相待,才到秋来黄又黄。
这“秋来黄又黄”,何尝不是银杏的返朴归真和天然去雕饰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