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
2024年11月21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蒋琳加研究员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Trends in Cell Biology杂志发表了题为 “Targeting SHP1 and SHP2 to suppress tumors and enhance immunosurveillance”的综述文章。SHP1和SHP2是非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nonreceptor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家族蛋白成员,对造血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调节至关重要,同时在肿瘤、淋巴瘤和白血病等疾病中频繁出现突变或者表达水平降低。文章回顾了SHP1和SHP2在造血、免疫系统发育和功能调控方面的作用,重点讨论了抑制SHP1和SHP2减少肿瘤发生、化疗耐药,同时促进免疫监视,从而双管齐下地增强抗肿瘤的治疗效果。
有兴趣在Trends in Cell Biology发表您的研究型论文或综述文章?请扫描提交论文提案 (presubmission inquiry)。
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RTK)接受外界信号分子的刺激从而调控造血、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维持,SHP1和SHP2作为重要的去磷酸化信号调节分子调控RTK下游的信号通路活化[1]。SHP1抑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等RTK信号通路的转导,敲除SHP1引起髓系细胞的数量增多和过度活化,造成自身免疫性疾病。与之相反,SHP2增强GM-CSF、T 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等RTK下游的信号转导,敲除SHP2引起血液和免疫系统发育不良。
其次,SHP1和SHP2影响肿瘤发生和化疗耐药。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机制(包括启动子甲基化修饰、RNA剪切异常、蛋白泛素化降解等)降低SHP1表达水平,促进KIT(stem cell factor receptor)、FLT3(Fms-related tyrosine kinase 3)等RTK信号通路,促进肿瘤发生。同时SHP1影响化疗耐药,团队已发表的研究表明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T lymphocyte leukemia, T-ALL)的干细胞标记物PD-1激活SHP1,从而促进干细胞的干性和化疗耐药[2]。另一方面,SHP2在Noonan综合症(Noonan syndrome)、幼年髓单细胞白血病(juvenil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JMML)等多种肿瘤中发生激活型突变,促进下游RAS等信号通路从而引发肿瘤[3]。
再次,SHP1和SHP2在免疫检查点受体(immune checkpoint receptor, ICR)下游发挥关键调控作用。肿瘤细胞通过产生免疫抑制性髓系细胞(immunosuppressive myeloid cells)、抑制T细胞毒性等方式促进免疫逃逸。SHP1和SHP2作用于SIRPα和PD1等ICR受体下游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TCR信号的活化,从而造成免疫逃逸[4]。抑制SHP1或SHP2能够减少肿瘤发生、化疗耐药,同时促进免疫监视,在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均能够有效增强肿瘤治疗效果。蒋琳加团队已发表的研究表明,抑制SHP1能够激活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的细胞周期增强化疗敏感性,同时下调免疫逃逸的关键转录因子MYC从而促进免疫监视[5]。SHP2变构抑制剂SHP099通过抑制RAS通路直接杀伤肿瘤,同时降低免疫抑制性髓系细胞数量、激活CD8+ T细胞功能,从而增强抗肿瘤的治疗效果。目前,针对多个肿瘤的SHP2抑制剂治疗方案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6]。
综上,文章总结了SHP1和SHP2对肿瘤发生、化疗耐药和免疫监视的调控作用,未来急需开发更多的SHP1和SHP2小分子抑制剂,验证其增强化疗和免疫治疗的效果,从而使白血病和肿瘤患者受益。
蒋琳加教授长期从事白血病研究,近年来以通讯作者在Nat Cell Biol(2篇)、Blood(2篇)、J Hematol Oncol、Adv Sci等高水平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图1:2024年11月21日文章在线发表
图2:开发SHP1和SHP2小分子抑制剂同时抑制肿瘤和免疫逃逸。
本文参考文献(上下划动查看)
相关论文信息
▌论文标题:
Targeting SHP1 and SHP2 to suppress tumors and enhance immunosurveillance
▌论文网址: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62892424002149
▌DOI:
https://doi.org/10.1016/j.tcb.2024.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