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研究显示,肚子大与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增加有关。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亚洲子刊发表的一项韩国的研究再次提示,与全身性肥胖相比,腹型肥胖与房颤的关联更紧密。
该研究一共纳入近373万名连续4年参加体检,既往无房颤≥20岁的成年人,平均年龄为44.5岁,中位随访5.2年。
研究者根据连续4次年度体检的数据计算体重质量指数(BMI)和腰围的累积负担。BMI<23、23~25、≥25分别得0分、1分和2分,综合4年的BMI评分,BMI累积负担评分范围为0~8分。腰围男性≥90厘米或女性≥85厘米为1分,综合4年的腰围评分,腰围累积负担评分范围为0~4分。
结果显示,与4年BMI累积负担评分为0分的人相比,4年BMI累积负担评分最高的人房颤风险增加了32%。同样,4年腰围累积负担评分最高的人房颤风险也显著增加。
在同一腰围累积负担组,不同BMI累积负担对房颤风险无明显影响。而在各BMI累积负担组中,随着腰围累积负担增加,房颤风险显著增加。在BMI累积负担中等、腰围累积负担高的个体中,房颤风险尤其高。
当根据腰围评估时,也观察到了类似的趋势。无论BMI水平如何,根据单项测量结果或累积负担进行评估时,腰围的增加都与房颤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此前,诸多研究显示肥胖和腹型肥胖对心脏不友好。韩国学者的研究提示,对于亚洲人群,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是房颤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与正常体重者相比,腹部肥胖者的房颤风险为18%。进一步分析显示,除了肥胖人群的房颤风险增加之外,对于非肥胖人群,无论体重指数如何,腹型肥胖者的房颤风险均增加。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41万余成人进行分析发现,腰变粗(中心性肥胖)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腰越粗,发生冠心病、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死于冠心病的风险越高。
中国疾控中心李剑虹、张剑等进行的研究显示,无论体重指数是否超标,腹型肥胖均是心梗的重要危险因素。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定义为腹型肥胖。研究显示,在考虑相关混杂因素后,与腰围正常,且体重指数<24的人相比,体重指数<24但肚子大的人,急性心梗发病风险增加85%;体重指数≥24,肚子也大,增加56%的急性心梗发病风险;如果腰围正常,仅仅体重指数≥24,不增加急性心梗发病风险。总之一句话,肚子大,即存在腹型肥胖,就会增加急性心梗的发病风险;而无腹型肥胖,也意味着内脏脂肪组织还非过量,实质性的过度心血管风险也相对较低。
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一项系统综述分析表明,全身性和中心性肥胖均增加心衰风险。其中,腰围每增加10厘米,心衰风险增加28%。
肚子大如何减?美国心脏协会发表的肥胖与心血管病科学声明指出,运动可减少内脏脂肪,即使体重无变化,体力活动或结合饮食的体力活动干预,也已被证明可减少内脏、心包脂肪和心外膜脂肪。对不同年龄的男性和女性进行的随机研究发现,与非锻炼对照组相比,每周3~5次,持续12~52周的锻炼可以减少内脏脂肪。即使没有体重减轻,运动也可以降低内脏脂肪。另一项分析报告称,在没有体重减轻的情况下,运动可减少6.1%的内脏脂肪。在没有体重减轻的情况下,内脏脂肪减少,可能是肌肉等增加。
声明还指出,减少热量,也可减少腹部脂肪。但与饮食干预相比,大多数研究显示运动在降低内脏脂肪方面更有益。减少腹部肥胖最有益的体育活动是有氧运动,力量锻炼的效果不明确。同样,高强度运动也并非总是优于中等强度运动。甚至3个月的步行,也可明显减少内脏脂肪。尽管有许多药物可以降低体脂,但生活方式干预可能与药物一样有效,甚至比药物更有效。研究分析发现,满足每周150分钟的体力活动,可能足以减少腹部脂肪。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记者 || 燕声
编辑 || 颜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