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白马湖散文奖”在浙江上虞颁出

12月1日晚,首届“白马湖散文奖”颁奖暨“白马湖文学之夜”活动在浙江百年名校春晖中学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施战军,“白马湖散文奖”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浙江省作协主席艾伟,绍兴市副市长、上虞区委书记鲁霞光出席并致辞。《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陈涛,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宁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开发,绍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洪海,上虞区人大主任陈坚,上虞区政协主席赵文中,上虞区委副书记李海裕,上虞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晓国等一千多人参加活动。张炜、于坚、习习、阿舍、赵畅、周吉敏、王冰、李达伟等获奖作家现场接受颁奖。

图片

“白马湖散文奖” 以上世纪20年代在上虞春晖中学任教的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等“白马湖作家群”所创作散文形成的风格流派而命名,由《人民文学》杂志社、浙江省作家协会指导,上虞区人民政府主办,上虞区委宣传部及上虞区文联承办,奖项评选范围包括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公开出版的汉语散文作品集和在省级报刊以上公开发表的单篇散文作品,要求作品传承白马湖散文流派的创作风格,体现自然、平和,凸显其散文独有的审美性。

图片

施战军在致辞中说,上虞古老的文化积淀是成熟的、立体的,又是活态的、青春的,这里形成的白马湖文学流派,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白马湖散文奖”在春晖中学庄重热烈地颁发,这个名称和地点,决定了这个奖项有标高、有根脉、有特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都深厚鲜明的上虞,它必定会成为体现守正创新、推进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一件实事,必定会丰富和赓续春晖文化,让文学精品的活力汇流在白马湖,再涌入美的诗学与爱的教育的大江大河。

图片

白庚胜代表评审委员会致辞,他表示在上虞这片青春与创业的热土上,真切感受到五千年的文化基因被激活,充分印证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文化软实力的跟进。此次“白马湖散文奖”的评选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兼顾地域性、民族性、题材性,评选出立得住的佳作,真正做到了文学走到哪里,情感就走到哪里,创造性想象力就走到哪里。

图片

艾伟曾就读于春晖中学,白马湖给了他很多创作灵感。他深情回忆,那些年,在叶圣陶先生题写馆名的春晖中学图书馆,阅读着春晖先贤们的文章,深切感受到空气中都残留着文学的气息。文学艺术是一场美好的事业,值得投入一生。要继续传承、挖掘、发扬春晖文化和白马湖作家群留下的文学财富,让它照亮更多人的心灵。

图片

鲁霞光在致辞时说,文化标识是一座城市最具辨识度的靓丽名片,展示的是城市气质、彰显的是城市内涵、凝聚的是城市精神。白马春晖是上虞地域特色文化金名片,充盈着民国风、书香味、文艺范、年轻态,上虞希望通过创办“白马湖散文奖”,进一步激活“春晖文化基因”,传承发扬白马湖文学流派,真正将习近平总书记在上虞提出的“文化建设就是要挖掘传承好地方优秀文化基因”的讲话精神落到实处,聚力打造“现代教育、人文日新”文化标识。

图片

施战军、鲁霞光为张炜颁奖

图片

王洪海、陈坚为于坚颁奖


在奖项评选过程中,主办方收到来自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及海外等文学创作者的参赛作品390件,其中散文集142件,单篇散文248件。在一众参赛作者中,不乏目前中国文坛具备创作实力和影响力的中坚作家,包括曾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冰心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丰子恺散文奖、《人民文学》奖、三毛散文奖等各类奖项的众多作家。经过多轮角逐,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十件,其中大奖2人,优秀奖8人。

图片

白庚胜、艾伟为王冰、李达伟颁奖

图片

陈涛、赵文中为习习、李青松(代领)颁奖

图片

宁肯、李海裕为阿舍、鲍坚(代领)颁奖

图片

黄开发、周晓国为赵畅、周吉敏颁奖


“白马湖文学之夜”同时融入春晖主题的白马湖经典作家散文片段朗诵、弦乐四重奏《春晖》、小戏《晨曦》、大型舞蹈《春晖之光》等共六个节目,以艺术形式充分展示春晖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白马湖人文景观,同时展示中国现代“白马湖派”散文创作的优秀成果。

图片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以“与文学相遇”为主题的名家访谈讲座,张炜、于坚与当地的文学爱好者、写作者以及春晖中学学生近三百人,围绕写作、阅读、生活等问题进行了亲切交流。



授奖辞



● 张炜《张炜散文》授奖辞

张炜是多种文体创作上都成就卓著的当代重要作家。《张炜散文》精选了他对当下和过去充满深情的多样题材的散文精品。故乡、艺术和齐鲁文化如歌如诗,历史、人生和自然万物,在他笔下熠熠生辉。深切的人文情怀,沉郁的抒情笔法,展现了一个杰出散文作家所能达到的思想和艺术高度。

有鉴于此,授予张炜的《张炜散文》白马湖散文奖。


● 于坚《密西西比河某处》授奖辞

“密西西比很黯淡,就像印地安人的一张脸”——类似这样的细节,总是像一道道闪电那样照亮语言的夜空。全书无序号,无标题,新的篇章或新的界面或新的语境,皆由一首诗开启,每一页都布满形神兼备的语言繁星。于坚的散文世界是整体写作的独特范本:中华传统之“文”、现代认知之“质”,互为表里,气象万千。

有鉴于此,授予于坚的《密西西比河某处》白马湖散文奖。


● 习习《远方》授奖辞

散文即自由,无疑自由也是一种难度,《远方》印证了这一点。当创作进入自由状态、失去了表面的法度,自由依凭的是什么?在习习这里探索出依凭一种高度与孤立的事物建立联系的方式,以鹰的飞行视角,让天气、死亡、梦境、大漠与西湖、粤东与西北、雪和大雪山,自在地发生审美互动,从而也实现了对难度的层层破解。

有鉴于此,授予习习的《远方》白马湖优秀散文奖。


● 李青松《北京的山》授奖辞

多年来,李青松坚持倡导生态文学创作,而且身体力行,为这一题材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北京的山》凡32篇,以宽广的视野和明敏的观察,将首都的群山纳入天地大美、启开物我灵犀,写得风生水起、柔情万种,是生态文学别开生面的重要收获。

有鉴于此,授予李青松的《北京的山》白马湖优秀散文奖。


● 阿舍《造园记》授奖辞

阿舍的长篇散文《造园记》叙写了拥挤的现实之外,自家小院营造出的一个接近梦境的心灵憩园。知性与感性结合,人的境遇与自然之法共同参与,植物的蓬勃与死亡、沉默与固守对照自己的生活和生命,内蕴丰富,感悟丰厚。作品结构严谨,语言软硬适度,委婉有致,丰富、生动的比喻、暗示、隽语以及流行语的化用等显示了现代汉语散文的语言之美。

有鉴于此,授予阿舍的《造园记》白马湖优秀散文奖。


● 鲍坚《正是看花时节》授奖辞

文接千载,意韵悠游。《正是看花时节》取材广博,自然与人文并重,鲍坚以典雅、含蓄、克制的散文语言状写日常风物、道说文史知识,抒发中年知识分子的生命体悟,中国传统文学“以万物入情”的浪漫笔法,承接了中国小品散文写作的杂家姿态,展现出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韵致与深厚智慧,从而使古老文化在现代语境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有鉴于此,授予鲍坚的《正是看花时节》白马湖优秀散文奖。


● 赵畅《越窑青瓷:夺得千峰翠色来》授奖辞

赵畅的这部散文是有关越窑青瓷的名物写作,格物致知,明心见性。作品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从青瓷写起,以小见大的同时注重瓷外意象,既描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历史脉络,又诠释出中国特色的审美意识与文化精神。赵畅的写作具有独特的人文质地,带我们穿越历史尘雾,看见劳动人民的平凡与伟大。

有鉴于此,授予赵畅的《越窑青瓷:夺得千峰翠色来》白马湖优秀散文奖。


● 周吉敏《古游录》授奖辞

或从古戏曲入手,或聚焦造纸术、历史人物,名胜古迹,《古游录》用南方流水般清澈灵动的心态和文字,访古境,见古心,悟古理,探寻古人的生活现场与精神世界。个体化的目光投进古老时间空间,清新的文字也因此具有悠然的个人色彩,同时也浸染醇厚的地域文化色彩,这一切在行文中达到高度统一。

有鉴于此,授予周吉敏的《古游录》白马湖优秀散文奖。


● 王冰《鄂托克前旗纪事》授奖辞

五件事物,五段往事,勾勒出鄂托克前旗的地理风貌和人文风情。作品不仅是关于土地与人民的赞歌,更是对人与文化的深刻反思。王冰善于捕捉细微而动人的瞬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草原的壮丽与生命的坚韧,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呼吸与历史的脉动。

有鉴于此,授予王冰的《鄂托克前旗纪事》白马湖优秀散文奖。


● 李达伟《苍山》授奖辞

对李达伟而言,进入苍山不是一个通常旅游者身份,而是生命进入时间无比缓慢、世界的细节渐次展开的维度,关涉着不仅是一隅一山而是整个人类。作品有类似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结构和节奏,让我们屏息宁神,聆听苍山。散文家中的音乐家很少,而李达伟是。

有鉴于此,授予李达伟的《苍山》白马湖优秀散文奖。



编辑:邓洁舲

二审:张俊平

三审:王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