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班牙《中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管理:Delphi共识》总结了中晚期早产儿RDS的诊断、治疗及随访策略。共识强调早期应用肺部超声进行精准诊断,优化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及微创给药技术,推荐非药物镇静和系统随访改善预后。虽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仍需多中心研究进一步验证及改善,以提升中晚期早产儿RDS的近期疗效并改善长期预后。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因肺部发育不完全导致表面活性物质功能障碍引起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也是早产儿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全球每年约10%的新生儿为早产儿(胎龄<37周),其中中晚期早产儿(胎龄32-36周)占约85%[1]。在中国,早产儿的出生率位居全球第二,中晚期早产儿RDS的发病率接近30%,其严重程度与胎龄呈负相关[2]。与足月儿相比,中晚期早产儿面临更高的短期死亡率、呼吸系统疾病及长期神经发育障碍风险[3]。但目前针对该人群的RDS管理和治疗策略仍缺乏充分的循证支持。
2024年,西班牙通过Delphi法研究探讨了中晚期早产儿RDS的诊断、治疗、管理。研究设计了包含53个问题和109个项目的问卷,采用4分制评分(1:完全同意;2:基本同意;3:基本不同意;4:完全不同意),对29名来自西班牙各地的新生儿科专家进行了两轮调查,最终对98个项目达成了共识,为中晚期早产儿RDS的诊断与管理提供了科学指导[4]。
关于晚期早产儿(胎龄34~36周)是否使用产前皮质类固醇(ACT),临床尚存争议,国际指南未统一。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建议对妊娠34~36周、7天内可能分娩的高危孕妇使用ACT,以促进胎肺成熟并降低短期呼吸并发症风险;而2022年欧洲RDS管理共识则对此持更为谨慎,担忧其长期风险[5, 6]。研究显示,ACT可显著降低极早产儿(胎龄<32周)的RDS、脑室内出血及死亡率,但对晚期早产儿疗效有限,且可能增加新生儿低血糖及神经发育不良的风险[7, 8]。共识中73%的专家不建议妊娠34周后常规使用ACT,并一致认为已在34周前接受过一个疗程的孕妇不应重复用药,以避免过度治疗及不良反应。
晚期早产儿ACT的使用应基于个体化决策。如采用非侵入性胎肺成熟检测(如羊水磷脂分析)评估胎儿肺成熟度,或联合多学科权衡早产风险与ACT潜在益处。未来可建立规范化随访体系,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明确ACT对新生儿神经发育和代谢的影响,为临床个性化用药提供循证依据。
近年来,研究证实肺部超声(LUS)在新生儿RDS诊断中具有显著优势。相比胸片,LUS不受体位和呼吸运动影响,无射线暴露风险,且敏感性高达99-100%,特异性为95~99%[9, 10]。LUS评分可预测RDS严重程度,并辅助判断表面活性物质或机械通气的使用[11]。De Luca等建议LUS评分≥6提示需尽早干预,而评分<4表明病情较轻,可避免过度治疗[12]。共识建议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小时内完成LUS检查,以实现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是与湿肺、轻度呼吸窘迫等疾病的区分。
LU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的诊断工具,特别适合新生儿,不仅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还可动态监测肺功能,为实时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然而,其广泛应用仍受限于设备及技术人员的不足。需尽快制定标准化评分系统,加强LUS的临床推广,通过培训提升医务人员技能,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建议主要基于极早产儿,直接应用于中晚期早产儿存在争议[13]。因后者肺发育更成熟,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程度和呼吸窘迫较轻,适应症和疗效可能不同,需进一步研究其效果、风险及给药方法。
研究显示,表面活性物质对中晚期早产儿安全有效,可降低死亡率、气漏和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发生,同时减少呼吸支持时间[14]。专家一致认为,其不仅可减轻呼吸窘迫、缩短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还能降低死亡风险、转院需求及并发症风险。即便RDS诊断不明确,当出现明显呼吸窘迫或病情恶化时,应及时使用表面活性物质。
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应结合个体化判断,而非仅依据胎龄。建议结合关键临床指标(如FiO₂水平、LUS评分等)综合判断病情和干预时机。若需使用,建议尽早干预,改善临床结局。
表面活性物质的最佳时机和剂量尚无统一标准。共识建议其应用基于以下关键指标,FiO2水平、呼吸窘迫的严重程度、LUS评分、呼吸性酸中毒、平均气道压以及从出生到确诊时间。2019年欧洲RDS指南指出,FiO2 > 0.30为CPAP治疗失败的预测指标,建议使用表面活性物质[13]。共识建议当平均气道压 ≥ 6 cmH2O和(或)LUS评分 ≥ 6时,应在生后2~6小时内尽早使用表面活性物质。针对胎粪吸入综合征和先天性肺炎等情况,专家也支持使用,但不推荐用于先天性膈疝、肺发育不全和湿肺等病因。
剂量方面,研究表明200 mg/kg剂量的猪肺磷脂优于100 mg/kg剂量的猪肺磷脂或牛肺PS,不仅提高生存率,还显著减少重复用药需求[16, 17]。因此,多数专家支持初始剂量为200 mg/kg。
中晚期早产儿因病理特点不同于极早产儿,用药时机和剂量需针对具体情况精准调整。建议开展多中心研究,明确呼吸支持失败的预测指标,筛选高危用药人群,验证最佳剂量,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微创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技术(LISA或MIST)相较于传统的INSURE技术,具有显著优势,可降低中晚期早产儿对机械通气的需求,减少转运至三级NICU,并缩短住院时间[18-20]。共识推荐MIST技术作为首选给药方式。
LISA和MIST技术减少了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的相关并发症,显著提高了治疗安全性和效果,是未来表面活性物质给药的核心方向。微创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仍面临挑战,建议通过制定标准化操作规范,强化医务人员培训,推动其在各级医疗机构的普及和规范应用。
MIST操作期间是否使用药物镇静/镇痛尚无共识,不同地区实践存在差异。西班牙高达70%的医院使用药物镇静,而欧洲其他地区仅为52%[21, 22]。共识建议优先采用非药物措施,如襁褓包裹、蔗糖水或母乳喂养,这些方法被证实安全有效,可缓解新生儿不适。若非药物措施镇静效果不足,可适当使用药物镇静/镇痛,首选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或芬太尼)。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药物过量导致不良反应。此外,有研究显示,非药物与低剂量药物联合镇静可能更加安全有效[23]。
非药物措施操作简单、安全且无副作用,应成为MIST操作的首选措施,不仅降低药物暴露风险,还能提升母婴互动质量。对需要药物干预的患儿,应优先考虑短效药物并结合非药物方法,以减少药物剂量和不良反应。建议加强临床研究,探索联合镇静的最佳方案及,制定标准化指南,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大量研究表明,中晚期早产儿RDS显著增加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风险,包括认知功能受损、注意力缺陷以及运动发育迟缓等[24-26]。这些长期后遗症可能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共识建议对围产期存在高危因素的中晚期早产儿,应接受专业化、系统化的随访和监测,早期发现并干预潜在问题。
然而,目前针对中晚期早产儿RDS长期结局的研究仍有限,尤其是在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精准识别方面,应开展更多临床研究,明确危险因素,精准锁定需长期门诊随访的高危患儿。
尽管2024年西班牙共识通过Delphi方法汇总了专家意见,为中晚期早产儿RDS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但其局限性在于缺乏系统性回顾和前瞻性数据支持。进一步研究需聚焦优化诊疗措施,为改善中晚期早产儿的近期治疗效果及长期预后提供更强有力的循证支持。
中晚期早产儿RDS是常见且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且伴随显著的短期和长期健康风险。由于其肺发育程度介于极早产儿和足月儿之间,病理特点和治疗需求具有独特性,常被低估或泛化。2024年西班牙专家共识通过Delphi方法系统总结了针对该人群的诊断、治疗及随访策略,为临床提供了重要参考。
共识强调肺部超声(LUS)在RDS早期诊断中的重要作用。凭借高敏感性、非侵入性及无辐射等优势,LUS正逐渐取代传统胸片,成为新生儿RDS诊断首选。早期应用有助于鉴别诊断,且量化的LUS评分为病情分层和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国内部分三级NICU已将LUS作为首选诊断手段,但基层医院因设备不足和技术人才匮乏应用受限。建议制定适用国内需求的诊断标准和评分体系,推动LUS在基层医疗中的普及。
表面活性物质仍是RDS治疗核心。其可显著降低死亡率、气漏及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发生率,并缩短住院时间。200 mg/kg初始治疗显示出更好的生存优势。然而,其临床实践中尚缺乏统一评估体系,可能导致治疗不足或过度干预。建议通过多中心数据验证最佳用药剂量与时机,制定适合中国实际的RDS治疗标准,以提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共识推荐微创技术(如LISA或MIST),以减少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并改善预后。然而,基层医院的推广面临技术储备和人员培训的挑战。建议通过制定操作规范、开展标准化培训,推动微创技术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普及。
在镇静镇痛管理中,国内的管理尚不规范。优先推荐安全性高的非药物镇痛(如蔗糖水或葡萄糖水、母乳喂养、襁褓包裹);对于需要药物干预的患儿,推荐低剂量阿片类药物,以有效平衡镇静效果与药物不良反应。未来需更多研究优化镇静镇痛策略,明确非药物和药物联合使用的效果。
中晚期早产儿面临更高的的呼吸系统和神经发育障碍风险。共识建议围产期高危患儿需接受系统化的随访管理,尽早预防和管理潜在问题。国内应借鉴这一经验,建立全国性标准化随访体系,整合多学科资源,通过多中心研究分析精准筛选需长期干预的高危人群。此外,应加强家属教育和社会支持,提升随访的依从性和效果。
2024年西班牙专家共识为中晚期早产儿RDS的临床诊断和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然而,在实现本地化应用仍需深入探索,需加强国际合作及国内多中心研究,制定符合国内实情的管理标准,有望优化诊疗策略,改善中晚期早产儿RDS的近期疗效和长期预后。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主任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
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首席专家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入选全球前2%“年度影响力顶尖科学家”
荣获第12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
博士,副主任医师,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医师分会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新生儿分会感染与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级项目2项
参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项
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至今发表SCI论文30余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新生儿科 主治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医院新生儿科成立于1980年,现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首批全国新生儿围产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首批国家围产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围产医学专科联盟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新生儿专科医联体副理事长单位、 重庆市市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等。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新生儿科发展成为拥有渝中和两江院区病房,现开放床位达310张,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家化病室、新生儿普通病室及新生儿专科门诊。年住院病人10000余人次,专科门急诊近10万人次,120转运危重新生儿2500余人次。集临床、科研、教学和培训为一体的整体规模全国领先新生儿诊疗中心。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96名,专科医生52名,专科护士244名。正高8名,副高8名;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3名,博士19名,硕士37名。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危重新生儿转运及抢救设备,在新生儿内科疾病、危重症、超小早产儿综合救治、CRRT、床旁重症超声及新生儿外科围手术期监护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联合其他学科开展ECMO、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等危重新生儿救治技术,成效显著。科室拥有专业的新生儿疾病实验室,科研主攻方向为无创呼吸支持、细菌感染和黄疸等领域。
获重庆市科技成果二等奖4次,三等奖7次,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1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2项,厅局级项目17项,“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内科研合作项目1项,2022年牵头申报并获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育健康及妇女儿童健康保障”重点专项《极早产儿救治和后遗症防治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经费达2170万元;其他国内科研合作项目2项,获外向型科研经费约1000万元。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 100余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达26.8。参编著作及教材40余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培养博士后5名、博士研究生20多名、硕士研究生120多名。
参考文献
[1] Chawanpaiboon S, Vogel J P, Moller A B, et al.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estimates of levels of preterm birth in 2014: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odelling analysis[J]. Lancet Glob Health, 2019,7(1):e37-e46.
[2] Guellec I, Debillon T, Flamant C, et al. Management of respiratory distress in moderate and late preterm infants: clinical trajectories in the Neobs study[J]. Eur J Pediatr, 2023,182(12):5661-5672.
[3] Boyle J D, Boyle E M. Born just a few weeks early: does it matter?[J]. 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 2013,98(1):F85-F88.
[4] Rite G S, Aguera A J, Ginovart G G, et al. Management of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moderate/late preterm neonates: A Delphi consensus[J]. An Pediatr (Engl Ed), 2024.
[5] Society for Maternal-Fetal Medicine (SMFM) Publications Committe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se of antenatal corticosteroids in the late preterm birth period in women at risk for preterm delivery[J]. Am J Obstet Gynecol, 2016,215(2):B13-B15.
[6] Upadhyay A, Anand P. European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2022 : What is New?[J]. Indian Pediatr, 2023,60(12):1035-1038.
[7] McElwee E R, Wilkinson K, Crowe R, et al. Latency of late preterm steroid administration to delivery and risk of neonatal hypoglycemia[J]. Am J Obstet Gynecol MFM, 2022,4(5):100687.
[8] Raikkonen K, Gissler M, Kajantie E. Associations Between Maternal Antenatal Corticosteroid Treatment and Ment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in Children[J]. JAMA, 2020,323(19):1924-1933.
[9] Ma H, Yan W, Liu J. Diagnostic value of lung ultrasound for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 meta-analysis and systematic review[J]. Med Ultrason, 2020,22(3):325-333.
[10] Wu J, Wang Y, Zhao A, et al. Lung Ultrasound for the Diagnosis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 Meta-analysis[J]. Ultrasound Q, 2020,36(2):102-110.
[11] Raimondi F, Migliaro F, Corsini I, et al. Lung Ultrasound Score Progress in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 Pediatrics, 2021,147(4).
[12] De Luca D, Bonadies L, Alonso-Ojembarrena A, et al. Quantitative Lung Ultrasonography to Guide Surfactant Therapy in Neonates Born Late Preterm and Later[J]. JAMA Netw Open, 2024,7(5):e2413446.
[13] Sweet D G, Carnielli V, Greisen G, et al. European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 2019 Update[J]. Neonatology, 2019,115(4):432-450.
[14] Ramaswamy V V, Abiramalatha T, Bandyopadhyay T, et al. Surfactant therapy in late preterm and term neonates with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 2022,107(4):393-397.
[15] Singh N, Halliday H L, Stevens T P, et al. Comparison of animal-derived surfactant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preterm infants[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5,2015(12):D10249.
[16] Lanciotti L, Correani A, Pasqualini M, et 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preterm infants of less than 32 weeks: What difference does giving 100 or 200 mg/kg of exogenous surfactant make?[J]. Pediatr Pulmonol, 2022,57(9):2067-2073.
[17] Sweet D G, Carnielli V P, Greisen G, et al. European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2022 Update[J]. Neonatology, 2023,120(1):3-23.
[18] Tinoco M G, Allgood C, Tan A. Minimally invasive surfactant therapy for moderate to late premature neonates with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born in a non-tertiary unit[J]. J Paediatr Child Health, 2021,57(10):1658-1661.
[19] Tekin M, Silahli M, Gokmen Z. Is 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 a Beneficial Method for Late Preterm Infants?[J]. Arch Iran Med, 2021,24(10):759-764.
[20] Fernandez C, Boix H, Camba F, et al. 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 in Spain: A Survey Regarding Its Practice, the Target Population, and Premedication Use[J]. Am J Perinatol, 2020,37(3):277-280.
[21] Klotz D, Porcaro U, Fleck T, et al. European perspective on 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a survey[J]. Eur J Pediatr, 2017,176(2):147-154.
[22] Dekker J, Lopriore E, van Zanten H A, et al. Sedation during minimal invasive surfactant therapy: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 2019,104(4):F378-F383.
[23] Martinez-Nadal S, Demestre X, Schonhaut L, et al. Impact of neonatal morbidity on the risk of developmental delay in late preterm infants[J]. Early Hum Dev, 2018,116:40-46.
[24] Smyrni N, Koutsaki M, Petra M, et al. Moderately and Late Preterm Infants: Short- and Long-Term Outcomes From a Registry-Based Cohort[J]. Front Neurol, 2021,12:628066.
[25] Mirzakhani H, Kelly R S, Yadama A P, et al. Stability of developmental status and risk of impairment at 24 and 36 months in late preterm infants[J]. Infant Behav Dev, 2020,60:101462.
排版:黄玲玲
编辑:黄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