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守边,我守你们”——李琳坚守牧区37载守护职工群众健康的故事(上)

原标题:“你们守边,我守你们”(主题)

——李琳坚守牧区37载守护职工群众健康的故事(上)(副题)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雪娇 李文卓 常驻记者 苟汇敏

一间小小的卫生室、一次次深夜急诊、一句句暖心问候……让李琳“走”进了乌尔喀什尔山广大牧工群众的心窝里。

从青春年少到华发渐生,哪里有牧工群众,他就跟进到哪里,37年来,累计巡诊里程17万公里。

李琳是九师一七〇团庙尔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之前在一七〇团三连当卫生员。

三连距离团部210公里,距较近的托里县庙尔沟镇也有30公里。连队虽然建有卫生室,却没有愿意长期留下来的医生,导致这里的牧工群众有了小病只能自己忍,生了大病扛不住了才会出山前往团场医院诊治。

图片

11月7日,李琳(左)走进哈萨克族牧工的毡房,宣讲牧区常见病高血压病的防治事项。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文卓 摄

1988年9月,李琳一头扎进深山牧区,这一干就是37年。从李琳进山的那天起,只要牧工群众有需要,他总是随叫随到。

他用自己扎实的医术和医者大爱,为方圆几十公里的2万多名牧工群众圆了健康梦。

37年来,李琳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他的回答只有朴素的一句话:“牧工群众在这里守边,我就守着他们。”

连队卫生室,有了固定的“主人”

11月12日,乌尔喀什尔山迎来大雪,推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玻璃门,风卷着雪扑面而来。李琳提着药箱,开着老旧的皮卡车,往大山深处行进。

已经59岁的李琳肤色黝黑,头发花白,面庞上的皱纹深如沟壑,一说起话来,总带着憨憨的笑。面前这条通往连队的山路,他已经走了37年。

“趁大雪没封山,我得提前给几个老伙伴检查一下,把他们的药补齐。”李琳淡然道。

山道多歧路,这40分钟的车程,李琳早已轻车熟路。

一路上,四五户牧工人家,零星散布在空旷的大山里。

一走进一七〇团一连牧工哈来·卡尔别克家里,李琳二话不说脱鞋上炕,开始给哈来·卡尔别克测量血压,熟悉得就像回到自己的家。

“你的血压还是高呀,吃饭一定要少盐少油。治疗高血压的药我给你带来了,可要按时吃。”李琳用一口流利的哈萨克语对哈来·卡尔别克说。

主人家的墙上,端正地摆放着李琳和这家人的合影,照片中,哈来·卡尔别克的妻子抱着年幼的女儿,笑得很幸福。

2000年6月的一天,哈来·卡尔别克一家转场赶往夏牧场,行进路上,临近预产期的妻子因一路颠簸开始腹痛。跟随转场的李琳赶到了解情况后,立即带着夫妻俩往团场医院赶。

然而,汽车还未出山,产妇的羊水破裂,情况危急。当机立断,李琳决定,就在车上接生!最终,母女俩健康平安。

“这是身边有医生的好处呀。”想起当天的惊心动魄,哈来·卡尔别克庆幸身边有李琳这样的好医生。

平安降生的女孩名叫阿依波塔·哈来,今年已经24岁了。知道李琳来巡诊,她早早开始做包尔萨克、烧奶茶。

“大明叔(李琳曾用名为李大明)是我的恩人,我们兄妹3个都是大明叔接生的。”说着话,阿依波塔·哈来把一碗热气腾腾的奶茶双手端到李琳面前,自豪地对记者说。

用了半天时间,李琳逐一走访巡诊了居住在这里的所有5户牧工。

茫茫山野,空旷静谧,几棵柳树倔强地扎在山脚下——这些树,是当初建连时军垦战士们种下的。每次巡诊,李琳都会习惯地在树下歇歇脚。

距离柳树不远处,是两间破败的土房,那是李琳原来的家,也是牧工群众的卫生室。

1988年,李琳退伍后被分配到一七○团医院工作。当时三连、一连地处偏远山区,连队牧工群众以哈萨克族为主,80%以上的人家分布在大山里的各个牧业点,路远且艰、交通不便,没有人愿意到那里去,医院便安排人员轮岗驻扎。

当年9月,李琳轮岗到三连当卫生员。当时,他便郑重承诺:24小时出诊,保证随叫随到。

1992年秋的一天,凌晨2时许,连队居民李毅突发高烧,呕吐不止,家人赶紧去找李琳。

夜间下着雨,牧道泥泞不堪,李琳摸着黑骑马赶到李毅家里,赶紧进行检查,开药、输液。第二天早上,看到李毅退了烧,李琳才顶着厚重的霜露匆匆离去。

退休牧工李碧珍说起李琳,不禁眼泪盈眶。有一年,李碧珍突发高血压,晕倒在家里,李琳闻讯赶来急救,采取了紧急措施后,又将李碧珍护送至九师医院救治。

“大明来了,小小的卫生室,终于有了固定的主人。”李碧珍说。

初到连队,李琳没事就往牧业点跑,每一个沟里有多少户人家、多少人,谁家有慢性病患者、谁家有接种疫苗的小孩……他都一一登记在册。

几乎每个月,他都要跑一遍周边各牧业点,这一跑就是一周时间。

人们常说,李琳的心里一定装着好几张图表:牧工群众的分布图、行医问诊的路线图、牧工群众的健康情况表……从三连出发先去哪个牧业点,哪户人家该怎么走,需要带什么药品,他的心里可明白了。

大伙儿的挽留,让他甘愿扎根深山

“和李琳同期做卫生员的,有的去了师市卫健委、有的进了团场医院,而他却一直坚守在牧区……”谈起李琳,一七〇团医院原党支部书记常天水感慨道。

37年来,李琳的工作轨迹以三连为圆心,辐射周边多个牧场。

李琳曾有多次机会,可以调到条件更好的上级医院,但他一次次选择留了下来。

李琳还清晰地记得:1990年年底,一年轮岗期满后,自己准备返回团场医院,可连队和周边的牧工群众听说后,纷纷赶到李琳家里。

“大明医生,你走了,我们的病谁来看呀?”

“大明哥,我们受伤了,去哪儿找你呀?”

老职工代银珍拉着李琳的手说:“大明呀,你要走了,阿姨的哮喘病可咋办呢?是你来了以后,定期给我做治疗,我冬天才敢出个门。”

……

大伙儿的挽留,让李琳一时进退两难。

“我是党员,还是‘兵二代’,银珍阿姨是第一代参加兵团建设的老职工,守边了一辈子,现在年龄大了身体差了,是得有人照顾呀。”李琳这样想。

回到团场过完春节,经过深思熟虑,李琳给医院打了报告,主动申请留在三连。

报告很快批准了。团场派来一辆拖拉机,把李琳接到了一连——因为此时,三连的路还没有通呢。

“大雪封山,三连连长牵了4匹马到一连来接我,我俩各骑一匹,一匹驮被褥,一匹驮药品,15公里的山路走了5个多小时。到了连部,我一下马就累瘫在了地上,大伙儿赶紧围过来,把我搀进了卫生室。”30多年前的这一幕场景,李琳一直记得清清楚楚。

这一年夏季,李琳说服家人,把家搬到了三连。

“牧区医生稀缺,来一个走一个,李医生来了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牧民卡特·乌那提说。

2008年,兵团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像李琳这样的全科医生,团场医院紧缺。常天水骑着摩托车直奔三连,动员李琳回团场医院工作。

这一次,李琳又拒绝了。

“这里的牧工群众需要我,我怎么能走呢?”李琳说。

“劝了一上午,他都不松口,担心派新的卫生员来不熟悉患者和牧区情况。”常天水唏嘘道。

37年间,李琳从三连到二连(2016年,一连和三连合并,李琳调到二连)继续干卫生员,他就像那几棵柳树,始终把根扎在深山里。

他就是亲人,他的家就是卫生所

来到连队的第5个年头,连队土木结构的卫生室坍塌了。李琳便把自家50多平方米的房子腾出一间当卫生室。

“牧工群众经常半夜来敲门看病,我也就落下了睡眠不好的病根。”妻子李秀梅说道。

这间小小的“家庭卫生室”,有一个月曾接诊831人次。

“他就是亲人,家就是卫生所。”因为患高血压,常年受李琳特殊照顾的一连牧工托海·居里说道。

有的牧工群众付不起医药费,李琳就会自己垫付,这么多年来,他已累计垫付医药费4万多元。

李琳曾无数次深夜赶往牧区接诊救人,通过他的救治,59名危重患者挽回了生命;他还亲手接生婴儿300多个,救治患者1万多人次。

无情的岁月在李琳的脸上镌刻出重重沟壑,陪他巡诊的马儿“退休”了一匹又一匹,而李琳始终坚守在深山里。

“37年来,李琳全心全意为当地各族职工群众服务,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当代兵团人的使命担当,他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九师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鲁厚文说。

来源:兵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