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从偶然捡到的古瓷碎片中,发现中国瓷史的重要瞬间

《捡来的瓷器史》选取了中国瓷器发展历史上十个重要的节点,以工艺为骨架,以历史、文化与美学为血肉,尝试勾勒出整个瓷器史发展的历程。

作者将这些历史节点,通过一块块并不引人注目的、所谓拣来的破碎瓷片引出,从小小瓷片切入,立足于工艺史的发展,兼及文化、艺术、美学与贸易的历史,并着重梳理了景德镇作为瓷都在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景德镇的工艺技术发展引发的瓷业变革。整本书见微知著地勾勒出瓷器史在宋元至清末民初这一历史阶段的发展面貌。

图片

《捡来的瓷器史》,涂睿明 

著,浦睿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内文选读:

由一块块破碎瓷片引出的历史

捡来的瓷器

我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紧邻昌江河,与浮梁古县衙近在咫尺。古时景德镇被称为昌南镇,意思就是昌江之南。而china,就被认为是昌南的音译。昌南声名之盛,让浮梁显得默默无闻。其实历史上,浮梁的闻名甚至远在景德镇得名之前。白居易千古绝唱的《琵琶行》中,就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名句。虽然后来景德镇声名远播,但一直也是归浮梁县管辖,而浮梁县因此成为一方大县,派驻的官员,常常高至五品。

至少明代以来,县衙就在现在的位置,因而数百年间,行政中心便在此处。周围一带的田地里,到处散落着各朝各代的古瓷片。前几年,城市改造,还能够经常发现一些碎瓷的填埋坑,一旦发现,对于陶瓷爱好者来说,无异于阿里巴巴发现四十大盗的宝藏。当然,我不会有这样的幸运。多数时候,碎瓷都是被当地村民挖出,卖给古玩商,再经过一道又一道的转手,传到全国各地,最后变成陶瓷爱好者的私藏。

这一带的瓷片多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只是当地百姓熟视无睹,完全不当一回事。多数瓷片虽然年代久远,但因为太过普通,即使在古玩市场,也没有什么价值。2015 年,写作《制瓷笔记》的那段时间,我每天下午在门口大路上散步,常常因为田间的瓷片停下脚步。有时某块菜地刚刚翻过,还会有许多“新”的瓷片暴露出来,虽然大都不值钱,却都是一手的资料,满是历史的印记。

图片

假玉器

孔子说“君子比德于玉”。玉既然成为君子德行的最高标准,地位当然远超“物”的范畴。不过玉成于天然,美玉的获取并非易事,虽然孔子一再强调玉的价值并非在其稀有,但这无疑更印证了美玉的珍贵。美好与稀有集于一身,自然,便不是普通人轻易可以得到并拥有的。孔子说“君子比德于玉”,大概也无意中暗含了这样的意思吧。

美好而珍贵的材料,人们当然想要找到它的替代品,这样的事例,史不绝书。想法虽好,岂是易事。孔子身后千余年,这样的想法也从未实现。

直到北宋景德镇烧造的瓷器跃入世人眼帘,人们惊讶地发现,这哪里是瓷器,简直就是玉。于是景德瓷的“假玉器”之名,流布天下。把景德镇瓷烧制最初的动因归于对玉的模仿,只是一厢情愿的猜想,并无确凿的根据可言。只是某个时间,高水平的瓷器,已然近乎于玉,市场对此大加肯定,匠人们自然精益求精,把仿玉的审美追求变成工艺的方向,这或许才是更合理的解释。

不过,“假”字太过刺眼,虽然是夸奖,看上去却像讽刺。景德镇地属饶州府,于是人们又把此地所产的瓷称为“饶玉”。这样的说法,让人们觉得景德镇瓷,简直就是玉的一种。

难怪真宗皇帝如此兴奋。

图片

回到我捡来的瓷片。事实上,这种瓷器在当时,也算不上是最高水平的产品。不过瓷器的基本特征,却已经清晰显现。

在陶瓷史上,这种瓷器的学名叫青白瓷。名称已经透露了瓷器的面貌:白里微微透出淡淡的青绿色调,不经提醒,常常意识不到那层幽微的色彩。倒是花纹的边缘,青色更深、更明显,宣示它的存在。这种淡淡的青色,在后世得到一个略带诗意的美名:影青。疏影横斜,月来弄影。青白瓷反倒少有人提。这也造成一个误会。青瓷历史上有诸多的名品:天青、冬青、粉青、梅子青。影青的名字让它会被误认为是青瓷的一种,实际上却属于完全不同的一大类。

这一类,恰好介于青瓷与白瓷之间,听上去是又青又白,分类上,显然是不青不白。这种白里泛青、青中透白的感觉,恰好更接近于玉的质感。相比之下,北方白瓷的白更接近于象牙,而青瓷的色调与白又离得太远,很难与白玉联系起来。

仔细观察这块瓷片,可以看到表面雕刻着简单的叶状纹饰,颜色白中泛青,在纹饰边缘,青色略深,更为明显。从瓷片的断面可以看到瓷的胎质,虽然长时间埋在土里,但仍能看出具有很高的白度。人们谈论白瓷,常常会以为瓷器的表面是白色,是一层白色的釉(的确,白色的釉如今并不少见)。但古代白瓷,釉其实是透明的,呈现白色的是胎体。而青白瓷,即是在这白色的胎体表面,附上了一层略带青色的透明釉。而在纹饰的边缘,釉会更容易堆积、变厚,于是看上去色调就更深、更“青”。所以,本质上,青白瓷更接近于白瓷,或者干脆,就是南方烧制白瓷的结果。毕竟,白瓷的烧造,长期以来,就是北方瓷窑的强项。而南方的强项,是青瓷。

从古代白瓷到青白瓷,釉色变化带来的深远影响,要到数百年后青花瓷独步天下时,才能清晰地显现出来。而此时,青白瓷虽然大得皇帝欢心,但仍面对四面八方的竞争与挑战,在宋代数百年的历史中,艰难前行。甚至种种原因,让现代人误以为景德镇窑在宋代,根本称不上是第一流的窑口。现代人认为景德镇的光辉历史,要从元青花开始书写。

景德镇的地位,此时显得颇有几分尴尬。尴尬的起因,源于一个流传甚广、影响巨大却经不起推敲的说法:五大名窑。

  作者:涂睿明

文:涂睿明图:出版方编辑:蒋楚婷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