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年种3亩地、一天卖10斤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不离不弃,稳打稳扎将种植黄心木薯视为“职业”、做成“事业”。如今,他的木薯种植基地面积逾200亩,引领防城区那良镇发展种植约5000亩,年收购销售300万斤,与村民携手同致富奔小康。
10年来,他通过创新木薯栽培技术和营销模式,使木薯这一传统作物成为当地一个地标性农产品,并引种发展到周边县市和乡镇。那良镇现正申报黄心木薯作为振兴乡村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
他叫翁开宁,防城港市三条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一个90后的年轻人。
翁开宁外出打工10年,跑过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到绕过九曲十八弯回到那良镇街上独自经营理发店时,已经是2014年了。
一天,他回那良镇大河村老家,发现村里几乎没有什么年轻人了,遇到的非留守儿童,即留守老人,那些原本种番薯、木薯的坡地没人耕种,大多撂荒,甚至有些水田也荒草萋萋。
这些现象让他疑惑之余,萌生一个想法:每月几千元进账的理发行当,还有没有必要继续做下去呢?
开发撂荒地,未来是个未知数;守住理发店,可以衣食无忧。翁开宁掂量来掂量去,觉得人生很多时候是选择了才有机会,是相信了才有可能,不该轻易满足。
或许是那根香气扑鼻、从小吃到大的木薯,从来就没有让他释怀过;这时木薯出现在他的视野,不是因为肚子饥饿,而是对木薯太喜欢,太了解,太爱了,有一种感恩的敬仰。
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之一,耐旱、耐贫瘠,广泛栽培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属于一种重要的粮食和能源作物,同时也是我国热带地区尤其是广西、云南边境地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是当地稳边固边的重要农业产业。因其病虫害极少、适应性强、易于种植且高产,在种植时无须过多费心,备受广大农户青睐。
但翁开宁有个问题一直无解,为什么当地老百姓都不爱吃木薯,种出来的木薯基本上都是拿来当饲料,喂鸡喂猪。
一番调查后,他发现问题在木薯品种上。此结解开,人豁然开朗,翁开宁信心满满,坚信种良种木薯前景无比美好。
旋即,他四处打听,再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千方百计辗转联系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要到黄肉木薯(后叫“华南9号”黄心木薯)种茎,凑足1万元,火急火燎平整3亩坡地种下去。
谁知心急吃不了木薯,种下的3亩地虽是优良品种,却还是用传统方式种植,全种在一片平地上,结果排水不畅,淤积土地板结,亩产不到2000斤,零散卖加上网上卖,一天卖个十斤八斤,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卖得几千元,连本钱都没赚回。
第二年,翁开宁学精了,种植前,他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的专家请教配套栽培技术。种植时,他“按图索骥”听从专家的建议,摒弃传统平地留多苗的种植方式,转而采用只留一根主苗、田地起垄、间隔加宽的种植模式。这种新型种植方式不仅优化木薯的生长环境,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还显著增强土地的利用率,实现木薯产量质量双飞跃。
翁开宁这一小小的变革,效果立竿见影,当年单产超过4000斤,比传统的种植方式翻了一番,品质上更本真、醇厚,为全市木薯种植树立了科技兴农的典范。
一次市场整体断崖式遇冷
咬紧牙关坚持到底过沟越坎
种植环节关过了以后,便是产品销售的事了。
也算是翁开宁与木薯结缘吧,刚开始在网上销售那会儿,一天能卖10斤20斤就笑崩牙,可没到一年功夫,翁开宁收获了一个惊喜——柳州冒出一个“张飞木薯羹”,把木薯销量狠狠地猛推了一把。
原来,精明会吃的柳州人在吃完咸咸酸酸辣辣的螺蛳粉后,都爱再来一碗热乎乎的黄糖木薯羹。用黄糖熬制的木薯羹像一颗颗橙色的软糖,吃起来相当软糯还不黏牙、不腻人,一口气就能吃完一大碗。
“张飞木薯羹”的爆火,带飞了翁开宁的黄心木薯销量,原本羊拉屎似的订单,现在变成了像大东北除夕夜的雪片,纷飞挡都挡不住。黄心木薯也从藏在深闺无人识,变为全国满天飞的网红“大咖”。到2016年,黄心木薯的日销量飙升到1000斤。
这样的大好形势,一路飘红了4年,到2019年到达最高峰,黄心木薯的日销量破1万斤。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20年的春天还未到,木薯市场形势便急转直下,像突遇一场极强冷空气,销量近乎断崖式下降。尽管如此,翁开宁还是不做一个失信人,他和村民原先约定保价回收的木薯,照样如约收购,而且先收购村民的,再挖自己基地的,确保不损害村民的利益,保护好大家种植木薯的积极性。
结果,收购回来的黄心木薯积压,到春后有6万多斤返潮,失去口感,人无法食用,只能打碎作饲料喂鸡喂猪,整整亏去5万元。
无论是少赚还是亏本,谁都心痛。唯有翁开宁无所谓,因为他深谙,生活就像嗑瓜子,得咬牙才能嗑出仁来,而耐心、专注、坚持、毅力、享受过程等这些品质,都是“嗑瓜子效应”赋予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他坚信,乌云不可能一直遮天,晴天必将到来。
2021年,不安于沉寂乡间的翁开宁,以非常人的胆魄,逆势成立防城港市三条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条八公司),并敏锐地捕捉到短视频的巨大潜力,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力量,通过学习拍摄短视频记录木薯种植的全过程,引领观众跟着他的镜头走进田间地头,从备耕下种到管理收获,每一个细节真实生动,让观众隔着屏幕都能体验到农耕的乐趣。这些短视频迅速在网络上走红,吸引粉丝3万多,播放量逾百万。
与此同时,翁开宁还创新性地开展线上直播,探索乡村振兴“新营销”路子,邀请专家到田间进行技术指导,解答农户的疑问,这种“基地指导+线上互动”的模式,不仅提升了当地农户的种植技能,还极大地拓宽了木薯的销售渠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短视频平台了解到了黄心木薯,纷纷下单购买。2022年,柳州一客户通过抖音短视频关注翁开宁数月后,2023年签下年购木薯20万斤的订单,2024年增至40万斤。
直播时,翁开宁还会给客户介绍木薯的营养价值、烹饪方法,以及他的创新种植理念,成功将流量转化为销量,使得这一传统农产品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一颗红心坚如磐石
“三条八”一骑绝尘走向“薯”光
11月11日,那良镇其那村集体经济加工厂有20多个工人正在忙着加工木薯,L型的车间,工序排列严谨:收购、剥皮、清洗、分等级、过秤、打包、入库、出库装车等,忙而不乱,宛如一溪流水。
厂长周建华介绍说,他们主要接受翁开宁三条八公司的来料加工,生产时间从当年的10月到来年3月,年加工木薯200万斤。生产期间,每天可安排20至40个脱贫户上工,他们每人一天平均能挣到150元工钱。
翁开宁透露,三条八公司明年准备深化与其那村的合作,包括种植、收购、加工、储存、销售全方位全链条合作,一条龙拉开产业链。
翁开宁算了一笔账:按照高产栽培技术科学管理的黄心木薯,亩产在5000斤至6000斤之间,鲜薯售价每斤约2元钱,今年局地接近每斤3元,每亩效益就是1万元左右。种植木薯既可以卖鲜薯,又能在木薯种茎紧俏时卖种茎,种茎有时也卖到每斤2元钱,有效促进了村民就近就业,助力当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大河村支书曾家勇说,现在村里不仅没有了丢荒地,保住了耕地红线,就连房前屋后都见缝插针地种满了黄心木薯。翁开宁估计那良镇现种植黄心木薯5000亩,年产量1500万斤。此外还有上思县、东兴市和防城区其他乡镇的,全市总产量接近2000万斤。
面对市场的积极反馈,翁开宁没有满足于现状、止步于当前,而是作出积极回应。
他开始探索木薯的多种加工方式,从初始去皮真空打包的粗加工,到现在切块、去心、制成木薯干颗粒的精细加工,不仅大大减少了木薯的冷冻费用和运输成本,新制产品还能延长木薯的保质期,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拓宽市场空间。
世上最可贵的两个词:一个叫认真,一个叫坚持,认真的人改变了自己,坚持的人改变了命运。翁开宁就是靠认真和坚持,才走到今天,才把黄心木薯种好。
翁开宁展示刚挖的黄心木薯。
现在,投资100万元的木薯专业展厅和木薯加工无尘车间已经动工建设。翁开宁计划加大整合资源力度,在今年收购加工300万斤木薯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明年将更多种植木薯的农户纳入其中,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收购加工量突破800万斤。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行动和事实证明:只要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坚持到底,乡村同样可以成为实现梦想的沃土!
收录来源:防城港市新闻网 | 转载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视频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