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周丰
在浙江人心里,吃糕团是既传承习俗又怀乡念旧的事。难舍的香甜里,存着“欢喜”、“团圆”等朴素的愿望。
岁暮天寒时,浙江人对热乎软糯、香甜油润的糕团的热情更是高涨。
冬日清晨的浙江街头,经常能看到热气腾腾的糕团铺前,凑着一群缩头跺脚的食客。
人们急切地等待着那些方的、圆的、长的、扁的、落重糖的、带猪油的……各色各味的糕团,从灶台上一屉屉地抽出,好让那热乎甜糯的冬日美食,熨帖自己颤抖的四肢百骸、五脏六腑。
世间美食万千,唯有碳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谷物在提供能量的同时,也在那些俯拾皆是的平淡日子装点幸福和欢喜。
地理气候特征使我国形成了北方盛麦,南方足稻的谷物分布特点。水网遍布、河道纵横的江南,百姓火耕水耨、饭稻羹鱼,稻作文化由此产生。
一万年前,浙江省浦江县渠南村的原始先民种下了第一颗水稻种子。从此,田水映天,千秋兴替。一粒稻谷,满载之江大地的丰收故事。
每年一入冬,浙江人便将刚收获的,还带着田野清香的大米、糯稻,糅合着对生活的期许,化为一道道香柔软糯的糕团。
在宁波慈城,割完最后一茬晚稻,村子里的年糕作坊就开始腾腾作响。
“宁波年糕白如雪,久浸不坏最坚洁。炒糕汤糕味各佳,吃在口中糯滴滴。苏州红白制年糕,供桌高陈贺岁朝。不及宁波糕味爽,太甜太腻太乌糟。”
这是晚清江湖百业的“做宁波年糕”一业的题款诗,诗中提到的宁波年糕,就是慈城水磨年糕。可见,早在100多年前,慈城水磨年糕已有足够的口碑和实力,在江南美食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
要说宁波年糕究竟有何独特之处,主要体现于“水磨”二字上,所谓“献糕仍年例,粉餈出水磨”。
不同于其他年糕采用大米磨成干粉直接蒸制,聪明的慈城百姓借用豆腐制法,将上好的粳米夹水带浆磨糊。水磨工艺能让米浆更加细腻,这是水磨年糕制作的关键步骤,也是慈城水磨年糕的灵魂之处。
水磨年糕洁白如玉、软滑可口、韧劲十足,煎、炒、蒸、煮、烤……丰俭由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令人销魂的百种滋味里,始终盈满了清新米香。
比起粳米年糕的筋道弹韧,糯米做的糍粑更偏软糯绵黏。
为着这口软糯,遂昌人不辞辛苦,常常是一家做麻糍,全村来帮忙。蒸好的糯米倒在石臼里,壮年男性轮番上阵,一人执杵,铿锵有力地捣捶米团;一人翻揉,讲究的是稳准快。
一个木杵重达数十斤,再加之糯米粘性很大,每一捶都要使出全身的力气。不一会儿,执杵的人额头已经冒出密密的汗珠。撑不住了,边上的人再接力。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将打好的米团置于案板,用手揪成一个个小团,在芝麻末中滚上一圈,麻糍便大功告成。趁热入口,香喷喷、软绵绵、甜蜜蜜,吃上一口就再也停不下来。
遂昌话“麻糍”和“无事”谐音,寓意平安顺遂。小孩子都知道,热腾腾的糍粑打起来,过年就不远了。
用米作的甜食,表达对四季岁时的感悟,几乎是所有稻作民族的共同传统。
早在春秋时期,江南百姓便将稻米与饴蜜结合,催生了“糕点”。汉代《楚辞·招魂》中提及:“粔籹蜜饵,有餦餭些。”说的就是吴越江南一带的甜米粑。
明清时期,蔗糖普及,但价格仍不算低,嗜甜且富庶的江南人,也愿意付出一笔甜蜜的开支。那时,每年江南消费的粤糖和闽糖多达上亿斤,成为全国最大的糖消费地。
清末民初三大记者之一的徐凌霄曾坦言:“南人喜甜,肴馔果点,以糖为庖制之要素。”
在台州临海,大部分人的童年里都有着梅花糕的影子:形似梅花,又像蛋筒冰激凌,酥脆的外皮,满满的糖馅儿,咬一口,香甜醇厚。
记忆中,大部分梅花糕的摊点都是流动。小推车上摆着一个可以加热的生铁模子,一次性可以做出十几个梅花糕。
小摊贩做之前会先在模子上刷一层油,防止粘连,再倒入约莫一半的米粉浆,接着放入芝麻、红枣等糖馅儿,再用粉浆加满,面上撒上薄薄的一层红糖粉,最后盖上铁板,制作的过程一气呵成。耐心地等上三到四分钟,就可以吃上香喷喷的梅花糕了。
热腾腾的梅花糕,在秋冬季节最受欢迎,寒风中捧一个在手中,吃起来,既暖手又暖胃。
“十二月糖糕送过年”,每逢腊月,丽水青田人便要着手准备过年的必备品——青田糖糕。
《青田县志》中记载,糖糕做法最早为春秋战国时吴国名家季札所创,后季氏一族因战乱隐避迁入青田境内,从而使糖糕这一传统名产的制作方法得以传承下来。
在青田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关于糖糕的传说:元朝末年,烽烟四起。一代帝师、青田人刘伯温为解决战士的粮食供给问题,从民间年糕制作上得到启发,改良制作方法,发动青田百姓赶做了一批无需烧煮煎煸,且方便随身携带的糖糕,大大提升了军队的作战效率。朱元璋了解后特地赐名“青田糖糕”,还将其列入当朝贡品赏赐过官员。
传统糖糕以糯米粉、红白糖、猪肉为原料,根据不同喜好配以红枣、芝麻、花生米、赤豆、桔子皮等调制出多种口味。经过一天一夜不间断的蒸制,糖糕颜色由白转“红”,呈现出诱人的琥珀色,这时候就可以出炉了。
刚炊好的糖糕软糯,不失弹性,散发着阵阵清香。咬上一口,绵软香甜,满满甜蜜与幸福。
过年吃糖糕,特别是做糖糕时阖家忙碌,热闹的场景,是许多青田游子难以忘怀的幸福画面。
如今,青田人的脚步遍布全球,每逢新春临近,真空包装的糖糕会随之销往世界各地,远在异国他乡创业的海外华侨,也能品尝到来自家乡的专属舌尖美味。
蔡澜说:“没吃过猪油的人,不懂人间至味”。
人们通常以为精致细腻的江南糕团,与“俗气”的猪油沾不上边,但其实在传统点心制作中,猪油也扮演了“话事人”的角色。
在江南,但凡能扯上香酥、油润的糕点,背后几乎都有猪油的功劳,愈是精益求精,愈要将猪油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江南糕点中,嘉湖细点最能代表江南水乡食不厌精的饮食美学。嘉湖细点是嘉兴、湖州等地民间传统“茶食”,从明代一直流传至今。而在种类繁多的嘉湖细点中,菱湖雪饺当属“首席代表”之一。
“雪饺”是个极富浪漫色彩的名称,所谓的“雪”,是将炒熟了的籼米磨成粉,再加入绵白糖,其色如雪而味甜。
又将面粉与猪油揉擦成酥并捏成坯,裹入红豆沙做成“饺”。再用猪油将“饺”由扁扁的白色,炸成鼓鼓的金黄色后捞起来趁热拌上“雪”,就成了雪饺。
制作雪饺的工艺说说容易做做难,其中工序多达30多道,以个头饱满不退皮,上口酥松易化不粘牙者为佳。
品尝雪饺的时候,需一手轻轻捏起,另一只手托在下方防止掉渣。略略咬上那么一小口,外面的粉簌簌地往下掉,极像下雪。细品起来,口感酥脆,油润松香。
这时候,如若再喝上一口热热的熏豆茶将碎末尽数饮进腹中,便是菱湖老百姓们最接地气的冬季日常。
“雪花飘飘,外婆炊糕,大笼糕、小笼糕、白糖糕、红糖糕、桂花糕、莲子糕,大吉大利龙游糕……”
在龙游的方言里,做糕也叫“炊糕”。一家人围在灶间等候蒸笼出锅,屋子被白白的雾气填满,这是独属于冬天里的暖意和烟火气。
据《龙游县志》记载,早在600多年前,浙江省龙游县就有做发糕的传统。在龙游的方言里,“发糕”与“福高”谐音,寓意吉祥,农村更是流传着这样的话:谁家的发糕蒸得发,谁家明年就会发!
所以,每逢过年前,家家户户都要洗干净蒸笼,点起土灶台,红红火火地蒸发糕,热热闹闹地送发糕,将这份对来年生活的美好祝福送给亲朋好友们。
发糕的制作工艺独特,配料考究,最具特色的是里头加了猪油或肥膘肉。肥肉切成丁,在大灶台的余温下煎至微微出油,冒泡的肥肉发出滋啦滋啦的声音。听老人说,物资匮乏的年代,这种声音堪比人间仙乐。
熬好的肥猪肉与白糖、米粉混合,再加入自酿的米酒搅拌均匀,倒入铺好箬叶的蒸笼,静待发酵后蒸制。
为了美观和吉利,发糕上还要印上好看的花纹或是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
蒸熟的发糕散发着浓浓的酒酿香与猪油香,晶莹透亮的表面,平整光滑,富有弹性。侧面看上去蓬松饱满,孔细如针。食之油润松软、甜而不腻、糯而不粘。
冬日里的糕团,积蓄了人们整整一年的辛劳收获,以稻、糖、油为主角,顺应身体渴求热量的本能,在历经一道道复杂工序的加工后,味道、外观、寓意上都达到了巧妙的平衡,理所当然成为浙江人“心尖尖”上的过冬美食。
冬天来浙江,一定记得尝一口热乎乎的糕团,沉溺在稻米、糖蜜、猪油组成的世界里,品味绵延数千年的文化珍馐。
(综合浙江文旅政务、浙江文旅资讯、丽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