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疏钟

图片

图片

图片

嘉禾普济寺又名含田寺,现位于嘉禾县晋屏镇大坪岭村。普济寺始建于唐代,经宋、元、明、清各朝代数次扩建。主体建筑由前殿(观音阁)、中殿(大雄宝殿)、后殿(湘山殿)组成。观音阁内二阶正中塑一尊千手观音像,高3丈。寺内悬挂一直径5尺余铁铸古钟,每当钟声击响,钟声泉韵,清冷相合,得名普济疏钟,为“湘南第三佛地”,嘉禾八景之一。

图片

前殿观音阁宽约12米,长约8米,屋正顶高约12米,由6根大圆木柱支撑。阁内二阶正中塑一尊千手观音像。相传旧时有一位佛教信徒,得到观音的普度,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员外,他为答谢观音,特地前往普陀山还愿,并打算为观音雕塑大像,新建寺院,供世人参拜。一日,他梦见观音大士,大士要求观音像需安置在“天降嘉禾,神农教耕”的地方。员外梦醒后,便四处打听。一位老婆婆告知:“以嘉禾命名的地方有三个,浙江、广东、湖南,他要找的是湖南嘉禾。

员外听了老婆婆的话后,便背上行囊,日走夜宿,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到了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员外登上嘉禾县晋屏山,远眺九嶷,近观钟水,望着云缠雾绕的含田秀山,活生生就像一尊观音塑像。他发自内心感叹:嘉禾真乃风水宝地也!普济寺便选定在嘉禾含田秀山。

员外雇请了方圆百里的能工巧匠,倾其自己所有家产,历经三年零九个月,终于雕塑出身高三丈,头戴宝冠,脚踏鳌鱼精,眉清目秀,形态逼真的观音大像。塑像呈扇形伸展千手于左右,均持宝器,统对称,塑艺之精,雕技之巧,形象之美,令人拍案叫绝。观音像左右两边又塑着金童玉女,各踏龟蛇,脸带笑容。阁内东西两侧门旁塑着哼哈二将坐像,张开大口,怒目圆睁,把守寺门。西厢壁神龛还塑着十八尊大罗汉和五百罗汉神像,其塑像千姿百态,或蹲或站,或仰或探,怪象丛生,各据一隅,气氛肃穆。

图片

普济寺建成后,开光定在农历九月十九日。自开光以后,每天都有善男信女前来朝拜,晨钟暮鼓,高僧云集,没过几年,便声名远播。后又经过宋元明清几代的修缮和扩建,更为四方信众所崇拜。寺内悬挂着两块大匾:慈航普济和有求必应,使普济寺灵光四射,紫气缠绕。清嘉禾县令熊日华《重建观音阁碑记》曾描述:“岁甲戍五月,亢阳愆田畴,时待泽孔殷,余沐浴斋戒以月之念九,率城之父老,祷大士前,次日酉刻,时雨浸渥,逾晌,云开雨霁,嘉种皆欣欣向荣。”还有李光甲撰写的《观音阁记》也恳切地叙述:“遇旱涝浸灾,辄祷,祷辄应。”普济寺每日都有络绎不绝的朝拜者前来祈福,祈贵,祈子,祈财,祈安康,江南第三佛地就此得名。普济寺钟声悠扬宏亮,方圆十里都能听见。清同治诗人李志勋曾赋诗:“古寺浮云任往还,钟声数点透重山。漫云疏韵终归寂,警醒人间几等闲。”

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天国军队攻入嘉禾县城,清军退守普济寺与太平军发生激战,导致寺内除观音大像未毁外,其它罗汉菩萨神像均被战火毁坏,直到咸丰九年才重新修复。民国九年(1920年),知事李续源拆毁普济寺大雄宝殿改为农林试验场。抗日战争时期,普济寺湘山殿也被拆毁建为炮楼,用来抵御日寇。1953 年起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后,普济寺所有神像设施陆续被毁坏,观音像也被推倒,后来,寺院拆除被改建楼房。

图片

2001年,重修普济寺的项目通过省市批准后,嘉禾县将其列入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投入1700万元,在晋屏镇大坪岭村重建,先后建设了寮房、山门、观音殿、天王殿、地藏殿、大雄宝殿、伽蓝殿、放生池等主体工程和系列附属配套工程,并对寺内道路和山门前的小游园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千年古刹得以重放光芒。

如今的普济寺,除建筑前殿(天王殿),中殿(大雄宝殿),后殿(观音殿)外,还建设了地藏殿,药师殿,静修院等殿堂及僧侣生活修养设施。经过精心设计重建的普济寺,规模宏大,殿堂造型雄伟,外观流金溢彩,寺内雕塑的千手观音及诸多菩萨罗汉神像,庄严肃穆。全寺既保存了原普济寺古建筑的特色,又融汇了现代建筑的时尚风格和先进技术。千年古刹,大大超越了以往的风光。如今,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日,前来普济寺拜佛求神者依旧络绎不绝,寺院门庭若市,香客摩肩接踵,气氛热闹非凡,重新显示了江南第三佛地佛教文化的深厚内涵。

扫码收听

图片

图片

嘉禾人民广播电台,嘉禾人自己的广播电台!

在嘉禾就听FM101.6

制作:雷建军 康俊珍 雷蕾

文稿来源:李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