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茅海上,立志成为女总工的桥梁新人

毕业工作2年的西北姑娘马倩倩,成为黄茅海大桥施工技术员的时间很短,还不到5个月,但她的梦想很大:走技术路线,成为一名项目女总工。

作为保利长大黄茅海跨海通道T5标项目经理部施工技术员中唯一的女性,也是即将开通的粤港澳大湾区跨海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上为数不多的女工程技术员,马倩倩在这座世界级工程上有何成长故事?

图片

从“美女”到“马工”

云雾与大海,是黄茅海项目给西北姑娘马倩倩的第一印象。

马倩倩毕业就来到保利长大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但直到今年6月,因人员调整,现场点多线长的西引桥管理人员面临空缺,马倩倩主动请缨想试一试。

图片

刚进入施工现场,尘土飞扬、机器轰鸣的嘈杂景象是常态,“你怎么会来这里?” 的声音也是常态。在传统以男性为主导的施工一线,年轻女孩往往显得格格不入。

从6月到8月,白天,她要顶着烈日在施工现场奔波,与材料、器械打交道,检查工程进度、监督施工质量;夜晚,还要整理资料、绘制图纸、计算数据,为第二天的工作作着精心准备。日夜无缝衔接,让这个桥梁新人几乎没有了喘息的时间。

桥梁伸缩缝施工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工期紧迫、工程量浩大,作为桥梁在温度作用下“呼吸”的载体,伸缩缝不仅要承载车辆轮胎的反复冲击,更关乎行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马倩倩接手后,抗住压力,按计划圆满完成全线100条伸缩缝施工,其中黄茅海大桥西侧两条D1360型伸缩缝安装仅用20天完成。

“管理西引桥后,别人问我负责哪里,我都豪气说出,整个引桥都归我管。”马倩倩笑着说道“大家从一开始称呼我‘美女’到现在称呼‘马工’,说明能力得到了认可。”

图片

为“i”变“e”的成长改变

身处海上,六七级的海风呼呼拍来,声音但凡小了就会被吞没。自称典型“i人”的马倩倩从不敢大声说话到为了进度、质量、安全与工班及合作单位“battle”据理力争,沟通协调能力得到突破。

攻破了“语言关”,还有“业务关”。夏季白天温度过高,浇筑混凝土是在晚上,伸缩缝收面、等待静停就需要5个小时,待达到蒸养条件已经是深夜,她需要和同事在现场把控每一个细节和步骤,最晚的一天凌晨2点才下班,第二天上班打卡指纹都识别不出来了。

可喜的是,做完了4个对照组,通过测不同时间段的混凝土强度,她所在的项目组形成了一套桥梁伸缩缝蒸汽养生工艺流程,裂纹情况得到改善。

临近通车,回想两年多的建设历程,马倩倩心中泛起一丝遗憾 ——感慨自己加入项目的时间有些晚。

但她说自己也足够幸运,毕业不久就能参与重点工程建设。两年多的时间,这位西北姑娘已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毕业生成长为了能独当一面的一线施工技术员。

文、图|记者 王丹阳 通讯员 常大 程家玟 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