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沂蒙山区深处的孟良崮国有林场,不仅是孟良崮战役的主战场,也是一片层峦叠翠、郁郁葱葱的林海。如今已80岁高龄的李焕彩祖孙三代人正是这片英雄土地的守护者。
黑虎梁439亩、邋遢梁692亩、骆驼梁654亩、灯窝子梁472亩、松树梁255亩,五道梁南北走向地排列在孟良崮东北。李焕彩家就在附近的依汶镇冯家村,开门就见五道梁。李焕彩19岁的时候,村里安排他到五道梁(即后来的孟良崮国有林场黄石山林区)做护林员,明确了待遇“只记工分,没有其他报酬”。他热爱着脚下的这片山林,一听说要去护山,就扛起铁锨,带上煎饼和咸菜,迈出了与树结缘的第一步,从此肩负起了巡山护林的责任。
此后9年,他没拿过一分钱的报酬,没向组织伸过一次手,就连护林的工具也是自制的,饿了啃煎饼,渴了喝凉水、吃残雪。社会转型时期,集体与农户产权不清晰,不少人上山砍伐树木,很多地方出现了毁林事件。可五道梁一带却一棵树木也没少。李焕彩与同伴日夜守在山上,哪里有动静就冲到哪里,把树木当孩子护着。
每天,他都要爬过五道山梁,步行25公里,不管晴雨霜雪,还是寒冬酷暑。从1962年到2010年的48年里,李焕彩几乎每天都巡山,一年能走烂20多双鞋子。他每年要走9000多公里,48年就是4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0圈还多!五道梁本没有路,他硬生生自己走出了一条“巡山路”。
2010年,每天25公里的巡山路对于67岁的李焕彩来说实在是力不从心。可是护林员的工作辛苦不说,报酬还极低,根本没人愿意干,寻找合适的接班人成了李焕彩的心头事,百般思考、万般衡量后,李焕彩想到了自己的儿子李长果。当时,李长果每月工资2500元,护林员每年只有1500元的补助,而且工作吃苦受罪,还容易得罪人。这笔账李长果算了又算,可是当父亲跟自己商量时,他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犹豫,立马就答应了。李长果回忆起父亲与他谈心的那个夜晚,没有什么豪言壮志,没有什么美酒佳肴,只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他便像父亲那样,在五道梁扎下了根。
李长果跟父亲一样遇到了很多难题:因为阻止别人砍树,自家的大棚连续3年被人破坏,最后忍痛放弃了大棚蔬菜种植;也曾与两只狼对峙,幸好没有造成危险……2020年5月,李长果在检查林区输电线路时,爬上电线杆整理被刮断的电线,不小心从6米高的地方跌落,头部和腰部受伤严重。手术后,李长果又在家躺了一个多月。有人传言:爷俩干护林员都被摔伤了,这就是命啊,他们一家人不适合干这行。可他们却都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信命。”
对他们来说,巡山护林,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他们不怕。不仅如此,他们同样支持李楠扎根山林,继续走父辈的路子。在此之前,李楠在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下,也到沂南县孟良崮国有林场工作,工作范围就涵盖了五道梁林区。“爷爷、父亲巡山护林,我不能做得比他们差。”李楠说。
如今的孟良崮黄石山林区,60多万棵成材的树木茁壮成长。护林员的主要职责已经由“防盗”变为“防火”,但压力没有减轻。越是逢年过节,越是要夜以继日地巡山,因为燃放烟花爆竹与上坟烧纸,不知会从哪里点燃“星星之火”。护林员工作保障也今非昔比,防火路已替代了羊肠小道,让护林防火更便捷、更安全;通过引水上山,每隔100米配套一处消防栓,告别“远水不解近渴”的状况;监控摄像头无死角覆盖,用“天眼”代替防火员在危险区域巡查。所以,李家三代护林员的腰杆更硬了。他们说:“国家的财产,让咱们守护着,只能让它们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远离城市烟火,占地3577亩的孟良崮大山里,就是李焕彩祖孙三代扎根的地方。护林员的工作辛苦而艰难,可李焕彩依然让儿子李长果、孙子李楠都走上这条路,接力巡山、植树、护林。“不信命”的祖孙三代人,将青春献给林场,努力守护着珍贵的“绿色”。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伟业,只是打心眼里爱这片山,用自己不停歇的脚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乡亲们去爱林、护林。他们所在的孟良崮林场也通过全面落实森林防火措施,树立起“一片林、一家人、一条心”的大局理念,既保障了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也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通讯员 沈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