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国人都有个朋友叫老杜

很少有人在年轻时喜欢杜甫。


无他,杜甫太沉重了。教科书上他的画像便从来是一副困顿忧愁的模样,写的诗极具悲悯。 他还被叫做“诗圣”。“圣”这个字,在中国人的印象里太了不得——孔子是圣人,孟子是亚圣,都是道德至善的完人,被供在高处崇拜。


但杜甫,他以诗成圣,却不是这么一个远离尘世的人。我们叫他“诗圣”的时候,常常还想起他有另一个称呼,叫“老杜”。谷曙光教授指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古代文献中,屡屡将杜甫称作“老杜”,但从没人将李白称“老李”、王维称“老王”。


这个称呼,就像是老王、老李,像是你单位端着茶缸的前辈,平常打招呼的邻居,看门的老头,多年的朋友。这就是杜甫,那么亲切!


图片


图片


老杜确实是老。


他的诗里,“老”字特别多。“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都是我们小时候背熟的,何况还有更有名的“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说不尽的晚景凄凉。


有人统计过,杜甫现存诗1400余首,“老”字出现了近400次。 也就是说,老杜写的诗,有四分之一带着“老”字。


这倒也不怪。 很多诗人的名作是年轻时文思飞扬、汪洋恣肆时写的,甚至等不及更加成熟,便燃烧尽了才华与生命。 而杜甫存诗,多在中年之后。 四十多岁到成都之后的诗作占了七成,五十多岁到夔州,也就是今天的重庆奉节之后,留下的诗又占三分之一。 那个熟悉的杜甫与我们在纸上见面时,确实已是老杜。


人年轻的时候,喜欢的是“痛饮狂歌空度日”,跟这个老气苍苍的老杜聊不到一块去。


但老杜也并不生来就老。毕竟“痛饮狂歌空度日”这句,也是他写的。虽然是写给李白,但里面有自己的影子。


你一定也读过他那首《壮游》(节选)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

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这是老杜的少年时光。那时候的老杜还是小杜,七岁已见文思不凡,十几岁初成名,带着少年目空一切的骄傲,被时人目为班固与扬雄一般的人物。他好喝酒、性豪放,嫉恶如仇。


之后游历天下,年轻时人总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主角,一定是前程远大、青史留名。然而历史潮起潮落,人力所能为几稀,求饱食安居尚且艰难,大多数人注定是时代车轮下身不由己的尘埃。


老杜人到中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梦想,终于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转而“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他想要做一个符合道德典范的文人,做一个在其任尽其责的小官,但个人的努力,于国于民于己,都落得无用,连小儿子都因为穷困而饿死在家。


图片


再后来是安史之乱,老杜四处流离,拼尽全力也不过苟全性命于乱世。 他在成都托庇于故人,难得过了几年安心日子,给成都写过那么多脍炙人口的句子,有过“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的闲适片段,最终还是再度零落于江湖,无处栖居。


他虽然无力,却又有一双热眼,不能不去看被历史和大人物折腾得和自己一样惨的普通人。 那些被征发的农民,被带入军中的老妇,新婚离散的青年,倒闭朱门外的饿殍,一代代仿佛天经地义地作了尘埃,没有人给他们在历史和文学中记下一笔,直到老杜看不下去提起了笔,这才有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吏三别”。


图片


图片


离开成都之后,晚年的老杜沿着长江来到夔州。 这是公元767年。 这一年秋天九月初九,他登上了夔州江边的山峰。


年少的时候,他爬过泰山,写下的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现在,小杜变成了老杜,在身后是一生艰难困顿的来时路,眼前是茫茫无着处的江天。 在秋风迟暮中,他写下的是后来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明代胡应麟《诗薮》评价这首诗说:“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难怪被许多诗评家推崇为“古今七律第一”!


这几句诗,可以咀嚼一个人的一生。其实这不过是一个老头的叹息,只是因为有老杜,我们在某一天同样身处此情此境时,一声叹息也能化作五十六字,变得沉郁高远,穿越千年。


老杜就是这样,你的阅历越多,人生越长,越能读懂他诗句中的情感。


图片


图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最新一期,就带你去了解这样一位老杜。 在节目里,你会和撒贝宁、杨雨、谷曙光一起去成都探访老杜人生的地标草堂,沉浸式体验老杜经历过的历史风云。并随主持人和嘉宾一起“穿越”千年,与老杜坐下来喝酒、吃饭、吐槽,聊诗歌与人生。


《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以“沉浸式实景演绎+电影化拍摄+AI赋能文旅体验”为核心模式,以传唱千古的唐诗名篇为主线,生动讲述唐代大诗人跌宕而传奇的人生故事,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价值。先前已经讲过了“初唐四杰”、孟浩然王昌龄、王维、李白,现在终于到了杜甫。


老杜的人生,实在是算不上成功,甚至可以说凄凉。 年轻时,他看见人画鹰,便写“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后来他知道,自己就是凡鸟。 无名的老杜,成了赢得身后名的“诗圣”。杜甫为什么能够被称为“诗圣”? 他的“圣”,在于时刻惦记着别人,在于永远关心着百姓,在于用诗描述大众的喜怒哀乐,在于用深沉地爱描述乱世变迁,期待和平降临,在《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里有一句话很打动人,他们说杜甫“自己淋雨但还在为别人撑伞”,是的,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人,我们说这个人很善良;但在自己已经立于危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时刻,杜甫想着的还是“安得广厦千万间”,这确实是圣人的境界,“诗圣”杜甫确实名副其实!


图片


图片


漂泊孤独时,懂了“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中年与故人相逢,懂了“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年岁将晚,懂了“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


老杜为每一个失意的人准备好了一盏灯,一杯酒。他不着急你在年轻时懂他,但总会随着你渐渐有了阅历,解了人生五味,在某一个你忽然明白过来,又恍然若失的时刻,我们的朋友老杜会从历史和文学深处走来,跟你碰一碰杯,握一握手。



*本平台所使用的图片、音乐、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