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好考试所需的证件材料,心中再快速回顾一遍算法相关基础知识,深呼吸一口后,正就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大二女生刘佳乐,怀揣信心走进了位于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首届CCF算法能力大赛考场。而在同一时刻,在全国30个省份的73个赛点,上万名选手步入考场,灵活运用各种算法和编程技巧,进行长达8小时的“实力比拼”。
比赛现场(崔宁供图)
12月1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的首届CCF算法能力大赛(CACC)区域赛(以下简称“区域赛”)正式拉开帷幕。
此次大赛旨在考察和提升参赛者的编程、算法设计、建模及应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吸引了来自清华、北大等全国1240余所高校的在校学生以及部分计算机领域的从业人士报名参与。
本次大赛汇集国内外顶尖高校组成技术委员会,联动行业大厂组成组织委员会,构建人工智能时代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的创新生态。其中,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大赛报名参赛选手中,硕博以上学历者占比约18%,本科学历者约占70%,彰显了大赛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展现赛事“含金量”的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赛程上。
前来参赛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二学生丁智宇参加过ACM等比赛,在专业赛事方面颇有经验。“这次比赛有工程算法方面的考点,跟之前的比赛赛题有所不同,可以说更具实际操作和应用意义。当然这也对我的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我想来报名试一试,通过比赛找准未来学习和发展方向。”丁智宇说。
尽管充满挑战与竞争意味,但于参赛选手尤其高校青年学生而言,此次赛事更是一个开展专业交流与智慧碰撞的互动平台。
丁智宇表示,在区域赛开展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已通过组建线上聊天群的方式建立了联系。在聊天群里,他们时常就算法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展开讨论,“学习氛围感”十足。
据悉,区域赛在当天持续开展8个小时,参赛选手们将比赛结束前提交自己的作品和成果。后续大赛技术委员会将同样利用算法技术进行阅卷评分,确定进入总决赛的选手名单。
今年5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与海曙区启动算法人才培养的全面合作,通过汇集更多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为本土计算机产业发展再添强劲新动能。
“首届CCF算法能力大赛是合作启动后的首个‘重磅’活动,这一全国性赛事为本土培养产业发展所需的算法人才,加速青年人才走向产业。同时更以赛事为载体,为本土引聚落地优质项目,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CCF算法能力大赛办公室主任王晓东表示。
据悉,首届CCF算法能力大赛(CACC)总决赛将于明年4月在海曙区举行。届时,区域赛全国排名前500名选手将齐聚海曙区,同场竞技,角逐最终荣誉和奖项。
王晓东透露,全国总决赛的赛题将在区域赛基础上进行“升级加码”。不仅难度系数提高,也对选手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区域赛以“常规基础算法题+工程算法”的组合形式为主,在连续的8小时答题时间内,参赛选手在上午的3个小时内主要解答4题算法方面的常规试题,下午则将花费5个小时的时间用于解答1道结合当下热门科技话题而设置的工程算法题,依托自身专业知识给出符合好、快、稳定、安全等“要点”的答案。
而到了全国总决赛,除了比赛时间将进一步延长,赛题方面则将以注重技术与实操相结合的工程算法题为主要考核方向,全方位考核算法能力,更具挑战性。
“如会结合金融投资、网络安全、城市交通运营优化等真实场景设置考题,这也是算法相关专业学生踏入职场后会遇到的问题,通过比赛提前为他们提供发挥自身专业能力、理解真实业务场景、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王晓东说。
此外,全国总决赛还将特设答辩环节,届时,参赛选手将与院士专家、大厂大咖等群体进行面对面交流对话,在考核中获得宝贵的知识与经验。(崔宁 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