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调研本是密切联系群众、倾听民声民意、解决实际问题的路径,现实中,却被某些干部扭曲成摆拍作秀、粉饰太平的手段。
日前,湖南通报8起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包括“怀化市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印宇鹰在乡村振兴中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问题”,其中提到:印宇鹰任通道县委书记期间,不顾县财政紧张等实际情况,“垒大户”“堆盆景”,刻意打造4条检查调研“经典路线”。
“印宇鹰式”干部并不鲜见。现实中,个别领导干部对待调研,热衷“找演员”“教规矩”“做彩排”,调研过程中,张口闭口官话套话,所到之处“一片和谐”“一切都好”。长此以往,基层的真实场景被涂改、群众的切身之痛被忽视,真话沉底、信任消弭,政民互信的桥梁也会在一次次形式主义的“逢场作戏”中坍塌。
01
“彩排式”的调研,形同一面扭曲的镜子,映照出的不是真实的民生百态,而是某些干部自我陶醉的虚幻世界。
调研过程的“精心策划”。调研要看到“一切都好”,显然不能哪里都去,什么人都问,需要事先选定“样板区”,找好“伪装者”,打好“提前量”。有的地方为了配合领导“表演”,甚至强制安排村民到场,鼓掌叫好领“奖品”。
近段时间,部分农户反映农村医保负担较大,一些地方参保人数下降。个别地方为证明当地医保工作做得好,将记者领到“参保率100%”的村庄座谈。然而,所谓的“参保率100%”,其实是村干部“垫付”部分医保费用的结果。
调研结果的“一片和谐”。在精心安排的“剧本”中,仅能看到“高楼大厦”,“背街小巷”则无人问津,调研呈现的结果也总能取得“最大公约数”:只讲述付出、只报告成绩,问题被淡化、被掩盖,甚至被刻意忽略。总之“形势一片大好”。
调研反馈的空洞无物。调研“一切都好”,反馈自然就没干货。这样的调研,往往缺乏实质性的问题反馈、案例分析和具体建议,无法为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通报了一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富阳区旅游体育局委托一家中介机构开展“富阳区体育产业专项调查”,结果,每年10万元调研费,仅换来2页900字左右的报告,外加1张数据表格。
02
“彩排式”调研,并非真是“睁眼瞎”,也不是单纯地“被蒙在鼓里”,其实问题彼此“心知肚明”,套路上下“心照不宣”。
一直以来,我们都呼吁重视调查研究,但总有人拿“一切都好”糊弄。若把这些人“分门别类”,可具象为几种“脸谱”:
报喜不报忧的“喜鹊型”。一些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更愿意听取所谓的“亮点”和“成绩”。“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让许多地方在设定调研路线、选取调研对象、准备调研材料时,倾向于“报喜不报忧”。久而久之,各单位部门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即通过演戏、造假“配合”调研。一切都好,自然皆大欢喜,上面拿到了成绩、下面完成了业绩,何乐而不为?
闭目塞听的“鸵鸟型”。同样是欺上,有的是堆政绩,有的是掩盖问题。个别领导在调查研究中,自愿当头埋入沙堆的鸵鸟,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甚至有意掩盖,或是为了粉饰太平彰显治理有方,或是害怕问题过于复杂惹上麻烦,或是不愿得罪人,于是选择逃避和隐瞒。
还有领导对调研不感冒、不重视,觉得自己一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天天都有开不完的会,干脆就走过场,甚至动都懒得动,任务一下、材料一收,万事大吉。
滑头滑脑、敷衍塞责的“泥鳅型”。有的领导干部理解调研,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有的调研者抱着应付了事的心态,自然“看不到”问题,处处“一团和气”;有的动机不纯,借调研之机为自己人“站台”,或是将调研作为捞取政治资本、拓展人脉关系的途径;有的把调研看成是一种任务,弄成了一种形式,下面材料都已经写好了,就等着领导“调研打卡”、文章署名……
03
“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对于做好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扁鹊治蔡桓公之疾,曾提出医治需由表及里,分为三重境界。同理,根治“彩排式”调研,也可循此医理。
医“腠理”:调研方法要与时俱进、直插问题。多数情况下,调研方式越多样、越全面,越能接触到真情况真问题。调研方式上,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远程视频调研等,提高调研的效率和覆盖面;也可以通过个别访谈、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
要掌握“原生态”的民情,就要不按常规套路“出牌”,不走寻常路线。近年来,“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调研方式备受推崇。前段时间,多地“一把手”不打招呼、直插基层调研上了热搜,引发热议。可见,真正受基层、群众欢迎的调研,是能够深入基层、倾听呼声、反映民意的扎实工作。
医“肌肤”:要打破“唯成绩论”“唯材料论”,避免自说自话、闭门造车。评价与考核调研的成效,不能只看时间的长短、报告的厚度,还要关注调研的深度、广度以及实际应用的效度,要看到群众的急难愁盼有没有反映上来,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否切实可行。
对症下药,关键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估,增强考核的客观性与独立性;加强过程监管,确保调研的真实性与规范性。此外,还需建立反馈与激励机制,鼓励调研创新,将优秀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政策。
医“肠胃”:营造一个“让真话畅通无阻”的舆论环境。对于敢说真话、揭露问题的干部群众,应给予一定的容错空间,以及适当的保护和激励,以免干部群众因揭露问题和批评不良现象,受到不公正待遇。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类矛盾愈发凸显,新老问题交织叠加。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初衷绝不只是了解表面情况或应付形式,也不是看所谓的“一切都好”“太平景象”。
要知道,“彩排式”的调研搞多了,只会离实际愈远、离问题愈远、离群众愈远。只有对“彩排式”调研重拳出击,才能避免“调演”之风愈“演”愈烈!
原标题:对"彩排式"调研要重拳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