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王剑冰:以天下为己任

  执掌应天书院之后,范仲淹把兴教办学放在首位。

图片

  到商丘不看别的,先去找应天书院。打听了,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知道商丘古城。古城里很热闹,充满现代商业气息。一些穿汉服的女孩穿梭在熙攘的人群里。

  见了几个学生模样的再次发问。就有人说了,好像在前面城边的左侧,临着一片水。沿着湖水径直而去,看到了长成小树的月季花,一棵棵密密匝匝地铺排向前,淡淡的芳香一直引到一排宋代模样的建筑前。于是看到了“应天书院”四个大字。虽然走了很远的路,还是兴致勃勃攀上高高的石阶。

  应天书院颇有些来头。先是宋真宗升应天书院为府学,为“应天府书院”,后来应天府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陪都,书院又称为“南京书院”。再后来书院又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应天书院之所以被称为四大书院之首,可能也与此有关。当然,还与晏殊范仲淹有关。

  范仲淹先是做学生,那年二十三岁,正是个英气勃发的青年。可他的求学生活却十分艰难,没有什么生活来源,不仅吃食清淡,而且“昼夜苦读,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就此他系统熟读了《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而且融会贯通。真宗皇帝曾巡幸这里,同窗学友都争先去观瞻圣容,范仲淹却仍闭门读书。“日后再见,也不晚!”果然,第二年,范仲淹得中进士,殿试时不仅见到了真宗皇帝,还参加了皇帝举办的御宴。

  仁宗时期,枢密副使晏殊因得罪刘太后而出任应天府知府兼南京留守。晏殊的到来,首先对应天府书院是件大好事,他筹措资金,增辟学舍,并且物色书院的掌门人。

  此时,范仲淹回南京为母丁忧三年。范仲淹与母亲情深意笃,母亲去世,范仲淹停职守制。“丁忧”就是遭逢居丧。虽然此间不能出来做官,助学还是可以的。晏殊就极力邀请范仲淹执掌书院教育。一来是晏殊邀请,二来是自己的母校,范仲淹欣然应承。他先是将应天书院的校训“天下同文”改为“以天下为己任”。这句话看来在胸多年,直通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那是十七年后,范仲淹在另一座书院借写《岳阳楼记》提出来。我们想到,正是有了应天书院的深造和历练,才有了花洲书院的成熟与升华。纵观十七年间范仲淹的人生轨迹,不难看出,他始终是带着扬善伐恶,心存正义,“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先忧后乐”的精神境界。

  一个正能量的作家,始终把他的思想意志表现为国家第一、人民至上。他是一个政治家,也是一个军事家。做过官,指挥过军队。他的身上,充满了人格的魅力。在应天书院,范仲淹是一位出了名的严师,严师出高徒。加上他的盛名,很多人都慕名而来。正是如此,范仲淹收获了不少的真情与回报。就在他执掌应天书院教务的第二年,他的学生王尧臣中状元、赵槩摘探花,这两人后来都是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的支持者。王尧臣后来官拜宰相,赵槩也拜为参知政事。

  一个叫孙复的年轻人,久慕范仲淹的大名,一边游学,一边乞讨,来拜访范仲淹。范仲淹赏识他的才华,留他在书院当差,并让他跟着学习。十年之后,孙复成了朝野上下传颂的“德高天下”的大儒。

  执掌应天书院之后,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辗转于各地宦途,范仲淹都把兴教办学放在首位。出自他门下的贤士数不胜数。其中有富弼、张方平文彦博、狄青、王安石、贾黯、彭如砺、孙复、张载等朝廷大员或大儒。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也是北宋名臣,人称“布衣宰相”。

  名人也多与范仲淹交厚,欧阳修因替他申辩被贬夷陵。入朝复职后,还是趁机上疏反对罢免范仲淹,于是再次被外放。

  说明欧阳修对范仲淹欣赏有加,他们的气息是相通的。官至龙图阁直学士的李纮,也与范仲淹友情甚笃,范仲淹的妻子就是李纮的堂妹。范仲淹当时已是“大龄青年”,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李家却是应天府的豪门大户。李纮主动牵线,把李氏许配给范仲淹。范仲淹被贬官时,李纮不惧人言,前往送行。

  执教应天书院期间,除了在教育、思想学术上的卓越贡献,范仲淹还写出了《南京书院题名记》和《上执政书》两篇代表性的政论散文。他在前一篇中言:“天下庠序,视此而兴。”在《上执政书》中,力倡政治变革,那是他推行庆历新政的前奏。天圣六年(1028年)冬,范仲淹丁忧服满,离开了书院。短短两三年,他把应天府书院推向了巅峰状态,使其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

  现在的书院,到处是草木,想当年或比之更盛。讲堂的台阶很高,却始终有人上来,来了就在座位上坐坐,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

  没有人高声说话,气氛严肃而庄重。他们的目光,似能看到遥远的群山。从书院出来,便是南湖,芦花飘摇,水波荡漾。一群水鸟从中飞出,一直跃上无尽的天际。(王剑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