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经济随笔:“科创+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 题:新华社经济随笔:“科创+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张晓洁

  前不久,记者到宁波出差,在余姚的阳明工业技术研究院,了解到这样一场科技与产业的“双向奔赴”:

  在这里,依托半导体溅射靶材的龙头企业,聚集了超高纯金属材料、核心装备、关键零部件等一整条创新链。市场提需求,研发团队“按图索骥”攻克技术难关、推动产业化生产,研究院则提供从投融资到知识产权管理、检验检测等服务。

  左手接课题,右手拿订单。短短几年,这里孵化17家规模以上企业,成长为特色产业集群,从上游材料到下游装备的相继突破,也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半导体材料产业链的风险。

  把创新链实打实做成产业链。在各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下,这样的探索并不少见。

  有的由龙头企业联合高校共同成立“前沿技术研究院”,有的依托科研机构、产业园区组建创新联合体,有的扎进细分领域进行“链式创新”……虽然叫法不一,聚焦的行业、运行的方式不同,但目的都指向一个:让科创与产业更有效地结合。

  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科技创新中蕴含巨大的价值,只有落到产业上,才能实现创造力的变现,转化为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在“新”字上创造增量、撬动存量,做好科创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科创+产业”,意味着创新要“加”上产业思维、产业导向。往近了说,要瞄准当前的切实需要进行“靶向”创新,突破“卡脖子”、提升竞争力;往远了看,也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让创新更加契合产业变革的大方向。

  以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为例,正是把准汽车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的趋势,看准国内能源结构优化和市场需求变化,作出适合我国的技术路线选择,并在这一过程中持续补短板、锻长板,构筑起技术优势,让创新之花结出产业硕果。

  当前,全球产业变革节奏加快,我们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迫切性越来越高。这要求创新既要“沉下去”,让产业需求“走进”高校、科研院所,实现一个个点上的突破;也要“走上来”,让研究的目光瞄准科技发展趋势,引导产业前瞻布局把准方向。

  “科创+产业”,同时要求产业的触角向更前沿、更基础领域延伸。

  一家半导体零部件企业的负责人曾向记者感叹,在关键零部件的攻克中,很多问题表面上看是机械加工精度不够,但最终都指向材料的纯度和性能。“从底层做起,才能实现基础研究与产业研发、产品创新的联动。”

  量子通信的发展需要在量子信息、先进材料等领域的长期积淀,人形机器人的“进化”离不开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技术的创新……今天,未来产业、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从源头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时不我待。

  “科创+产业”,关键还要打通产业链与创新链衔接的堵点、卡点,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及时将创新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中国经济正在向“新”而行。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举措相继推出。自上而下的政策和自下而上的探索相结合,不断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科创+产业”,是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的加法,是产业需求、市场需求与科技供给的加法,是每个创新主体的加法,更是创新理念和产业发展趋势的加法。

  把握好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让创新更好赋能产业,让产业更好激发创新,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新新”向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