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译本中的谢廖沙与丽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中国有很多译本,有的是原本照译,有的是重新编写。
那些打着重新编写招牌的面向少儿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物,因为参与者不知是没有读懂,还是存心制造混乱,总之,这些国内编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故事,其信口开河,胡编乱造,令人目瞪口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有一个著名的女性角色形象,那就是丽达。
粗略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读者,都知道保尔与丽达之间那些意难平的爱情碰撞。
保尔与丽达
之前,丽达还与保尔的童年小伙伴谢廖沙有过一段恋情。
但这一段恋情并没有开花结果,后来,谢廖沙被流弹击中,命殒沙场,丽达的这一段爱情也就无疾而终。
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里的原文的说法:“她先后把她的爱情献给两个布尔什维克,可是,白卫军的子弹却把那两个人从她手中夺走了:一个是英勇的、身材魁梧的旅长,另一个是生着一对明亮的蓝眼睛的青年。”
谢廖沙参军
从小说的文本来看,无论如何都没有看到谢廖沙与丽达有过结婚的记载。
而且,谢廖沙与丽达见面时,丽达年仅十八岁,谢廖沙与保尔的年龄差不多,也在十七八岁之间,在这个年龄段,两个人有一点亲密的接触尚还可能,小说里也写到了他们正常的情感表达,但你说谢廖沙与丽达结婚了,无论如何都不可能。
但在中国出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少儿读本里,就自作多情地把“谢廖沙与丽达”安排成结婚了。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的少儿读本里是如何耸人听闻地添加了这一段小说中没有的情节交代的:
“丽达很快就和谢廖沙结婚,做了幸福的新娘。可是残酷的现实只给了他俩三四次相聚的机会。”
出现这个言之凿凿奇葩文字的版本,就是号称“海豚传媒”编绘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个版本,我们能找到的,最早是2017年由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2017年版
2022年,这个版本原地不动地搬到了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重新出版,内容几乎没有变化。
2022年版
再看这套书的插图,更令人大跌眼镜。
书中的第一幅插图,就是瓦西里神甫的形象,看上去,还是像模像样的,但是,画中的这个留着胡子的男人,是谁呢?
只要我们稍微有一点美术知识,就会知道这幅像中的人物其实是俄罗斯画家希什金。我们看一下随便能够搜索到的画家介绍:
杰出的俄国风景画家,是十九世纪后半叶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奠基人之一,巡回展览协会的会员与创始人,彼得堡美术院院士与教授,他与列维坦、艾瓦佐夫斯基和库因哲等人一起成为这个时代俄罗斯最著名的风景画家。 1832年生于叶拉布加一个小商家庭,在维亚特省度过童年。该省的自然景色和雄伟的森林在他的创作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这个俄国画家,怎么摇身一变就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恶贯满盈的瓦西里神甫呢?
再看小说里出现的一幅“你参加红军了吗?”的宣传画,在这个版本里的红军战士,被画成了样板戏中的人物。
苏联宣传画
我们到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里找一下剧照,发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这幅宣传画,是根据杨子荣的形象改画的,甚至连杨子荣身上背的粮食袋,也一毫不差地移到了苏俄红军的身上,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在表现红军战斗场面的段落中,插图里面配了一架军车,但士兵所戴的头盔,却是英国头盔。
这幅图来自于田宫(TAMIYA)模型的样品图案,从图案中的文字来看,这是“布伦运兵车”。
而资料载明,“布伦运兵车”最早于1936年配备英军,无论如何,表现1919年左右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战斗情节,都无法穿越到1936年,拿回英军的运兵车吧。
可以看出,这本由“海豚传媒”编绘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里面的插图制作上,也是东拼西凑、张冠李戴而成的。
我们再来看一看,在97页,有一段描写保尔的同学米什卡的文字,边上的插图我们是不是很熟悉?
这个形象完全是从中国画家绘的由高尔基小说改编的连环画《我的大学》的封面画,只不过用着插图的时候,把原画的图像左右翻了一个个。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本2017年初版、2022年再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儿童版本,不仅内容上偏离了小说里的原有人物设定,而且在插图上更是关公战秦琼,大致采用了网络搜索方法,把搜索到的现成的美术作品,连加工一下的洗稿处理都懒得应用一下,导致这样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错误林立,荒唐百出,这样的读物,会给少年儿童带来什么样的错觉与误导,可想而知,不言而喻。
书中插图
模仿的连环画封面
对这种不仅是胡编乱造,更可以称得上是无中生有的少儿童书,可以说已经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程度,该对它们说“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