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今天的《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我们前往长江支流岷江之畔,走进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故居——眉山三苏祠,跟着这里的一位讲解员,共赏一蓑烟雨,任凭大江东去。
走进三苏祠讲解员办公室,郑小利正在为上午临时加场的接待做着准备。
三苏祠博物馆讲解员 郑小利:化妆,妆造还有衣服这些,准备好了之后,我们会检查一下我们每天的这个讲解的这个设备,这个电量是否是充足的。
一切准备就绪后,郑小利提前来到大门口等待今天要接待的团队。在她看来,这样的临时加场已经是常事,节假日旺季时,一天需要讲6、7场。但不论讲多少场,郑小利总是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面对每一位游客。
三苏祠博物馆讲解员 郑小利:900多年的荔枝,您看,根系特别发达,盘根错节所代表的是东坡的乡愁,我们从苏东坡很多诗文中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思乡之情,荔枝根便是东坡乡愁代表,也是苏家留到现在真正的遗迹。
游客 王献平:讲荔枝树的时候,我感觉我的眼圈红了,有一种要流泪的冲动,我觉得这位讲解员,她不是用专业知识在讲,而是用情感在讲,真正的是一个眉山人对于三苏,尤其是对于苏轼的一种热爱和了解。
3条讲解线路,70多个点位,郑小利就这样讲了18年,从最初内向青涩只能拿着讲稿照本宣科,到独当一面做到因人施讲,她在知识积累上下了不少功夫。
三苏祠博物馆讲解员 郑小利:背后要下很多功夫去了解很多东西,比如说你讲三苏,你不可能说单单讲三苏三个人,他的就是历史背景,他生活的背景,他相关的人物等等都要去了解的。
泡进图书馆里查资料,在讲解路线上来回演练,郑小利把三苏祠每一个展陈,大到楹联匾额,小到石刻挂件,背后的出处、故事都记录下来,烂熟于心。扩充知识储备的同时,郑小利渐渐感受到讲解也需要“共情”力量。
三苏祠博物馆讲解员 郑小利:首先你得感动了自己才能去感动别人,所以我在工作之余,会挑选出很多三苏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然后慢慢地去品读,内化于心,再融入到这个讲解过程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苏州考察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表现出的韧性、耐心、定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而这种精益求精,“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工匠精神”也时刻影响着郑小利。
三苏祠博物馆讲解员 郑小利:我把每一次的讲解,每一场的讲解都是当做第一次来讲,可能我觉得也是因为真的喜欢吧,真的热爱吧。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正是一代又一代人发扬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一件一件来,久久为功,才让三苏文化有了如今的丰硕成果。走进三苏祠去年6月开馆的以“家风家教”为主题的展览馆,这里运用数字动画、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让古老、无声的三苏文化遗产得以生动重现,“苏粉”爱好者可以随时畅游苏海,三苏祠博物馆也实现“永不关门”。从古祠到新馆,从“线下”到“云端”,一代代接续的工匠精神,让文脉得以绵延不息,三苏文化保护千载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