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跑步进场巴西
提起出海,很多企业的第一选择是东南亚、欧美。但最近,巴西的存在感却越来越强。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今年是中巴建交50周年,不管在外交关系上,还是在贸易合作上,中巴关系都进入了新的里程碑。
尤其在贸易合作上,中国已经连续15年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巴西主要外资来源国之一,而巴西也是首个对华出口额突破千亿美元的拉美国家。
除了政策释放的信号,作为拉美第一大经济体和互联网国家,巴西确实有很多吸引中国企业放手一搏的机遇,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掘金热土。
但贸然出海显然不可取,巴西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去那里做生意,有哪些必须知道的事?今天就借这篇文章跟大家聊一聊。
从“奇迹”到“破产”
越混越倒退的巴西经济
巴西,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一度与中俄印以及南非一并被誉为“金砖五国”,尤其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但进入21世纪后,巴西经济却一直萎靡不振,甚至在2021年宣布破产。
如果以“经济奇迹”为分水岭,你会看到前后两个完全不同的巴西。
在经济发展未达“巅峰”前,巴西经济和它的历史一样错杂曲折。
先是被葡萄牙殖民。在这个过程中,巴西作为被殖民国,疯狂被掠夺,没有任何“建设”可言。到了19世纪初,葡萄牙实力开始衰落,葡萄牙王国也在1808年被拿破仑占领,危急情况下,葡萄牙王室成员逃亡到殖民地巴西,工厂、大学、博物馆等基本国家建设开始走入正轨。
再到后来,拿破仑战败,葡萄牙复国,被国王留下来照料殖民地的佩德罗一世,却在1822年公然称帝,巴西从此有了法理上的独立地位。被佩德罗一世独裁统治的这段时间里,巴西蹭上了工业革命的风潮,凭借大规模出口橡胶等工业原材料,完成了第一轮经济积累。
直到1889年,爆发军事政变的巴西,正式进入总统制。这一时期,咖啡种植成为了巴西的支柱产业,巴西的咖啡生产量以绝对优势领跑全世界,一度达到了世界咖啡生产总量的四分之三。但这种单一经济模式,很快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中被摧毁。
“经济奇迹”的火苗出现在1964年。巴西在军事政变中变成一个“军政府主导”的国家,当时的军政府提出了“进口替代战略”,想要通过引进外资的方式拉动国家现代化。随着外部资本大批涌入,巴西在这短短的十年内经济大幅发展。到了1979年,巴西国内的生产总值来到了2000多亿美元,领跑整个南美。
巅峰之后低谷也接踵而至。在“经济奇迹”后,巴西经济却直线堕落。
为了维持本国GDP的飞速增长,当时的巴西政府不惜大量借债,最终导致债务危机。面对严重的通货膨胀,军政府不得不选择“还政于民”,在民选政府上台后,巴西经济结构改革也来到了“至暗时刻”。
一方面,巴西盲目去工业化,大力发展服务业。不仅一下子失去了制造大部分商品的能力,因为大量人口从制造业被迫转移至服务业,失业情况严重,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另一方面,巴西还是没能吸取之前咖啡种植业的教训,仰仗着自身优渥的资源条件,在经济结构上过于依赖资源与初级产品出口,一旦出口市场价格暴跌,就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2020年的新冠疫情,更是让巴西本不富裕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2021年,时任巴西总统的博索纳罗,万般无奈地在公开场合宣布了巴西的破产。
所以直到今天,我们对于巴西经济的判断,可能有很多关键词,比如经济结构单一、劳动力不足、生产效率低、贫富差距......但这些问题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背后都是过往历史深埋已久的雷点。
甚至说,在中国企业出海巴西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中,不管是复杂的海关政策和税收政策,还是本土化特色鲜明的市场需求,都是巴西经济目前必须的防御手段。只有走进巴西、理解巴西,才能找到进入巴西市场的金钥匙。
中巴关系,那么远这么近
正如开头提到的,中巴两国虽然距离遥远,但是交往的历史是久远的。巴西是中国第一个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国,也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拉美国家。
甚至从历史轨迹上来看,中国和巴西也有不少相似之处。分别是东西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都经历过被侵略之痛。两个国家也都经历过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巴西在二战后实现了工业化进程的高速增长,被誉为“巴西奇迹”。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连续30年保持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中国奇迹”。除此之外,中国和巴西都是金砖国家成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也让中巴两国在资源与市场上,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其中最直观的一面,巴西是全球主要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出口国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大豆、铁矿石、石油和肉类等。而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和最大消费市场,对这些原材料的需求庞大。
其中也有不少实例,进一步佐证了中巴合作不断深入,属于互惠互利的双赢存在。
在农业合作方面,根据中国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3年,巴西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主要农产品进口来源国地位,向中国出口农产品价值586.18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整体进口的24.85 %。
在汽车出口方面,2023年全年,巴西从中国进口乘用车数量增长至约4.2万辆,总额为10.86亿美元,合作成绩显眼。
值得一提的是,贯穿巴西南北的“电力高速路"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独立投资、建设和运维的首个特高压输电项目,不仅为工业重镇提供充足电能,还解决了2200多万巴西人电力短缺问题。
还有一个很亮眼的数据:中国在巴西建有12所孔子学院,数量居拉美国家之首,这意味着在文化交流上的优势,也给中巴两国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空间。
在中国企业的出海热潮中,东南亚或者中东地区往往是首选地,地理位置相隔太远、语言沟通又障碍重重的巴西,常常被忽视。但随着中国和巴西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以前提到文化差异大、基础设施落后等障碍因素,也成了可以解决、甚至是催生商机的支点,这无疑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布局带来了新的机会。
出海巴西,下一步机遇在哪?
中国和巴西在国际贸易上的互补,也给后续更深入的合作拓宽了空间。就目前来看,不管是在跨境电商、基础建设、文化旅游这些常常被提及的领域,还是在农业科技、新能源产业、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领域,对于双方企业来都有着巨大的潜力。
尤为显眼的就是跨境电商领域。巴西巨大的贫富差距,既造就了超1.5亿的较低收入群体,对于高性价比的产品有着大量需求,也让坐拥大量财富的少部分富人,更乐于追求更贵更好的产品,整体的市场需求可观。
据巴西电商协会的报告指出,2023年巴西零售电商市场的规模达到1850亿雷亚尔,相较2018年的700亿雷亚尔增长翻倍,同时还预计,到2024年巴西电子商务市场的销售额将达到2043亿雷亚尔,同比增长约10%。无疑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快手就在本月初官宣,表示将在巴西推出电子商务平台Kwai Shop,进一步拓展其业务版图。
除此之外,巴西对于国内工业发展的重视,也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机遇。
巴西去年启动了新版的“加速增长计划”,通过在基建、基础卫生、“再工业化”、生态转型、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投入大量资金,促进整体经济的良性增长。在这个过程中,巴西政府为了吸引外资,提供了许多税收优惠政策,有资金优势的中国企业不仅可以进场投资,还可以凭借技术优势与巴西发展电力、能源项目,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在文化交流和出境旅游上,中国和巴西之间也有不少可拓展的合作空间。
中巴之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不断扩大。2023年在中国高校就读的巴西学生人数超过2万,在巴西就读的中国学生人数超过1.5万。双方还同意积极商签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举办中巴大学校长论坛等,文化交流的密度进一步提升。而在跨境旅游上,近两年“南美游”越来越火,独特的地理优势、独有的雨林和足球文化,使得巴西作为出境游目的地优势明显。
巴西人对数字化的探索并不排斥,这也意味着中巴两国在数字经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都可以打造更多合作增长点。特别是在巴西人口老龄化严重的趋势下,巴西政府也在努力推进国家人工智能计划,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来弥补未来人力不足的缺陷,而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方面优势明显,合作空间也可以预见。
写在最后
巴西成为拉美市场正在崛起的热门地,这一点有目共睹,但热闹之下,巴西的蓝海并不是那么容易进场的。
中国企业除了要考虑市场潜力,了解当地的法律文化和政策,学习当地企业搭建团队的经验、以及如何在本土企业的帮助和牵线下,提前规避经营风险,都是重重考验。
换言之,尽管确定性的风口了然于心,但对于企业来说,每一次出海版图的扩张,都是一场奔赴万里的豪赌,巴西将是下一个出海福地,还是墓地,等待时间揭晓。
内容作者:书童、Jasm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