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过去,闵行基层法治观察工作如何提档升级?媒体大V齐回望

11月27日,2024年度上海司法行政“媒体大V基层行”——基层法治观察工作三年回望(闵行站)举行。本次媒体大V基层行活动邀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法治日报、中新社、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青年报、劳动报、上海广播电台、法治天地频道、上海法治报、上海政法综治网等媒体的记者组成采访团,走访闵行各基层法治观察点,一探闵行在三年间交出了怎样的法治观察工作答卷。

图片
图片
图片

采访团第一站来到零号湾基层法治观察点,这里是科创项目项目落地的一片热土,一场面向园区内企业的普法公益讲座正在进行,闵行区科创法律服务顾问团副团长唐峰律师围绕修改后的《公司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便是“大零号湾”对法治观察员张志刚递交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创新企业法律服务供给机制的法治观察建议》所作出的回应。


图片


“我们在此前的实践中发现,部分初创企业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由此导致运营过程中面临大量法律风险。在和其他两位观察员讨论后,我便在法治观察建议中提出建立约请机制,即由政府审核建立法律服务机构名录并购买相关服务,向初创企业发放咨询券,承担企业选择法律机构的试错成本,后续则由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自主选择购买法律服务。”张志刚向采访团介绍。

基层法治观察,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采访团的第二站来到了毗邻黄浦江的河东小区,这里地势较低、建筑房龄较长,先前不少居民受到内涝困扰,道路改建、停车难等老小区常见的难题也应运而生。河东居委会书记邵宁,一直在思考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解决小区治理难题。


图片


在成为东滩基层法治观察点的法治观察员后,邵宁结合工作中了解到的实际困难,提交了《关于优化河东小区道路的法治观察建议》和《关于江川路街道河东小区“东滩规治”——助力滨江老小区改造的法治观察建议》,推动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3条市政道路贯穿社区带来的管理难题。“作为法治观察员,必须走到群众中去,紧紧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让法治观察上接天线、下谙民意,为基层治理赋能。”邵宁说。

图片

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闵行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向采访团介绍了闵行区基层法治观察工作的总体情况。


自2021年4月起,闵行作为全市唯一试点区,开展基层法治观察工作。三年来,闵行聚焦“三大维度”推进法治观察工作提档升级从2021年第一批8个法治观察点、20名法治观察员,2022年扩展到第二批20个、第三批30个点位,到如今全区范围内52个法治观察点、156名法治观察员(截至2024年10月底);从最初制定《法治观察工作办法》的建章立制到逐步深度构建“点”“员”结合的法治观察网络再到《关于建立法治观察建议报告运用反馈机制的意见》成果运用的出台。闵行的基层法治观察工作,从“扩点增员”“视线探底”到“治理拓面”,既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理念的生动体现,又是加强基层法治建设的实践创新与有益做法,更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与发现和解决法治建设领域问题的重要手段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闵行的法治温度愈发可见、可感、可触。

什么是基层法治观察?


上海市委依法治市办于2021年4月在本市闵行区试点开展基层法治观察工作,2022年9月,在总结闵行区基层法治观察工作经验成效基础上,出台《关于全面推行基层法治观察点和基层法治观察员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将基层法治观察工作在全市推广。


截至今年10月,上海市共有基层法治观察点598个,基层法治观察员2139名。两年来,全市基层法治观察员共研提法治观察建议近3000件,研究采纳1000余件,切实解决了一批基层依法治理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形成了一批具备复制推广价值的基层经验做法。

文字摄影编辑|冯小瑜

校  核|张行之

责  编|袁   琳

审  核|张发胜 徐连宗


声明丨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市司法局”公众号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