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贺铨 | 智能体好比应用商店,大模型落地需下沉到智能终端

作者 |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
转自 | 元界

11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邬贺铨在参加“中关村博士后学术交流论坛”时如此表示。

图片


智能体有望成为通用问题解决方案


邬贺铨认为,AI智能体具有记忆、规划、工具、行动能力,有了AI智能体,可以代替人完成一些任务,同时能够让端侧设备、行业、空间计算、智能驾驶、信贷管理、“具身智能”等领域,都拥有通用AI能力。

不过,他强调,有了具身智能不等于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到来。

他表示,智能体与大模型相比,不会只依赖于精心编辑的预训练数据,解决了大模型难以支撑企业内场景应用的问题,有望成为强大的通用问题解决方案。

如果大模型是操作系统,智能体相当于APP Store

邬贺铨认为,现在基础AI大模型开源以后挺好用,但要用在行业层面,大模型还是有一定局限性,所以需要把基础大模型变化很多具体的行业应用场景模型,方案包括MaaS上云+数据微调,训练出自身的场景模型,或者是在端侧接入AI智能体。

“如果说大模型是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那么智能体相当于APP Store,产生很多应用,可以代替人的工作。无论是智能驾驶、工业AI,还是空间计算、信贷安全服务,AI智能体都可以发挥关键作用。”邬贺铨表示。

大模型落地,需下沉到智能终端

邬贺铨表示,“上云仅是大模型落地的重要环节,但并不是唯一的环节。上云不能完全解决大模型落地,还需要下沉到智能终端。”

他说,现在全世界统计换手机达到3年半时间以上,“如果终端能够自我生成文生图、文生视频,会带动手机的更新迭代,会带动新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终端可以有很多应用,可以离线运行、低成本、低时延、高隐私、个性化。”

AI用到金融领域的挑战,要比用在工业场景难

邬贺铨指出,金融机构需要重视AI技术应用。相对于智能客服、AI智能体助手,风控、信贷决策、投资决策很重要,AI需要用到金融领域解决复杂的金融问题,这种挑战甚至比用在工业场景还要难。而度小满能够把风险指标提出到40多万维度,从而降低了25%的信贷风险。从这些能力来讲,AI的金融应用走在了前面。

邬贺铨强调,当前AI的幻觉、可解释性依然存在,同时,怎么扩展获客和小微企业数据,所有的信贷方面临一个怎么获得客户诚信记录等问题,将为未来金融AI技术带来的落地挑战。因此,邬贺铨建议,信贷企业之间可以合作共建一个可信的数据空间。

“比如,度小满有数据,谁都想用对方客户的数据,都担心自己的数据交给对方,泄密保护用户的隐私,建立一个数据砂箱,放到里面来,谁都可以融合计算,得到结果,但是不能把原始数据拿出去,可以互相交换诚信记录,更好的获得真实理解。”邬贺铨称。

不过,他认为,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还处于开始阶段,还有待深入开发,在AI 获客、对小微企业经营数据的获取、贷款人在其它贷款平台上行为的了解、可质押物的监管状态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AI及智能体可以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

资料来源:钛媒体、和讯网、新浪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