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因为那里很荒凉啊”丨诗人秋扇的纪念

纪念叶嘉莹先生

口述:秋扇(魏新河)

昨天(11月24日)下午,我们很崇敬的叶嘉莹先生去世了。她诞于六月初一,殁于十月廿四,享年100岁零5个月。她的确是一位值得我们大家景仰,并且怀念的大先生。我前天从西安到南京,和朋友在飞机上还谈起叶先生,说了很多的往事。昨天下午接到消息以后,心情很不好,我想起来21年前的几件事情,和大家分享一下,算作是我们对叶先生的怀念。

2003年,叶先生带着几个学生应西安交大的邀请去讲学。讲学完了想在西安访古。她就点名让我给她做导游。我很有幸,在周秦汉唐的故地工作了将近30年的时间。加上我个人有好古的习气,比较熟悉这一带。

她那一年是79岁,按照中国传统的计年龄的方法,就是80高龄了。我们走了很多地方,像渼陂湖、茂陵、乾陵、曲江,还去了终南山。在终南山一个朋友的别业里边盘桓过半天的时间。她兴致很高,身体很好,在这两三天的时间,一直处于很亢奋的状态。

不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一起来回忆背诵和这里相关的诗词。叶先生博闻强记,大半生扎实研究。但中间还出了一个小故事——

图片

叶先生与秋扇访碑

在最后的一天的傍晚,我们来到了大明宫的遗址,自然而然就想起了唐代诗人唱和大明宫的那四首七律。

编者注:‌包括贾至的《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王维的《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杜甫的《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以及岑参的《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贾至是首唱,然后王维、岑参、杜甫和他,和他的意,但没有用他的韵。这四首诗,好记就好记在每个人用了一个韵部。

我们就很兴致勃勃地一起背四首诗。

中间出了一个小插曲,背到第四首,杜甫这一首的时候,我们把后边七句都背过了,就是第一句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我们就站在大明宫遗址,就是含元殿的遗址上,就想这一句,想了很久想不起来。

我们(这些诗词爱好者)都是有强迫症,越想不起来就越想,越想不出来越想。那是2003年,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网络,我们站在大唐的宫城遗址上,想查个资料都查不到。

然后,叶先生就和我们在那儿站着,就不断地想啊想,拍着脑袋想,怎么也想不起来。我们都很难受、很别扭。

最后,叶先生就拿出手机来,给她远在天津的学生打电话:“你帮我查一下,老杜和贾至的《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那首诗的第一句。”

学生告诉她之后,叶先生就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哎呀,新河,这句诗我们这一辈子也忘不了了。”

一首七律,第一句,那我现在当然就忘不了了。

午夜漏声催晓箭,

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

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

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

池上于今有凤毛。

这是一个小插曲,就可以看出,叶先生她很“强迫症”,这想不起来,一定要想。

紧接着,到了黄昏。我是精心安排的时间点,登上了乐游原。乐游原上有青龙寺,就是李白、王维,包括日本的和尚晁衡(阿倍仲麻吕)唱和的地方。

图片

乐游原上的青龙寺遗址公园

大家知道乐游原是很有名的,老杜在上面写过一首七古。最后两句就是——

此身饮罢无归处,

独立苍茫自咏诗。

我们开着车登乐游原。这“原”是西北特有的地貌。狭长的、平顶的土山叫作“原”。

著名的有灞陵原、神禾原、白鹿原等。

在登原爬坡的过程中,我说:“先生,您看我们现在也在‘驱车登古原’。”

她就很高兴:“对啊,我们是在驱车,不过我们驱的是汽车哎。”

登上原后,我们面向北,像小杜一样,望到昭陵——“乐游原上望昭陵”。

正是李商隐这首诗的情景再现啊!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夕阳非常漂亮,鲜红鲜红的,真的是“残阳如血”,我印象特别深刻。一天将尽,这么好的景色,可是它到了黄昏了,一会儿就要落下去,就要没了。李商隐当时是什么寄托、什么寓意?不知道。但是它含有一定的哲理性。好的景色,可惜没在好的时候,一会儿就要消失了。

我们在那就盘桓不走,叶先生非常喜欢那里,她欣赏了一会儿,沉思了一会儿,远眺了一会儿。

我就过去问她,我说:“先生,您看这几天我们走访了关中列胜,几乎每一步,都能踏上无数的历史遗迹和唐诗故地。我说您最喜欢哪个地方,是大明宫、兴庆宫、沉香亭,还是茂陵、昭陵、终南山?”

她脱口而出:“渼陂湖。”

图片

叶先生与秋扇在渼陂湖

我当时一愣,这么多好的景色,为什么单单喜欢渼陂湖?我当时心里就在想,叶先生在60年代就出了一本著名的《<秋兴八首>集注》,她对杜甫的《秋兴八首》特别喜欢,尤其偏爱第八首,就是老杜写渼陂湖的。

其实渼陂湖是现代人叫法,唐人就叫渼陂。老杜《渼陂行》这首诗——

岑参兄弟皆好奇,

携我远来游渼陂。

大家平时称呼城西陂,因为它在长安城西边20公里的鄠县。岑参、苏东坡他们都到那里去,写过很多的好诗。然后我就觉得,叶先生可能是因为对《秋兴八首》的偏爱。

结果我问她为什么,她脱口而出:“因为那里很荒凉啊。”

这话让我非常激动,我说:“先生,您真是解人。”

叶先生是理解文艺美的人,因为这种荒寒萧闲衰飒之美,在美学里边是属于比较高级的境界。白居易有一首七言绝句,叫做《衰荷》。后面两句是:

无人解爱萧条境,

更绕衰丛一匝看。

没有人理解并且爱这种萧条的境界,所以我一个人又绕着衰败了的荷花,走了一圈,看了一遍又一遍。我太喜欢这种萧瑟的境界,所以叶先生她一说,我马上就想起一个典故了。

明朝万历年间,张卿子到新都去看他的朋友黄玄龙。两个人一块儿去看梨花。黄玄龙就问他:“春老矣,奚不早来?”——你为什么不早点来,花都落了。

张卿子也说了一句和叶先生这句话非常像的话:“余意正在凄凉。”——我的心意就是冲着这份凄凉来的。

这件事情给我印象非常深。现在一转眼21年过去了。

叶先生对于唐诗,最爱的是杜诗,因此她平时讲诗说诗,说杜甫也是说得最多的,刚好《秋兴八首》中的第八首,就是写渼陂湖的——

昆吾御舍自逶迤,

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

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

白头今望苦低垂。

末一句有的版本是“白头吟望苦低垂”,叶先生说“吟”字应该是“今”。为什么?老杜是对比着写的,“彩笔昔曾干气象”,我的彩笔以前发挥过很大的作用,但现在,“白头今望苦低垂”,就说的是如今。

图片

渼陂湖今景

我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据说,现在渼陂湖经上百亿的投资,已经恢复得很壮观了,可是这份怀古凭吊的意味就少很多了。

那么,叶先生所说的“因为它很荒凉啊”这种景色再也见不到了。

当然,这份荒凉,也随着她走了……

然后,我就问叶先生:“先生这几天走访了这么多地方,寻幽访古,一定要写很多诗吧?”

叶先生反应非常快,她引用了两句杜诗回答我——

焉得思如陶谢手,

令渠述作与同游。

这是老杜《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句。全诗如下——

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

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

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

令渠述作与同游。

老杜最后两句被叶先生引用了,来回答我。她的意思是,我怎么样能得到像陶谢这样的快手高手啊作伴,令他来述作,令他来写诗,“与同游”,我只和你一同游历。

叶先生的意思,就是让我写。

然后她说:“我写东西现在很慢,少写一点。”

但这两句诗给我印象很深,就是用得极为贴切和精准,像引用成语一样来回答我的问题。我记忆深刻。

还有一件事我印象深刻。80年代初,叶先生在南开大学讲授梦窗(吴文英)词,住在南开大学的招待所里。

图片

寇梦碧先生 (1917-1990,著名词人)听说了,就到招待所里去看望她。寇先生原名家瑞,为什么号“梦碧”?就是因为他词学梦窗(吴文英)碧山(王沂孙)。

当然他有一个序说:“固未以此为极域也。”意思是,学梦窗碧山,但我没把这个当成极限啊。

所以他的目标就是“以稼轩(辛弃疾)之气,运梦窗之辞”。

他听说叶先生在这讲梦窗词,就去看她。

后来,叶先生给我回忆这件事情。她说,哎呀,寇先生来了,他是烟不离口,就抽大雪茄。一会儿,招待所里我那间小屋子里边就烟气弥漫。

图片

寇梦碧先生

因为寇先生比叶先生大七岁,她也不好意思说。她说:“我们就忍着,在烟雾弥漫中谈梦窗词,谈得特别投机。”

后来寇先生还写了一首《鹧鸪天》的词送给叶先生,说谈得好。中间那一对七言联叫——

冥心结我千丝网,

妙相还他七宝台。

因此叶先生对这个事情印象很深,跟我说起过几次。

图片

几年前,我去看叶先生。她刚好在和几个人谈话,就谈到了她小时候父母给她取小名的事情。

她说,她是六月初一的生日。六月这个月,是荷花盛开的时候——我们大家都知道,六月二十四是荷花的生日——她说,父母就给她取了个名字,叫“小荷”,也叫“小荷子”。

刚好我十七八岁的时候,跟着老先生们在一起学习。寇梦碧先生就觉得我很年轻,就引用了一句杨万里的诗——

小荷才露尖尖角。

用这句诗作为发端,征集天津诗坛的诗词界的朋友们都写诗送给我,鼓励我好好学习,继续提高。于是,那时大家都称呼我的一个号叫“小荷”。

图片

寇梦碧先生(左)与秋扇

叶先生想起了这个事情,她指着我跟大家说:“你看我叫小荷,他也叫小荷。”

今天,我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又想起来了这么多事,拉拉杂杂地跟大家谈一下,聊作对叶先生、寇先生这两位词学大师的纪念。

在我的几十年的经历当中,所经历过的最纯粹的人就是这两位。他们一生中只做了一件事情——诗词。

图片

叶先生与秋扇

他们就是这样非常纯粹的大师。现在,他们已经在另一个世界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