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落地见效

“法治引领、源头治理、多元共治、精准施策”——今年9月发布的《绍兴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五年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将劳动关系领域列入了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更深层面发展的8个重点领域之一,明确了16个字的工作原则。

“将劳动关系列入《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是对工会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作用作为的充分肯定。”绍兴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全市各级工会扛起“枫桥经验”发源地的使命担当,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作为深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责任田”、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着力点,全面构建劳动争议预防化解工作体系,共绘和谐劳动关系“同心圆”。

关口前移——抓前端、治未病

这里有公益课堂,也有专家“坐诊”——在诸暨,“枫桥式职工之家”遍布城乡。除了开展日常工会服务之外,创新开设了职工情绪管理服务站,组建了由“心理咨询师+工会工作者+劳模工匠+调解员”组成的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伍,打造为职工减负降压、疏导情绪的“心灵港湾”,发挥负面情绪不升级、矛盾纠纷不上交的特殊作用。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关键在于源头治理,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的工作思路。绍兴市各级工会聚焦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重点环节、重点对象、重点领域,推动劳动关系风险预警全覆盖。

合理的分配机制是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重点环节,绍兴市各级工会全面推广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加快建立“技高者多得”薪酬激励导向,推动企业和职工实现“双富裕”“双提升”。创新创造奖励、学历工龄津贴、职称职级晋升……一系列协商成果打开了职工成长空间。

困难职工群众是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重点对象,两年来,绍兴市总工会在全市推广贯通“越温暖·城市困难群众智能感知”场景,累计下发“越温暖”工单13879单,帮扶总额超1000万元。

针对劳动关系风险重点领域,绍兴市各级工会扩大劳动关系监测点覆盖面,建立劳动关系监测点1167个,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覆盖率81.2%,组织开展“一函两书”专项行动,把大量劳动关系隐患化解在萌芽阶段。

阵地拓展——建机制、搭平台

绍兴市越城区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经营遇到困难,部分职工处于停工状态。按照公司承诺,停工期间职工可享受一定的工资及补偿金,但是公司迟迟没有兑行承诺,13名员工与单位沟通未果申请劳动仲裁,一场群体性劳动争议案箭在弦上。越城区人社局受理后认为争议双方还有协商调处的空间,为避免矛盾激发,建议由区总工会“八字桥”工作室先行调解。历时半个多月的协商调解,13名职工一次性领到了15万余元工资和补偿金,而公司也解除了劳动用工方面的后顾之忧。

发生劳动争议,如何让职工群众“找得到人、说得了事、解得了结”,绍兴市总工会通过建机制、搭平台,拓展劳动关系协商调解阵地建设。

在绍兴市总工会的指导下,6个县级职工服务中心完善了劳动争议“预商调裁诉援执”等“7+X”一站式功能,推动103个镇街工会服务窗口进驻社会治理中心,形成“首问负责制”和平台联合、信息联通、受理联动、案件联办、队伍联建“五联”工作制。

同时,以打通“最后一公里”为目标,打造职工可知可及可享的服务阵地。在100个重点打造的工会驿站集成法律服务、情绪管理、暖心关爱等功能,推动劳动争议就地化解、工会服务真实可享。建立流动式“两室两庭”(矛盾调解室、法律援助室、共享法庭和仲裁派出庭),并设立一批工会“流动法律服务公交”。今年以来,利用各种阵地开展专场法律服务82场,调解劳动争议209起。

手臂延伸——扩队伍、重智能

在嵊州市甘霖镇黄箭坂村,由村联合工会组织的劳动关系协调和法律监督员培训已成为每年常态开设的“必修课”,一批又一批劳动关系协调员、工会法律监督员扎根基层,成为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坚实“桩脚”。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需要动员更多力量一起来想、一起来干。着眼于和谐劳动关系队伍建设,绍兴市各级工会引导和孵化法律服务志愿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162个社会组织,集成“法律服务+就业+帮扶+N”,延长工会服务手臂。

在强化队伍建设的同时,通过数智赋能,扩大服务覆盖面,提升服务时效性。全市各级工会在187个工会服务站点设置了“公共法律服务柜员机”,在绍兴“职工之家”微信端设置律师在线等模块,实现24小时服务“不打烊”。越城区“八字桥”平台等线上解纷实现“一键直达”“一屏掌控”“一件事流转”。全市域积极推广“工会服务职工法务云”,引领更多职工愿用、爱用工会法律服务应用,真切感受到工会服务指尖可触、就在身边。

浙江工人日报记者阮向民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