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上午,天津市第一殡仪馆,全国各地人士前来送别叶嘉莹先生,大家神情严肃,空气中透着肃穆的氛围。
现场多人带来了鲜花、花篮,卡片上寄托着大家的哀思:先生千古。
叶嘉莹先生1924年生,北京人。叶嘉莹先生以她所挚爱的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在数十年教学生涯中培养了大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才。她几乎捐献了个人的全部财产,设立了“叶氏驼庵奖学金”“永言学术基金”“迦陵基金”,以推动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与传承发展事业。
【1】告别现场,多人忍不住流泪
2024年11月24日,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国际著名教育家、诗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叶嘉莹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
当晚,南开大学文学院发布讣告沉痛悼念叶嘉莹先生,并表示遗体告别仪式定于11月30日上午10时在天津第一殡仪馆滨河厅举行。
11月30日上午9点,天津第一殡仪馆的门前就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在“叶嘉莹先生告别仪式社会人士等候区”牌子前,大家自发排成两列纵队,随着时间推移,队伍越来越长。
11月30日上午,前来送别叶先生的人。图/九派新闻温艳丽
他们中有不少人带着鲜花、花篮,许多人从全国各地赶来,送先生最后一程。在等候的过程中,大家间或交流叶嘉莹先生的故事,流露出敬仰和哀痛之情。
十点多,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大家有序进入滨河厅。滨河厅门口的大屏幕上播放着叶嘉莹先生的生平故事。
灵堂里摆放着叶嘉莹先生的遗像,画像上的她笑意暖暖。遗像下,叶嘉莹先生安详地躺在鲜花中。
“现场所有宾客,向老人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前来告别的宾客统一朝叶嘉莹先生鞠躬,做最后告别。在这最后时刻,不少宾客红了眼眶,几位女士的眼泪更是夺眶而出。大家都尽量忍住不发出声音,静静送别叶嘉莹先生。
【2】学生追忆:叶先生的课,学生一人一张小证
叶嘉莹先生的告别仪式现场,来了不少曾经听过她的课的学生。
据新华每日电讯,1979年春,叶嘉莹的归国讲学申请获批准。3月,她先被安排在北大讲课,不久,应恩师顾随好友、南开大学李霁野教授的邀请,转赴南开授课。
11月30日上午,前来送别叶先生的人。图/九派新闻温艳丽
彼时在南开大学读书的敖先生回忆起当年上课的场景。他记得人非常多,前来上课的学生一人一张小证,凭票入场,但仍然会有很多学生努力挤进来听课。“得提早去,不早点去台阶上都坐满了人。”
据媒体报道,叶嘉莹讲课的南开大学主楼111阶梯教室,约能容纳300人,结果加座加到了讲台上,最后教室的地上、门口、窗边都挤满了人。“一点都没夸张。”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洪当时还在读中文系研究生,他形容叶嘉莹的到来如“一阵清风”,令人耳目一新。
叶嘉莹在诗中记录了当年的场景:“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她也在诗中表露了自己一介书生的报国之心:“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敖先生表示,“我们跟着先生学了三年。先生是中国诗词理念的传播者,此前中国文化基本断了,诗词一脉是叶先生又把它传播给年轻一代。叶先生将其传播到我们这一代,我们又将思维方式和解读方法传给了下一代。”
【3】北京、上海等地的人纷纷赶来送先生最后一程
叶嘉莹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现场,有多位悼念者是从北京、上海等地过来。
从上海来的孔女士(化姓)告诉九派新闻,昨晚上海到天津的高铁票全都卖光了,她买了晚上的火车赶过来。这一趟,除了表示自己的哀思,还有三个毕业于南开大学的朋友委托她代为悼念。
孔女士在火车上写了一幅字,是叶嘉莹先生曾经说过的诗词。在送别现场,她又手写了一封信,写满了她对叶先生的思念。
孔女士正在写给叶先生的话。图/九派新闻温艳丽
从北京来的王女士表示,她是叶嘉莹先生的书迷,很喜欢叶先生对唐宋诗词的解析和传承。“看她的书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所展现的文人风骨。叶先生给我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引领,她认真做学问,追求她理想的真理,这点特别触动我。她是一个特别真诚的人,我以后想做一个像她一样的人。”
传统文化爱好者陈女士也专程从北京来送别叶嘉莹先生,她表示,“叶先生于我而言,是光,是暖。”
来自北京大学的艾同学也专程赶来送叶嘉莹先生最后一程,他此前在南开大学参加过几场活动,和叶先生有过几面之缘。“从这几次短暂的接触中,可以感受到诗歌给人带来的生命的力量。”
“我认为我们都是诗的孩子,和叶先生一样。我从小对诗词比较感兴趣,同时也将诗词作为绽放自己生命的一种方式。”艾同学觉得在诗词本身的创作上,叶先生提出了许多前人未有的理念和思想,另一方面她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是即便不进行诗歌创作的人都值得学习的。
李先生带的花。图/九派新闻龚凌蔚
天津本地的李先生手捧一束鲜花,他喜欢文学,是诗词爱好者,看过不少叶先生的诗,受到她的激励,正在努力考取南开大学的研究生。“听闻叶嘉莹先生去世,心中挺悲痛,今天专程赶来送她最后一程,表达一下哀思。”
他手上是一束黄色的菊花,卡片上写着:叶嘉莹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九派新闻记者 温艳丽 龚凌蔚 天津报道
编辑 万璇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