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ChatGPT是史上最快在发布后两个月达到1亿用户的消费者应用程序。截至今年8月,ChatGPT月活用户总数已突破2亿,月访问量超过31亿次。
自ChatGPT推出以来,全球市值最高的六家科技公司总市值增长超过8万亿美元,三大主要云服务提供商的年收入突破2500亿美元大关。
AI安全专家认为,科技巨头所追求的无所不知、近乎全能的AI系统,最终可能会对文明造成灾难性的影响。相比之下,更小的模型不仅成本更低,也更容易掌控。
ChatGPT最具争议且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是,它可能会取代大量工作岗位,尤其是那些高度重复性和易于自动化的职位。
11月30日,OpenAI聊天机器人ChatGPT迎来了两周岁生日。在过去两年间,这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科技、社会以及经济等多个领域引发了冲击波。比如,AI芯片巨头英伟达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其市值是两年前的七倍。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市值是否真的物有所值?还是我们集体陷入了一种错觉之中?
人工智能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股市的风云变幻。就在上个月,历史上首次有人工智能领域的杰出贡献者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反思生成式人工智能迄今为止所带来的有形影响以及潜在影响。
01. 永恒话题的主角
在推出两年后,ChatGPT依然备受瞩目,它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无论是用户还是监管机构都无法忽视它的存在。
ChatGPT不仅引发了广泛的模仿热潮,甚至推动了最高政治机构的议程。欧盟在人工智能新规的制定上已有多年的努力,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横空出世彻底改变了这一进程,促使其最终在去年12月批准了AI法案。这一事实清晰地表明,这项技术不仅关乎可能性,更触及了法律、伦理、哲学以及安全与隐私等多重挑战。
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ChatGPT的惊人增长速度。事实上,这款聊天机器人在发布仅仅六个月后,就引来非营利组织生命未来研究所在一封公开信中呼吁暂停其开发,指出其风险已无法控制,甚至可能对我们所知的文明构成威胁。这封信得到了超过3.1万人的支持,其中包括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和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等科技界重量级人物。
然而,ChatGPT却打破了所有的预测与质疑。瑞银(UBS)的一项研究发现,ChatGPT成为了史上最快在两个月内达到1亿用户的消费者应用程序,尽管后来这一纪录被Meta的社交网络Threads所打破。但在商业层面,ChatGPT依然表现出色,拥有100万个许可协议。根据PrimeWeb的数据,截至今年8月,该应用月活跃用户总数突破2亿,月访问量超过31亿次。
独立分析师费尔南多·马尔多纳多(Fernando Maldonado)指出:“ChatGPT彻底改变了我们与技术互动的方式。如今,任何人都能轻松使用人工智能,无需深厚的专业知识或外部辅助,而这在以往是专家的专属领域。”
如今,我们已全面迈入“GPT4时代”,这是该系统的最新版本,不仅在文本和语音识别方面有所增强,还能生成代码,从而催生了多模态模型。马尔多纳多称:“利用文字制作视频已成为可能。特别是今年,我们已经见证了如何让人工智能绘制图像,这极大地丰富了与人类交流的方式。”
数据科学家萨拉·罗比斯科(Sara Robisco)也指出,ChatGPT的演进是显而易见的。“这是一个已经经过充分训练的模型,无需从头开始,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见证其显著的进步。”然而,她同时提醒,ChatGPT仍然会产生许多误导性的信息,“你需要提出非常具体的问题,并且要意识到,过于现实或复杂的问题可能无法得到满意的答案。”
马尔多纳多认为:“这种进化仍在持续,我们正站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推理能力的门槛上,这意味着它们将能够自主规划和解决问题。这些就是所谓的人工智能代理,可以被视为虚拟助手的升级版。虽然前路漫漫,但我相信,它们正从实验室走向为你解决实际问题的合作伙伴,这无疑将带来积极的影响。”
02. 8万亿美元生日礼物
在过去两年中,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全球社会与经济的影响依然扑朔迷离。然而,从一系列数据图表中不难发现,对于大型科技公司而言,它已成为一笔难以估量的巨大财富。
OpenA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曾预言,未来两年内,这种有朝一日将“造福全人类”的人工智能技术,其最大受益者将仅限于少数几家科技公司。自ChatGPT推出以来,全球市值最高的六家科技公司总市值增长超过8万亿美元。
图注1:大型科技公司正从AI热潮中收获丰厚回报。自2022年11月ChatGPT发布以来,这些公司的市值发生了显著变化
自ChatGPT发布以来,科技板块推动了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达30%,而小盘股的回报率则相对温和,仅为15%。值得注意的是,在ChatGPT推出之前的20年里,中小型企业的市场表现一直优于大型企业。
图注2:中小公司从AI热潮中获得的回报更少
在AI热潮中,英伟达异军突起,成功超越了AMD和英特尔,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
图注3:三大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的数据中心业务收入,英伟达成为芯片之王
此外,微软、亚马逊和谷歌等科技巨头的云业务收入也在加速增长。自ChatGPT发布以来,这三大主要云服务提供商的年收入已经突破了2500亿美元大关。
图注4:自ChatGPT以来,三大主要云服务提供商的年收入激增
这些图表揭示了新资金如何以多种方式涌入科技巨头及其相关公司,从咨询公司到戴尔等服务器供应商,人工智能革命席卷了整个市场,驱使企业纷纷寻求保持竞争力的途径。然而,这却引发了一种令人担忧的前景:这种被誉为革命性的技术,或许永远无法实现其推动广泛经济转型的宏伟承诺,而仅仅是加剧了顶层财富的集中。
咨询巨头们在这场淘金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如同投机者手中的镐和铲子。据报道,麦肯锡公司今年约有40%的业务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紧密相关,而IBM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业务在今年早些时候更是跃升至30亿美元。埃森哲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预订量也呈现出惊人的增长态势,从2023年最后六个月的3亿美元,飙升至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的10亿美元。
图注5:埃森哲生成式AI业务单季度预订量突破10亿美元
对于初创公司和非科技公司而言,这一趋势虽然带来了获取更多回报的潜在机会,但同时也意味着他们需要面对更为严峻的挑战。毕竟,人工智能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然而,要想在人工智能领域立足并非易事。
目前,围绕应用程序或企业软件开展业务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因为科技巨头可能会随时推出类似的功能,从而将初创公司置于破产的境地。这一点在应用开发者中尤为明显,他们往往对苹果一年一度的世界开发者大会感到担忧,生怕自己的创业理念被纳入iPhone的标配功能之中。
图注6: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支出增长了35%
对于新一代企业家来说,情况甚至更为严峻。他们若想建立与ChatGPT、谷歌Gemini、Anthropic Claude或Meta Llama等巨头产品相抗衡的“基础模型”,所需承担的成本之高简直令人望而却步。
因此,众多生成式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创始人纷纷致力于构建服务,这些服务实质上是对现有模型(如OpenAI的GPT-4)的“包装”。然而,他们同样面临着被那些规模更大、有能力模仿其产品的竞争对手所淘汰的风险。以OpenAI在2022年免费发布Whisper为例,这一举动无疑给众多语音识别初创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图注7:生成式AI公司成功抵御了融资低迷,并获得风险资金支持
尽管过去一年里,由于利率上升导致创业融资环境趋紧,但那些致力于开发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企业家们,仍然成功吸引了更大比例的风险投资资金。然而,他们仍需探索有效的策略,以保护自身免受占主导地位企业的冲击。
为了规避这一风险,一种可行的策略是专注于为医疗、法律和金融等特定领域打造利基产品。鉴于微软和谷歌等巨头主要聚焦于构建通用人工智能系统,这些细分领域对于它们来说可能更难涉足。
此外,还有一个乐观的理由是,现有企业对人工智能的控制可能会逐渐减弱。科技公司现在正越来越多地讨论转变方向,开始销售专注于特定任务的人工智能模型。这一转变受到了如马克斯·泰格马克(Max Tegmark)等人工智能安全倡导者的赞誉。泰格马克认为,科技巨头所追求的无所不知、近乎全能的人工智能系统,最终可能会对文明造成灾难性的影响。相比之下,更小、更精准的模型不仅成本更低,而且更容易掌控。
近期,人工智能的能力趋于稳定,这意味着企业可以拥有更多的喘息空间,尝试将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其业务流程中,并深入研究其投资回报率。
图注8:训练大规模AI的服务器市场正在兴起。自ChatGPT推出以来,来自顶级供应商的AI服务器收入持续增长
在俘获公众想象力两年后,ChatGPT的主要影响似乎在于为科技巨头的财务状况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更小、更专业化的模型降低了进入门槛,人工智能的下一阶段可能是加速普及。然而,就目前而言,这场旨在重塑我们世界的革命,主要结果是进一步扩大了大型科技公司的财富和影响力。谁能想到,人工智能最惊人的功能之一,竟然是让世界上最强大的公司变得更加不可撼动。
03. 风险与挑战
鉴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和持续向上的发展趋势,它也引发了一系列深刻的问题。其中最具争议且最令人担忧的议题是,它可能会取代大量工作岗位,尤其是那些高度重复性和易于自动化的职位。Forrester的研究预测,到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在全球范围内取代了大约9万个工作岗位,并且这一数字有望在2030年激增至240万个。
然而,马尔多纳多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并非旨在大规模或直接地取代人类劳动力。他说:“实际上,它的初衷并非取代人类,而是赋能人类。然而,随着这些人工智能模型日益复杂且数量激增,工人的生产率预计将实现指数级增长。因此,完成相同任务所需的人力资源将显著减少。”
另一方面,罗比斯科则对此持更为乐观的态度。他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主要会消除那些重复性最多的工作,而将最具创造性、重要性和附加值的部分留给人类去完成。
但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引发的问题远不止于此:幻觉现象、数据偏差、缺乏透明度和可追溯性等也是不容忽视的隐忧。马尔多纳多表示:“这些问题将限制人工智能在当前及未来法规所能涵盖的一些应用场景。”
我们务必重视这些模型在提供数据时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问题,以及攻击者如何利用这些模型来增强他们的威胁。马尔多纳多警示道:“甚至有人仅需掌握向机器提问的技巧,就能轻易获取私人信息。”
回顾ChatGPT过去两年的发展历程,可谓既令人瞩目又充满争议。而它的创造者OpenAI公司同样经历了不少波折。OpenAI起初是一家非营利机构,随着产品的陆续发布,微软成为了其重要的投资者。在此期间,奥特曼曾一度离职并短暂加入微软,而后又重返OpenAI。
该公司的其他创始人,如已离职的马斯克,两次对OpenAI提起诉讼,指控其违反了最初的宗旨并转变为盈利性公司。事实证明,马斯克的指控不无道理,该公司近期的动向显示:多位高管已离职,公司正在寻求更多的资金支持。此外,也有人质疑奥特曼是否已成为OpenAI发展的阻碍。
罗比斯科总结道,无论如何,OpenAI的短暂历史就像是一个”有人拿着看似不起眼的玩意儿,却想用它做成大事”的经典例子。但如今,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并渴望拥有这些产品。它们已不再被视为玩具,而是成为了市场上亟待定价的热门商品。“(腾讯科技特约编译金鹿)
问世两周年看ChatGPT发展史:从基础神经元到多模态智能体
ChatGPT发布2周年,一文理清GPT模型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