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季冰丨我为什么会写《逝去的盛景》这本书?

图片

诚实地讲,我自己也数度怀疑,我可能没有这个能力,然而我强烈地渴望努力一下。

撰文丨陈季冰

我所有的朋友见了《逝去的盛景》这本书,但凡不了解成书过程的,第一反应无不是惊讶。

我非常理解这种惊讶,并且自认为准确地读出了这种惊讶背后的瞬间心理活动——他们应该是有了双重的疑惑。

第一重疑问是:你为什么写这个?

紧接着的第二重疑问是:你有能力写这个?

对第一个问题,我其实已经在《逝去的盛景》一书的后记里交代得比较清楚了。不过,最近不断听到有人指出,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读者在阅读中国历史时的兴趣点从“汉唐盛世”转向了宋代。最近几场分享会上也有读者向我提到这一相同观察,问我为什么关注宋代。这就使我产生了下面这些“多余的话”。

在我看来,从关注伟大而荣耀的“汉唐盛世”转而更多地关注憋屈的“弱宋”,微妙曲折地展现了国人价值观的重大转变:人们看待历史与社会的视角正由统治者变成老百姓,由置身事外转入设身处地……这是长期以来一致居于霸权地位的国家主义叙事的解构,伴随而来的则是人本主义的申张。

这无论如何都不失为一桩好事情。

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不该关注汉唐历史,更不是想说汉唐不如宋代。老实说,我自己对于先秦、汉唐历史的熟悉程度并不逊于对宋代——谁会不崇敬诸子百家与李白、杜甫、王维……这些星光熠熠的大IP呢?

但我有一次的确对参加我新书分享会的读者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请大家不要过分地浪漫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英雄气概。事实是:在“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壮丽画面中,你们,也包括坐在台上的我,一定都成不了伟岸英武的汉武帝和唐玄宗,你我注定只是那密密麻麻的大军中的一个小点,连名字都没有。

霍去病哥舒翰们凯旋而归,接受长安百姓的欢呼,并由此通往青史中的永恒,你我很可能作为赢得这种成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长眠于西域某片像你我一样无名无姓的苍凉沙丘……

图片

▲《逝去的盛景》新书分享会(图/作者供图)

这是一个视角问题:像看一幅油画或一部电影一样欣赏一段过去的历史,与自己身处其中,过那样的生活,可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记得当时人就曾留下过这样的叹息:“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而在《清明上河图》的画卷中,你是那个汗流浃背的赶车人、忙着招呼客人的酒馆跑堂、盯着客人腰包的客栈老板……运气好一点的话,你也可能是寺庙里背着手踱步的赶考书生、妓院门前那个东张西望的风流客……同样的无名无姓,但你不仅性命无虞,而且有机会遂着自己的意愿来牟求平凡人想要的那点蝇营狗苟的小幸福……

关于应该如何看待历史,或者说什么样的时代和社会算得上是“好的时代”、乃至所谓“盛世”这个问题,我在本书第九章结尾部分有过一些简短议论。但实际上,我的兴趣点从来就不是对历史作出评判。我也从不以法官自居,觉得自己有资格给不同的时代打分。如果我们真的想要以史为鉴,那么我们真正应该做的,不是臧否历史,而是正确和深入地理解它们是何以成为它们的。

然后再好好思考一下:我们这些现代人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一位就职于财新传媒的老友读了这本书后对我说,他曾经从宋代文人的诗文中读到过大量对当时贫困生活的描述。不要说其他地方,就是最富庶的江南地区,普通人都从来没有摆脱过饥饿的阴影。他因此颇怀疑我在书中所说的宋代的“繁荣”是否货真价实,并建议我引入一些更能够说明问题的数据和实例,比如人均每日摄入多少卡路里热量之类。

其实,我在本书第九章的开头部分也简单引用过一些西方研究者得出的人均GDP数据比较。然而我更想说的是,我的目的并非吹嘘宋代,我知道它远不是一个“盛世”。我在书里还特地写到过:我并不想给读者制造一种误解,似乎宋代是一个普遍富裕的“理想时代”。

我的核心关切不是传统儒家政治哲学中的道德主义民本关怀或现代政治经济学里的社会公正问题,我的焦点在于一个时代最前沿的经济进步,也就是我们在《清明上河图》里看到的那幅熙熙攘攘的都市和工商业的荣景。我当然知道,宋代仍是一个农业主导的时代,其一枝独秀的城市工商业也依然深深扎根于传统农业经济中。我的问题是:为什么《清明上河图》的场景没有发生在“开元盛世”时候的长安,也没有发生在“康乾盛世”时候的北京……

我的结论是:历史上,通往“均富”的努力几乎总是导向“均贫”的结局。

至于我那位财新的朋友提到的当时的社会贫困描写,我觉得,宋代肯定不是贫困问题最严重的朝代,但却是士大夫抨击贫困问题最激烈的朝代。在中国历史上,宋代文人对自己身处时代的各种批评,数量和程度上都超过了其他所有朝代。这一现象本身就十分耐人寻味。

最后我再回应一下我朋友们的第二重疑问。

诚实地讲,我自己也数度怀疑,我可能没有这个能力,然而我强烈地渴望努力一下。努力过了,不一定有出息。不努力,再有先天禀赋和后天专业训练的人也一定不会有出息。

写于2024年11月28-29日

*题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来源于故宫博物馆官网

*本版编辑:冰小乐

*投稿邮箱:bcsxk2016@163.com

*商务微信:lhello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