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开发特色农用地资源 有力支撑多元化食物供给

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提出要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拓展食物来源渠道;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升食物开发质量效益;推进全产业链建设,提升食物开发价值链。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特色农用地资源,是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前提和关键。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阶段,应重点关注三类区域,妥善处理三组关系,深入研究三项课题。

重点关注三类区域。一是城市近郊区。该类区域紧靠城市消费市场,投入能力和产出水平高,适宜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设施农业、采摘以及以此为载体的农家乐等。通过吸引城市消费者到该类区域消费,实现多元化食物供给、城乡融合互动。二是粮食主产区。该类区域水土条件好,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高,在主攻粮食生产的同时,往往可以通过适当的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由于垦殖率高,该类区域的特色农用地资源开发潜力有限。但是,如果能够做好优化调整粮经结构、综合利用农业资源的文章,集约化发展特色农产品的潜力极为可观。三是脱贫地区。该类区域的垦殖率仅为粮食主产区的1/4,具有多样化的特色农用地资源,通过后备资源的合理开发,可以发展特色粮经、园艺、畜禽、水产、林特等产业。充分挖掘和合理开发利用特色农用地资源,对于发展特色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价值。该类地区是践行大食物观的重点区域。

妥善处理三组关系。一是特色农用地开发与生态安全的关系。特色农用地资源往往分布在生态本底脆弱的山地、丘陵或高原。在此类地区,不合理的特色农用地资源开发可能严重扰动脆弱生态空间,引发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土地沙化等。需要树立大生态观,减少特色农用地资源开发的生态安全效应,把影响限定在确保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阈值以内。二是特色农产品生产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往往水土条件较好,适合于当地大多数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应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作为践行大食物观的前提,优先完成粮食生产目标,确保特色农产品生产不与粮食争夺光、温、水、土等自然和生态要素。三是特色产业链构建与市场需求的关系。特色农产品生产既有自然风险也有市场风险,需要结合市场供需、产业链等进行顶层设计。过去,不少地方在开发特色农用地资源的过程中,由于前期缺乏对品种、技术、需求、订单、储运、加工、营销、品牌等诸多环节的统筹谋划,盲目大规模推进,导致产品滞销、农户利益受损。特色农用地开发利用需要遵循市场规律,树立大农业观,在做好市场综合调研、产业链路设计的基础上统筹推进。

深入研究三项课题。一是研究特色农用地资源的调查评价方法,明确其在哪里、有多少,摸清资源家底。特色农用地资源分布散、规模小,传统的调查方式速度慢、成本高、更新难,而现有遥感土地利用数据产品难以有效捕捉或精准提取特色农用地信息。需要融合遥感数据、气象数据以及典型作物生产生长的过程模型等多模态信息,结合深度学习算法等识别特色农作物种植区;通过关键自然和生态要素的提取和建模,评价和识别特色农用地资源的潜力区域。二是研制特色农用地整治的工程技术体系,明确特色农用地怎么改良提质。脱贫地区的特色农用地资源往往地形起伏较大、立地条件欠佳、设施配套不足、生态环境敏感,如石漠化山区的坡陡石多、黄土高原区则极易水土流失。现有土地整治技术模式和标准主要面向立地条件相对较好的农田,强调通过提标改造形成高标准粮田,因而并不完全适用于立地条件、利用导向、生态本底都明显不同的特色农用地整治,需结合地方实践经验和工程或工艺试验,研发、集成和创建针对特色农用地的生态化整治技术体系。三是探索特色农用地开发的效应提升模式,放大社会经济效应,减少生态环境影响。一般而言,特色农用地开发可为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起到推动作用,但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也可能推动经济增长却破坏生态环境。需要探索完善有助于提升联农富民效应的特色农用地资源开发运营模式,创新有助于减少生态扰动、控制水土流失的开发布局优化方法,确保不损害农民权益、不触碰生态红线、不降低生态服务。

王婧 李裕瑞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