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村的一天

人民网 彭茜

居住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镇村风貌老旧杂乱、乡村产业发展不充分……这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之初,四川内江广大农村面临的“先天不足”和“成长的烦恼”。

2023年3月,内江启动首批18个目标镇(街道)、260个村(涉农社区)的农村面貌改善工作,威远县向义镇就是其中之一。一年多时间过去了,这里究竟改善了些什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目标实现了吗?

图片

水口村新貌。熊小利摄

早晨8点,智能育苗大棚

间苗、浇水、检查病虫害……11月26日,早饭刚吃完,向义镇水口村的村民焦连红和几个农户就陆续来到智能育苗大棚忙活起来。

这两天降温有点厉害,室外只有七八摄氏度,冬日的风呼呼地刮着,让人倍感寒意。可一走进育苗大棚,就立马暖和了起来。

“幼苗生长培育需要相对温暖的环境,这几天降温了,我们就会采取加温措施,让大棚的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给幼苗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焦连红是大棚技术管理人员,她说,为了保证出苗情况正常,菜苗整个生长过程所需要的营养、温度、湿度等全部都是智能化控制。“你们看,像不像一个大的智能空调房?”

图片

焦连红在管护蔬菜幼苗。人民网 彭茜摄

放眼望去,一株株莲花白、花菜幼苗,含露吐翠,冒出新芽。“冬季育苗一般是40天一轮,这些苗子还有20多天就可以培育好,交给农户种植了。”焦连红介绍,村里这个智能育苗大棚去年8月建成,占地4亩,年均育苗300万株,可满足2400亩蔬菜种植需求,不仅减少了农户购买种苗的成本,也为威远县内外蔬菜种植户提供了基源准确、生产规范、种性优良的种苗,使蔬菜产业竞争力得到提高。

焦连红以前和丈夫管理着100亩蔬菜大棚,那时候需要自己育苗,设施简陋,浇水得靠水管子一点点喷,打药还得背着桶一桶桶去洒,种子发芽率往往不理想,成本反而更高。

“现在好了,省时又省力!”焦连红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乡亲们只需要来大棚把苗拿回去种上就行,这样就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地里后续的农活上了。因为菜苗的质量好,蔬菜长得整齐均匀,卖得好,大家的收入也就提高了。”

上午10点,精品果蔬冷链集配中心

上午10点左右,一辆满载莲花白和茄子的货车从坐落于水口村的威远县精品果蔬冷链集配中心驶出。

集配中心的分拣区内,4—5号仓负责人李玉仙和工作人员正在分拣农户刚从自家菜地里收获的红油菜、莲花白、花菜等新鲜蔬菜。

图片

李玉仙(右二)和工作人员正在分拣蔬菜。人民网 彭茜摄

没有集配中心之前,李玉仙与许多农户一样,都是在自家菜地旁分拣蔬菜。“以前我们分散在各处收菜,现在集中起来,货量充足,并且有了统一的包装,有利于批量销售。”李玉仙说。

为解决蔬菜销售难题,去年3月,向义镇利用400余万财政衔接资金项目,新建威远县精品果蔬冷链集配中心1个,配备冷库1个,提供分拣区1400平方米,日均分拣蔬菜100吨,提供冷链区588平方米,储存蔬菜360吨,通过供销冷链集配体系服务,有效延长蔬菜储藏期和货架期,实现错峰销售,提升蔬菜产品附加值,降低农户损耗、削减成本;同时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农村电商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通过种销合作社,建立营销小组9个,联系华东、华北、云贵等地区300余条销售线,销售网点300余个,确保蔬菜不滞销。

“以前,这里的蔬菜主要销往周边的自贡、内江、宜宾等地,现在都能卖到湖南、河北、北京了!”李玉仙感叹道,精品果蔬冷链集配中心的建成,为水口村蔬菜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也正是因为集配中心,当地村民有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在销售旺季,中心每天需要几十甚至上百人参与分拣工作。李玉仙说,这份工作能为他们一家带来一笔可观的额外收入,一年最多可达10—20万元,“不用出去辛苦打工,可以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真的很满足。”

中午1点,村民新建住房内

最近,只要一有空,水口村村民温俊伟就会来自家新建的房子,进行家具家电安装、安全防护栏组装等收尾工作。“应该12月,最迟春节前就能住进去了。”温俊伟一边带大家参观起新房子,一边滔滔不绝地介绍着。

温俊伟有着一个大家庭,一家三代二十多口人,此前的房子是八十年代修建的老式两层砖房,早就成了危房。去年10月,温俊伟一家积极响应村上的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拆除旧房,建设新房。

图片

温俊伟家以前的老房子。受访者供图

图片

温俊伟在搬运新房用的家电。陈萱摄

“一是考虑到房屋老旧存在安全隐患,家里老人年纪越来越大,需要更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我的两个孩子在离村子比较近的自贡城区上学,每到周末、寒暑假都会回来,孩子大了,需要独立的房间,之前的老房子空间有限,已经没法满足一大家子人的居住需求了。”温俊伟说。

拆旧新建的住宅很宽敞,布局更加合理,总面积逾300平方米,共有9间卧室、5个卫生间及3个厨房。值得一提的是,建造过程中将建筑垃圾充分利用,作为地基材料使用,不仅省去了处理费用,也更绿色环保。

自去年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以来,水口村坚持“先整治再改造”,遵循“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原则,对土坯房、危旧房、彩钢棚、户属设施改造分类施策,统一标准进行奖补。目前全村已改造散户55户,7个聚居点183户人家。

此外,以前的水口村交通不畅,导致村民出行不便,项目引进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村党总支部发挥“火车头”的作用,积极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新建和改造产业道路8公里,新建和维护蓄水设施40余亩,实施大机井建设并修缮老水井28口,公共区域基础设施得到完善。

“之前大家运菜出去卖,得先自己把菜挑到有公路的地方,费时又费力,现在水泥路修好了,车子能直接开到菜地边收菜,方便多了。”从事蔬菜运输工作多年的温俊伟深有感触。

四通八达的硬化道路宽敞便利,昔日的泥泞小道不复存在;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曾经杂乱的庭院变得干净整洁;以前房前屋后的空地被改造成了微菜园、微果园,里面结满了各式各样的瓜果蔬菜……如今的水口村,处处洋溢着美丽宜居的乡村气息。

下午3点,村民自家菜地里

小雪节气过后,水口村家家户户的菜地里,红油菜、莴笋、莲花白、花菜等陆续成熟。在村里,还有一位“80后”返乡创业青年方小科,此时,他正穿梭在菜地里,忙着收割莴笋。

图片

在自家菜地忙碌的方小科。人民网 彭茜摄

“我之前一直在广东东莞打工,几年前,考虑到家里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再加上我本身对农村的蔬菜种植就很喜欢,就选择回到老家水口村。”方小科说,返乡后,他利用钢管搭建大棚,开垦荒地种植蔬菜,最多的时候种植面积达20多亩,经过两年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2022年,方小科迎来一次机遇。水口村整合村专业合作社、蔬菜营销中转站、营销队伍等,引导种植大户、营销能人成立家庭农场18个,以农民夜校讲解、入户指导等方式传授大棚种植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新发展模式等,推动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使蔬菜种植规模、质量和效益逐步提升。而“新农人”方小科就是18个家庭农场的其中一个负责人。

“成为家庭农场负责人之后,感觉肩上的担子变重了,不过也让自己有了更大的舞台。”方小科说道。

在种植方面,方小科热衷于与村民交流分享。村上或镇上会不定期组织技术专家或种植大户走入田间地头,给村民开展培训,方小科会积极参与其中,将自己所学以及实践积累的经验,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授给其他村民,比如如何科学预防病虫害、合理施肥等。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方小科说,自己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调整种植结构。“鉴于之前种植丝瓜、黄瓜等出现重茬病害问题,我计划明年采用玉米套种苦瓜的模式,利用大棚种植早春玉米,既能减少病虫害,又便于管理,还能借助大棚使农产品提前上市,提升利润空间。”

“现在村里的人居环境好了,产业也发展起来了,人气越来越旺,希望有更多青年人像我一样回到水口村,为家乡的建设出份力。”方小科期待满满。

晚上6点,村委会前广场

“这周,咱们的冬季蔬菜销售情况如何呀?”

“宜机化大棚改造得推进一下。”

“明年我们准备采购自动化处理生产线2条,现代化农机具10台套。”

……

傍晚时分,村委会前的广场上,村党总支书记刘念和几名合作社成员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像唠家常一样,分享着最近的生产生活情况,讨论下一步规划。

图片

刘念和合作社成员进行交流。人民网 彭茜摄

“一个地方要发展,没有产业支撑,一切都是空谈!”今年50岁的刘念是一名退役军人,2017年担任水口村村委会主任,2019年被选举为水口村党总支书记。当时的水口村有种植大棚和露地蔬菜的传统,但由于村民市场消息不灵通、销售渠道不畅,集中上市时期,蔬菜经常烂在家里,村民种地收益并不高。

为了当好大棚蔬菜产业发展的领路人,刘念带领村两委开拓创新,由村党总支提议、成立威远县向义镇水口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村党总支书记刘念担任法人,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建成智能育苗大棚等,并依托村集体土地,成立威远县向义供销社,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层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三社融合”发展,形成精品蔬菜育苗、种植、供销产业循环链。

据统计,合作社共计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带动种植户3000多户,种植蔬菜6000余亩,年产蔬菜3.5万吨,畅销全国各地,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2017年至今,水口村人均收入从0.54万元提升至2.7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0.8万提升至21万元。

“大家信任我,选我当村干部,要么我不做,要做就做好。”刘念指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罗列的水口村2025年规划项目说,“你瞧,建成水肥一体化2000亩灌溉网、育苗中心扩建至15亩、人居环境提升污水管网整治……这些都是明年需要完成的。我要做的还多着呢!”

记者手记:

和美乡村什么样?就是宜居宜业的水口村这样。

水口村,只是一个缩影。

一年多来,四川把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融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全过程,不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去年至今,四川先后出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规范》等省级规范和政策,制定年度建设任务清单,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全面建立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明确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快把“规划图”转变成“实景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系统观念,践行因地制宜,不求一蹴而就,不堆砌盆景……“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让我们相信,一个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即将在四川的高原、平原、河谷、丘陵绽放,成就一个个美丽四川不得不说的振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