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对教师队伍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如何以数字化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点任务。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以下简称“芙蓉区”)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教师描摹“画像”,推动教师评价改革,激发教师自觉成长,推动教师队伍治理科学化。
因地制宜改革教师评价方式
2022年,在芙蓉区教学常规视导中,发现部分课堂存在“满堂问”、缺乏思维训练等现象。同时,在全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调研中发现:因缺乏专业发展意识,有些“教学骨干”引领辐射不突出、教育科研成果欠缺;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无法坚持素养导向,使学生无法适应新中考新高考……不少中青年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直接影响了自身专业发展。
参考全区教师专业发展调研报告,芙蓉区针对教育科研成果欠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偏弱、引领辐射不突出等问题,聚焦教学力、学习力、研究力、应用力、辐射力五个维度,因地制宜对全区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专业发展评价改革,并在“五力”的基础上细化可测评的二级指标。具体来说,“教学力”从学生学习、教学行为、思维过程、课堂文化、技术应用方面测评,“学习力”从自主研修、校本培训、区级培训、上级培训方面测评,“研究力”从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科研成果、著作出版方面测评,“应用力”从智慧课堂、融合应用、数字素养方面测评,“辐射力”从青蓝工程、辐射带动、示范引领方面测评。目前,芙蓉区对二级指标进行量化,形成了年度教师发展测评数据。如针对“研究力”中的二级指标,制定了《科研成果赋分参照表》,参照其统计教师年度科研成果得分,激发教师专业化发展内驱力。
围绕教师专业成长构建立体数据模型
有了“五力”标准,芙蓉区进一步开发了“教师发展应用箱”,即在统一用户认证的用户基座上,运用伴随性采集教师基础数据、教师优质均衡配置、教师科研成果等多平台数据,构建立体数据模型,描绘教师“数字画像”。
一是围绕“五力”,常态化开展数据采集。通过“智慧课堂”管理系统的教师常态化使用,移动终端自动产生关于学情分析、班级管理、课程融合、校本研修等数据并形成“学习力”数据库;“教学力”数据主要来自区教研员在全区教学常规视导、学科竞赛等课堂评价系统填报的数据;“研究力”数据则通过全区教师荣誉系统的科研成果模块赋予等。以上数据通过不同业务线,自动收集到芙蓉区教师发展大数据平台的数据仓库,作为教师“数字画像”的主要数据来源。目前,平台还融合国、省、市、区、校五级跨域协同区域教育、教学、教研、管理数据,积极探索跨校数据共享交换机制,不断充实“数据仓”。
二是将“五力”的各项指标内容实现数据结构化,变定性为定量、抽象为具体。如细化“教学力”的测评内容,从学习方式、素养培育、学习效果等维度测评“学生学习”,从观察、诊断、施加作用、评价等维度测评“教学行为”等,并给每个测评维度赋予一定的权重。然后将采集的不同数据类型,如图像、视频、文本等,经过人工智能采取结构化分析。从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五力”专业标准考准考实,实施精准“画像”。
三是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图形化(如雷达图)处理“五力”数据。区域数据面板动态绘制区域、学科、年级的教师群体或个人“画像”,构建立体数据模型。同时,嵌入大语言模型,自动生成分析报告、教师发展建议等,帮助教师了解自身优势和短板,促进教师队伍持续发展和螺旋式上升。在群体、个体画像与相应目标画像之间进行对比,既让教师专业成长有坐标,激发区域中小学教师成长自觉,还能为教师研训和考评提供有力依据。
以数据模型推动教师队伍治理科学化
依托教师“画像”数据模型,2022年以来,芙蓉区精简了常态化研修10多项,聚焦教师发展“五力”评价细则增设了20多项主题研修。数据赋能促进了芙蓉区教师研修和区域配置教师的精准化、科学化。
就教师研修方面。区域层面,芙蓉区教师进修学校运用教师“群体画像”按三年发展规划分年度序列化定制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卓越教师、教研员等不同梯度教师的主题研修课程,各学科教研员制订课程教学改革、教育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研修任务。学校层面,在铺排校本研修活动时,参考教研组、年级组的“群体画像”制订年度与学期研修计划,教务、教研、德育等部门协同实施。年级组或教研组层面以及规模较大的备课组,根据教师“个人画像”组织、指导教师制订成长规划并建档。
区域配置教师方面。芙蓉区运用教师“群体画像”,2022年以来,每年遴选不少于教师总数5%的“教学力”较强的卓越教师、“应用力”较突出的未来学校校长用于交流轮岗至相对薄弱学校;重点从“研究力”“辐射力”两个领域,每年培养教学、德育、科研方面急需的教育人才,不断优化校长教师队伍结构;充分参考区域、学校的教师“群体画像”,聚焦“教学力”“学习力”“应用力”,科学选派支教教师对口帮扶“三区”的溆浦、麻阳两县。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教师进修学校)
《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30日 第03版
作者:陈婕 刘昌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