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我国无人机产业有望率先进入万亿俱乐部 业界:目前低空经济是政府投资很好的突破口

全文3453字,阅读约需10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中国无人机市场预计到2024年将突破2000亿元,2030年有望率先进入万亿俱乐部。

02低空经济将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应用场景包括农林牧渔、装备制造和服务业等。

03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如空域划设、航线网络划分和气象监测等。

04目前,低空经济投资主要由政府投资基金和VC/PE基金构成,政府产业基金是招商的有利方式。

05专家表示,低空经济是政府投资的一个很好突破口,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每经记者:张蕊    每经编辑:陈旭

近日,济南市平阴县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出让项目成功拍出,成交价为9.24亿元。这标志着全国首例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出让落地,也表明低空经济在中国迈出了关键一步。

今年以来,各地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频出。11月27日,全球低空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在京举行。年会期间,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发布了《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2024年,国内无人机市场预计将突破2000亿元,在去年基础上翻倍增长;2030年,我国无人机产业有望率先进入万亿俱乐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将在未来三年(2026年起)陆续进入商业化运营,到2030年有望进入千家万户,市场保有量预计突破10万架。

年会期间,两院院士、专家、企业界人士等围绕低空经济技术路线、商业模式、应用场景等多个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多位人士表示,低空经济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赛道,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低空经济将如何拉动经济增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在年会现场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

图片

向锦武院士在年会上发表演讲 每经记者 张蕊 摄

低空经济是少数能同时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新兴经济业态

“目前我国传统产业仍然占比很大,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一些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这就需要新的产业来充分带动。”罗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但在这个过程中,一般小的产业很难带动我们庞大的经济体量,必须是一个带动能力、辐射能力非常强的产业,而且要是一个全新的赛道。基于此,发展低空经济恰逢其时,它是少数能够同时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新兴经济业态,同时也能带来大量市场需求,因为我们现在地面交通已经很拥挤了,我们需要向空中发展。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常务理事、中财融商资本副总裁李霈霖看来,低空经济带动一二三产业的核心点,其实还是它的产业链和应用场景。

李霈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第一产业以农林牧渔为主,低空经济在这方面的应用场景主要涉及检测、监测,以及无人机施肥等,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产业以装备制造为主,低空经济涉及的产业链非常复杂,能够带动的方面也非常多。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12个盟市各有各的特点,总有一个低空经济产业链中的点能够嵌入进来,那当地就可以集中精力攻这一点,形成它的一个产业特色。

“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李霈霖说,包括楼宇经济、物流配送产业等,这方面整体带动比较大,因为低空经济是一个全新业态,打破了以前传统产业固有的很多产业链思维,这就能促成改变未来的科技和生活状态。

从消费升级的角度来讲,罗军认为,每3~5年大概就会有一次消费升级,未来的交通工具可能会从汽车升级到私人飞机(飞行器)。“目前一些飞行器制造商的飞行器单价100万~200万元,当规模化生产后,未来可能100万元以内就可以买到。这样有不少消费者都可以购买。”另外,从新的出行方式升级角度来看,未来一部分群体出行或许就不用打地面的计程车了,而是可以打“飞的”了。

罗军认为,无人机在农林植保、应急抢险、物流快递、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所以这个产业的确是能把一二三产业都带动起来,而且进入的门槛不高,无人机只要把空域放开,规则定下来,能够管得住就行;eVTOL当然还需要两到三年时间,还需要适航取证,需要空中指挥平台、地面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完善之后,规则制定出来,才可以推进起来。”

李霈霖表示,低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低空飞行器制造及综合业务等相关产业链发展,同时能够为交通、物流、农业、工业、文旅等行业创新注入强大动力,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赛迪顾问的研究认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同比增长33.8%;预计到2026年有望突破万亿元,2021~2026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9.6%。

《报告》提出,低空经济主要适合于人均GDP在1万~3万美元这样的经济体。我国将是低空经济最大的单一市场,至少在未来20年都将保持高速增长。

图片

图片来源:《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报告》

发展低空经济要因地制宜,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多位受访人士均表示,低空经济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强,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要使其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各方面的政策支持,首先要完善基础设施。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副理事长、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航空业务部BU首席运营官赵威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现在低空经济确实很火,做无人机的厂家有上千家,各地政府也在作各种规划,它肯定会带动一二三产业,但要形成规模化,各地还要量力而行,要因地制宜,否则既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又起不到效果,应该从切实的场景、服务来入手。

“我们讲‘要致富,先修路’,这个‘路’一是代表空域的划设;二是代表航线网路的划设;后面还要‘防’,就是监控,不能乱飞,否则安全就没有保障;然后是管制;最后才能谈到如何发展经济。”赵威说。

赵威看来,发展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跟修路造桥一样,也需要很大投资。他举例说,以苏州这样的地级市为例,要建成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估计花费在2.5亿到3亿元之间。

“要发展无人机,还涉及气象问题。”赵威说,低空的气象条件相对高空更为复杂,尤其是载人方面,城市的气象环境是最复杂的,而且气象变化会非常快,所以就需要对航路做动态的分布,通过导航让飞机自主地根据气象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涉及基础设施。

赵威看来,目前一个地级市在发展低空经济的初期阶段,相关基础设施有2.5亿到3亿元量级的投资就足够了,如果后面再做精细化的建设,可以再追加投资。他认为,中国要想发展低空经济,一定是一盘棋,这样全国才能串起来。“一个地级市是2.5亿到3亿元的投资,一个省至少是二三十亿元的规模,这个拉动作用其实是很强的。”

投资作为“三驾马车”之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可小觑。但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以往有所收窄。

今年投资增长压力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化债压力较大。今年11月8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促进化债的三项政策协同发力,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平均每年消化额从2.86万亿元减为4600亿元,不到原来的六分之一,化债压力大大减轻。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厉克奥博表示,这是近年来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大大减轻了地方化债压力,可以给地方政府腾出更多的资源去发展经济。

图片

图片来源:《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报告》

通过政府投资基金促进低空经济的发展

当前投低空经济的主力到底有哪些?李霈霖介绍,目前相关投资主要由政府投资基金和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构成。

在政府投资方面,苏州、北京、广州、成都、杭州等地已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其中苏州产业基金规模领先,签约低空经济产业基金16只,总规模超200亿元;其次是北京、深圳、广州等城市,规模均为100亿元;另外,成都、重庆、杭州等地区低空经济产业基金目标总规模达30亿元。

李霈霖表示,从政策导向上看,国家也鼓励发挥政府产业投资基金的带动作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

李霈霖看来,目前低空经济整体投资金额不大,特别适合现阶段的政府投资,可以说低空经济是政府投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而且像医疗救援、消防救援、农田监测和运输等市场化的应用场景,给地方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特别好的谈判筹码,因为这些应用场景可以通过地方政府给产业赋能,让政府与企业可以有一个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空间。

他表示,政府产业基金其实是招商最有利的方式。经过过去几年的摸索,政府基金已经从最简单的资产招商逐步转移到产业业态的打造,通过深入与地方国企进行合作,形成了彼此互相成就的态势。

李霈霖对每经记者表示,在化债的大背景下,地方国企的经营压力也比较大,也有投融资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作为政府基金管理机构,可以帮助国有企业筛选一批项目,这些项目其实就是国企潜在的合作伙伴。”李霈霖进一步阐释,建立合作关系之后,国企可以作为合作企业的上下游,通过投融资或者供应链金融等方式,一方面帮助合作企业再解决一部分资金,同时企业向国企适当地让一点利,从而形成双方有机的合作。这样国企有了自己的营收和利润,它未来的贷款就可以跟上,资金链就可以滚起来。

另外,在适当的时候,如果项目落地之后经营情况比较好,国企可以在基金的退出阶段直接参与进来,比如从原来的参股基金变成直接参股企业,甚至国企可以直接并购这个企业,由国企作为大股东,民营企业作为小股东,民营企业负责运营,国企负责财务和整体方向的把握、资源的持续导入等,这样其实国企的转型也逐步深化。“企业经营比较好,国企成功转型,基金顺利退出,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