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赛道”上的“潮流范”,强农论坛解锁“强农密码”

11月29日,农交会强农论坛上,科学家、企业家、金融机构负责人、新农人共享成果经验,共商惠农大计,共同解锁农业强国密码。

在这场论坛上,记者注意到,农业这条看似很“土”的赛道,也散发出前所未有的“潮流范儿”:智慧农业,让传统“靠天吃饭”的耕作方式,朝“知天而作”进化;奶业技术,让中国人的乳品消费从“喝牛奶”向“吃牛奶”转变;信息化革命,让农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变成“面朝屏幕背朝云”……从“土赛道”到“潮流范”,强农论坛不仅展示了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更激发了我们对农业未来的无限遐想与期待。透过神州大地上的生动实践,我们也看到了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图景和广阔前景。

图片

摆脱“靠天吃饭”实现“知天而作”

伏羲农场实现精准管理、自主决策

土赛道上的潮流范儿,潮的是科技。

今年,农业农村部出台《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在明确加快推动智慧农业全面发展,有力支撑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提出“探索推广‘伏羲农场’等未来应用场景”的要求。

什么是伏羲农场,为什么要推广伏羲农场?

强农论坛现场,伏羲农场的开发者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局局长文亚介绍,伏羲农场以智能农机装备为基础,数据为纽带,将农机变成数据爬虫,完成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的整个闭环,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管理和自主决策。

图片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局局长文亚

据介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涉及耕地、播种、收获等多个环节。在天气、土壤墒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农业生产存在不确定性,这些环节的决策大多依靠人的经验。伏羲农场通过收集到的海量数据对农田进行精准管理,让农民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实现“知天而作”。在伏羲农场,一个工人可以依靠人工智能技术去控制10台、20台农机,也能在大数据的帮助下查看远在20公里外农田中的实时画面,掌握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根据呼伦贝尔农垦的实验的数据,如果在呼伦贝尔农垦600万亩耕地进行推广运用,预计每年节本增效超过14亿元。”文亚表示,广东省农业资源丰富,信息技术产业非常发达,发展农场的优势非常突出。中国科学院智慧农业团队已经与阳春市初步达成了共建伏羲农场示范区的意向,希望加快打造伏羲农场的广东样本。

加快“喝牛奶”到“吃牛奶”历史性突破

数字化升级打造全球首座液态奶灯塔工厂

农业土赛道上的潮流范儿,潮的也是创新。

“创新驱动,是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强农论坛上,蒙牛集团执行总裁李鹏程在演讲中透露,一直以来,蒙牛通过自主培育牧区草、推动奶牛育种改良,确保核心种源自主可控。“当前,我们正在乳品深加工产业上加大投入,研发更适合国人口味的奶酪产品,推动从‘喝牛奶’到‘吃牛奶’的历史性突破。”

奶业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每一杯背后新鲜牛奶,除了浓郁的奶香,也藏着创新的基因。

图片
蒙牛集团执行总裁李鹏程

“数字升级也是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李鹏程认为,数字化、智能化,将让奶业实现效能飞跃、商业模式变革。

今年10月8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蒙牛集团旗下全数智化超级工厂——蒙牛宁夏工厂成功认证“灯塔工厂”称号,这不仅是中国乳业的首个“灯塔工厂”,更是全球液态奶领域的首家“灯塔工厂”。

“在这里,100名员工就能创造出100万吨的年产能,实现100亿元的年产值。”李鹏程介绍,这座灯塔工厂应用了30多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解决方案,实现了1270项技术创新突破,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所有业务数据化,所有数据业务化,让数据驱动系统指挥,颠覆了传统思维,与传统工厂相比,这座工厂的人均效能提高20倍,打造出全球乳业工厂最高年度人效比。

当好“社会稳定器”“经济减震器”

农业保险有力化解农民“急难愁盼”

近年来,中国农业保险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农业保险已成为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中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

当农业与金融保险深度融合,也正成为这一土赛道上的潮流。

以广东省为例,2023年,全省农业保险保费规模突破100亿元大关,位居全国第一,为广东全省约800万户次农民(农企)提供风险保障3036.77亿元。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于泽在主旨演讲中提到:“2023年,中国人保为6490万户次农民提供了2.1万亿元的农业风险保障,保障额度占行业的42%,占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的23%,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了坚实的人保力量。”

图片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于泽

农业保险的作用日益凸显,它不仅是“社会稳定器”,也是“防灾减震器”。

去年,面对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广东农业保险的响应更加快速。广东出台全国首个农险大灾预赔付机制,累计预付赔款1.12亿元,为农业生产灾后恢复和重建提速。

“在各类自然灾害后,农业保险为受灾农户提供了实打实的经济补偿。”于泽介绍,从2007年到2023年,中国人保累计支付农业保险赔款近2700亿元,其中,2023年赔款金额471亿元,同比增加109亿元。2024年汛期以来,中国人保通过实施风险减量服务,有效降低了大灾带来的社会面的损失近10亿元。

近年来,农业保险还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品,充分发挥“经济减震器”的作用。据介绍,目前,中国人保共有各类农险产品3600个,实现了对“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果盘子、肉案子”等近300种农畜产品的保险全覆盖。

怀揣初心返乡创业,都市白领成地道农民

“面朝黄土背朝天”迈向“面朝屏幕背朝云”

农业土赛道上的潮流范儿,还藏在逐梦田野的新农人身上。

当一部手机连接广袤的农田,人们能做到什么?湖南省岳阳县丰瑞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董敏芳的回答是:远程控制农业生产全过程。  

别看如今的董敏芳俨然是一个地道的农业专家。而在10年前,她还是一家大型企业的白领。2013年,董敏芳辞去了令人羡慕的工作,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在田间地头找到了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图片
湖南省岳阳县丰瑞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董敏芳

新农人带来的是新变化。强农论坛上,董敏芳介绍了其团队建立的900亩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只需点击手机APP,在屏幕前动动手指,就能实现全过程远程监控、远程控制,轻轻松松就能让农田“喝饱水”,实现水肥一体化、供水自动化。

让曾经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变成“面朝屏幕背朝云”的可不只是远程控制系统。为了解决种粮人的农产品供需难题,董敏芳团队还将视线投向了智能育秧,并在多方努力下发布了第一家育秧企业标准——《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范》。2023年6月,湖南农业大学联合该合作社组建“智慧育秧联合研究中心”,这是国内第一家研究工厂化育秧技术和运营的科研机构。在智慧育秧的有力帮助下,合作社连年盈利,秧苗损失率控制在3‰,远低于国家标准5%。

怀揣着让乡亲们幸福生活的梦想,董敏芳已经在农业新“稻”路上走了十年。董敏芳认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农业工业化、短板产业化、产业连锁化,她将继续扎根农业一线,多种粮、种好粮。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贾政、赵越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邱伟荣、骆昌威、吴子良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一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