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说的“五脏五体”,各有最佳调养方法

在中医学里,皮、肉、筋、骨、脉被称为“五体”,它们在结构上密不可分,功能上互为用,就像楼房一样,一层层盖起来便组成了我们的身体。

同时,“五体”对应着身体的不同脏腑,肺主皮,脾主肉,肝主筋,肾主骨,心主血脉。

如果能养护好“五脏”,“五体”也会得到滋养,疾病自然没有容身之地。

图片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专家,教你养好「五脏五体」。

受访专家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  孙志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围血管科副主任医师  赵欣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刘承

本文作者 | 生命时报记者 田雨汀

养皮,重在防寒


”泛指人体皮肤,还包括汗毛、眉毛、胡须、头发等。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能把脾胃生成的水谷精气输送到皮表,使皮肤滋润、毛发光泽。

而皮肤是人体抵御外邪的屏障,起到护卫肌体、调节津液和体温等作用,五脏六腑的状态都会在“皮”上有所体现。

图片

现代人的许多不良生活习惯会对皮毛产生影响。例如,吸烟饮酒、过度暴晒、常年化浓妆、熬夜。

若皮肤腠理不够致密,就容易感受外邪,出现皮肤干燥、粗糙、松弛、皲裂等问题,还易患上荨麻疹、湿疹、痤疮等疾病。

养“皮”重在养肺。肺为娇脏,与外界相通,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或口鼻而入。


  • 恰逢冬季,日常养肺的关键在于避寒,衣着要保暖,容易咳嗽的人可以系条围巾,或者穿宽松一点的高领毛衣。


  • 慢性咳嗽等肺气虚者,日常可按揉肺俞穴(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5寸处)、曲池穴(屈肘成直角,肘弯横纹尽头处),每次3~5分钟,早晚各1次。


图片肺俞穴

图片

曲池穴

养肉,调理脾胃


中医所说的“肉”指肌肉,包括现代医学所称的肌肉、脂肪和皮下组织。中医认为,肌肉健康与多个脏器密切相关,其中最重要的是脾。

脾主肌肉,其运化功能直接关系到肌肉状态。脾运化正常,肌肉便能得以滋养,丰满有力;脾运化失常,则可导致肌肉变得无力、萎缩。

图片

部分人饮食不均衡,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或失衡,从而影响肌肉健康。久坐不动或缺乏锻炼,同样会导致肌肉力量下降。长时间进行高强度工作或过度运动引发劳累,可能让肌肉劳损。

当肌肉出现问题时,人体会有疼痛、僵硬、无力和震颤等症状。想要“肉”丰盈饱满,就要护好“后天之本”,注重健脾养胃。


  • 中医认为“五谷为养”,平时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多吃山药、红豆等健脾养胃、祛湿驱寒的食物。

  • 同时要“以肉养肉”,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蛋、奶、豆类等。

  • 日常可将手掌搓热,用掌根在神阙穴(肚脐中央)轻轻画圆,顺时针50圈,逆时针50圈,有助养脏腑、活经络、通气血。

图片
神阙穴


养筋,调畅情志


《说文解字》中提到,筋是“肉之力也,从肉,从力,从竹”,指附着在骨关节周围的筋,像竹子一样坚韧,能让关节屈伸有力。遍布全身的筋膜组织,包括肌腱、韧带等结构,都属于筋。

中医理论中,筋与肝脏的关系最密切,肝血充盈才能使筋得到滋养。

图片

筋就像皮筋,反复抻拉或拉扯过长过紧,都会损伤弹性,因此久坐不动、过度劳损、不良姿势等都可能伤筋。肢体僵硬、疼痛、牵拉感明显、关节活动困难是筋功能衰退的表现。

肝主筋,养好肝,筋的功能自然会得到改善。


  • 避免熬夜。肝藏血,要按时睡觉,避免消耗肝的气血,伤筋伤骨。


  • 舒畅情志。怒伤肝,尽量保持情绪稳定,维护肝的疏泄功能。


  • 日常可适当吃些酸甜口味的食物,多进行柔韧性和协调性运动,如瑜伽、太极拳。


  • 大家平时可按揉阳陵泉穴(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每次3~5分钟,早晚各1次,有助激发经气、舒筋活络。


图片阳陵泉穴


养骨,切忌过劳


中医理论中,“骨”不仅指骨骼,还涵盖与骨骼相关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肾功能与骨骼健康息息相关。

图片

骨髓的作用是滋养骨骼,当骨髓不够充足或肾功能不足时,可能引发骨质疏松等问题。

《黄帝内经》中有“不妄作劳”的说法,即不要违背常规过度劳动。肾中藏有先天精气,因此要避免过度运动、过度思虑、过度房事,否则会损伤肾精、肾气,进而伤骨。

养骨是中医养生的重要一环。


  • 饮食方面,注意增加钙、维生素D、磷等骨骼必需营养素的摄入,避免过多摄入高盐、高脂、高糖食物。


  • 运动方面,着重选择增强骨密度和肌肉力量的项目,如散步、慢跑、游泳、深蹲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负重。


  • 日常可按揉涌泉穴(脚趾蜷曲,寻找脚心凹陷处),有助滋养肝肾、补足肾气,用双手大拇指画圈按揉,或用掌心快速擦搓涌泉穴,每次3~5分钟。


图片

涌泉穴


  • 也可通过叩齿咽津补肾固肾,早起、睡前或闲坐闭目养神时,牙齿上下有节律地叩击36次,然后用舌头在口腔壁和牙齿之间,顺时针、逆时针各搅动12圈,嘴里存有津液后,鼓漱几次,然后分3次咽下。


养脉,贵在通畅


“脉”主要指血脉,通俗讲就是血管,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切脉(即把脉)诊病,就是通过脉象来判断气血盛衰、脏腑病变。

脉与心的关系最密切,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全身。因此,心功能直接影响脉的通畅。

图片

现代生活节奏快,会给“脉”带来不少损伤:

  • 饮食不均衡,气血生成无源或不足,会影响血脉运行;

  • 久坐不动,可导致血液循环不畅;

  • 过度劳累、熬夜,耗损心血;

  • 长期情绪不稳定,会干扰气血运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血瘀血滞、脉象细弱无力、心脏功能受损,脉道不利,血行不畅,会导致全身脏腑功能失调。调脉护心,要养好血。


  • 补心气,推荐按摩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每次3~5分钟,早晚各1次。

图片

内关穴


  • 日常适当补充富含铁和各类维生素的食物,如猪肝、菠菜、红枣、黑木耳,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影响气血生成。


本期编辑:张冕  郑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