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济铁路博物馆展出的《日独战役写真帖》
日本对德宣战
青岛自古是海防要地,扼制着从山东半岛面向中原地区的水上通道,与辽东半岛一起形成掎角之势,守卫京津门户。德国强占青岛后,经过17年的殖民建设,青岛成了初具规模的港口城市。胶济铁路源源不断地将中国山东的农产品、矿产输送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让日本垂涎已久。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日本期盼欧战加剧趁火打劫,谋取蓄谋已久的私利。8月4日,英国对德开战。7日,英国政府正式向日本提出援助要求,希望日本海军搜索并击沉正在中国海面袭击英国商船的德国军舰,并提出:“当然,这也意味着日本对德宣战。但是,英国政府认为,这是难以避免的。”8月7日晚,日本外相加藤高明在召开的内阁会议上表示:“断然参战,相信乃适应时宜之良策。”
为保住其在华势力范围,德国以退为进,提出将胶州湾租借地有条件地交还中国。但德国驻华使馆参赞与北京市政府外交部人员进行非正式秘密谈判时,日本获悉此事,遂向中国政府强力施压,逼迫中国政府打消收回胶州湾的念头。
日军绘制的《青岛要塞总攻击图》
1914年8月15日,日本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第一,立即撤退日本及中国海上之德国舰艇,不能撤退者,立即解除其武装;第二,德帝国政府在1914年9月15日以前,将全部胶州湾租借地无条件交付日本帝国管辖,以备将来交还中国。并限定德国政府于23日中午之前无条件接受以上要求。”德国对最后通牒未予理睬。23日,日本宣布对德国宣战,日德战争随即爆发。27日,日本第二舰队抵达青岛海域,全面封锁胶州湾,从海上堵住青岛德军对外联络的通道。28日,由陆军中将神尾光臣为师团长的日本独立18师团首批部队乘船离开日本,向山东半岛开进,青岛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亚洲唯一战场。
青岛经过德国人17年的经营,修建了数量众多、规模庞大的炮台、堡垒、军营及附属设施,成为远东著名的海防要塞,日军在青岛海域将遭遇德军的顽强抵抗。为此,日军将目光转向青岛以北250公里的龙口。9月2日,日本独立18师团先头部队山田旅团在山东北部的龙口莱州湾登陆,但莱州湾同时迎来的还有持续的暴雨,独立18师团主力部队迟至9月15日才全部登陆。这场暴雨打乱了日军登陆后从陆地赶往崂山仰口湾的预定计划,独立18师团的一个旅团被迫于16日在龙口重新登船从海路赶赴青岛。9月18日,日军兵不血刃地登陆崂山仰口湾,为后续部队登陆提供陆上掩护。
日军占领德军修筑的青岛炮台
日军的临时铁道联队
在这次日德青岛之战中,组建时间不长的日军临时铁道联队发挥了重要作用。战争爆发前的1913年,日本军方在国内实施了轻便铁路大演习,为侵略青岛时如何铺设使用轻便铁路提前进行了训练。1914年7月,组成临时第三铁道大队,其目的是设想胶州湾的青岛攻防战,在登陆地点向内陆铺设手推轻便铁路,实施兵员和装备的快速运输。8月底,组建临时铁道联队的命令下达,负责战事中胶济铁路的修复和运营工作。
虽然成立了临时铁道联队,但军方重视炮兵轻视铁道联队的倾向在作战开始之前就已经表现出来了。重炮兵部队认为根据日俄战争的经验,重炮只能用圆木在道路上运输,手推轻便铁路不堪大用,依靠轻便铁路运输重炮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阵地。铁道联队反驳说,手推轻便铁路的材料和日俄战争时相比强度有所提高,所以无论什么重炮都不会妨碍运输。但又被指责运输车辆载重1吨半,能力不足,铁道联队将其变更为5吨制式车辆。
这一切也并没有说服重炮兵部队,青岛攻防战最初还是用骡马来牵引重装备。但受困于崂山到前线的复杂地形,骡马拉重炮的道路运输很快就中断了,开战三天后,日军转为使用手推轻便铁路运输,随后的榴弹炮也采用了同样的运输方法。用手推轻便铁路运输的军需品,繁忙时一天最大运载量达到140吨,但由于运输需求特别大,超载导致车辆破损,零部件补给替换一度成为棘手问题,后来铁道联队材料厂向南满铁路订购部件后进行修理。
日军用轻便铁道运输弹药
由于日军战前对山东铁路实际情况调查不足,按照1067毫米轨距进行了准备,致使携带的轨道材料在胶济铁路1435毫米轨距间完全没有用。从德方接收的蒸汽机车大多装备了过热器,技术人员没有经验,无法判断其是否方便,只好将一辆车拆开进行构造研究才掌握了驾驶方法,诸如此类的事情给铁道联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但从整场战争来看,临时铁道联队对战局的发展还是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前铁道队的任务是提供后方支援,随着日俄、日德战争的实战,铁道队成为日军进攻作战的重要力量,运用装甲列车,实施强行突破的任务也加入其中,战场上的铁路成为日军四处侵略扩张的攻击手段。
日军占领胶济铁路全线
面对日本的压力,中国北洋政府宣布中立,划出潍河以东,海庙口、掖县、平度以西为日军行军区,甚至撤走莱州附近驻军,以免与日军发生冲突。然而日本的野心是由山东北部登陆后,可以趁战事占据胶济全线,既可截断德军陆上退路,又为日后霸占胶济铁路造成既成事实。
9月23日,日军战地司令神尾光臣接到占领胶济全线指令。从龙口登陆的日军经掖县、平度、即墨,到胶州,迅速占据胶州火车站,切断了德军供给线,并利用胶济铁路快速向西推进,越过“行军区”图谋济南。尽管北洋政府始终抗议,却不能阻止日本不断扩大军事行动。
日军沿胶济铁路烧杀劫掠。9月25日晚,日军大尉野村率400多士兵包围了潍县火车站,4名德籍管理人员被掳走,10多名铁路职员被拘捕,车站电报员李天训被刺伤,下落不明。驻潍县陆军第五师师长张树元派人多方寻查,三天后在车站西北一片坟地内发现了尸体。经医官检验,为刺伤左肋致死。张树元命部下与日方交涉,日军当场口头承诺查办行凶之人,却再无下文。26日,统率办事处致电外交部:“日军占据潍县车站,持有大队长函件,虽与交涉,不允退出,请速筹对待。”又电:“日兵占据潍县车站,交涉不退,并捕拿苦力,扎死一人。又到步兵一营,预备把守由潍至济车站,请速筹备对待之策等语。”
9月26日至27日,外交部要求日本政府“迅电潍县军队,立即撤退,以顾邦交,而维信用”。日本外相加藤高明对此毫不客气地辩解,日本认为胶济铁路是德国的铁路,应当与胶澳一并占领。并请将中国军队撤离,如果发生冲突,日本将认为这是帮助德国并与日本为敌的举动。为此,9月30日,外交部向日本政府提出抗议:胶济铁路是德国商人开办,中德签订的《胶澳租借条约》第二端及胶济铁路第一款。该路不只是德国商人产业,而且也是中国商人有股份的产业,说是德国政府的产业,实属误会……自潍县至济南的铁路,由中国保护,已经中国外交部特别声明,也经日本驻华公使特别承认。日本军队占领潍县站,而且有向西进犯的意图,而日本公使来外交部声称,将占领胶济铁路全路,中国政府不能不认为这是违反协商、侵犯中立、破坏公法的行为。但这些抗议对于蛮横无理、志在必得的日本来说,根本不会起到任何作用,中国政府不得不再次退让。
此后,日军沿胶济铁路不断扩大军事行动。10月5日,日军占领青州车站;6日半夜,占领胶济铁路西端济南西站。11月7日,德军投降,日军攻陷青岛,占领胶济铁路全线,日德战争宣告结束。
日军占领德方尚未完工的胶济铁路济南车站
日本占领青岛及胶济铁路后,北洋政府频频向日本提出抗议,数月间双方围绕胶济铁路进行了多番激烈的交涉。日本不仅毫不退让,而且迫不及待地想将其在青岛和山东的权益合法化,侵占山东更图谋全国。
沿着胶济铁路博物馆“风雨沧桑路”的展线继续前行。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上,公理在强权面前沉默,胶济铁路是一条导火索,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将一个民族渴求自由、民主的精神点燃。随后的几年,面对五三惨案的暴行、七七事变的蹂躏,胶济铁路又成为一个民族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的见证。
作者:陈宇舟 编辑:徐征 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