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栋白色的标准化养殖大棚整齐排列,棚内自动喂料机正在投喂饲料,成千上万只肉鸡正在吃“营养餐”,在自动化环控系统、半自动化喂水喂料系统的加持下,住上“空调房”的肉鸡享受着细致入微的“餐饮服务”。这是记者近日在息烽县养龙司镇高硐村息烽众创园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养殖基地看到的一幕场景,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肉鸡的生长环境这样整洁、舒适、现代化。“今年6月,第一批鸡苗进栏共10.3万羽,已于9月底全部出栏,出栏率94%,产值达到370万元,净收入有40余万元。”养龙司镇高硐村党支部书记洪海向记者展示自建立养殖场以来的“成果”。他说,目前养殖场存栏10万羽小鸡正在茁壮成长,经过81天到86天精心喂养并检测合格后将正式出栏。2023年,为进一步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息烽县农业农村局以县级实施2000万羽肉鸡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为契机,打破以往农业产业散而小的局面,整合养龙司镇高硐村、九庄镇杉林村、西山镇鹿窝村、永靖镇新萝村等11个村通过“飞地抱团”模式,探索建立肉鸡产业新发展格局。以“共同投入资金、共同管理经营、共同分配收益”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共同出资775万元成立息烽众创园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引进养殖主体进行运营,各村集体以“保底资金+二次分红”的模式计算收益,以此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当年8月,息烽众创园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养殖基地正式在高硐村投建,占地70余亩,新建标准环控鸡舍12栋。计划每年出栏肉鸡25万羽,预计保底收益可达50万元以上。“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飞地抱团’强化了资源要素的整合。”西山镇鹿窝村党支部书记杨漠富介绍。鹿窝村位于西望山风景名胜区,一直以来致力于发展农文旅项目,村里没有资源条件发展肉鸡养殖业。而依托“飞地抱团”建立众创园肉鸡养殖基地,有效解决村集体“投不起、不懂投、投哪里”的难题。在众创园肉鸡养殖基地的拉动下,鹿窝村村集体今年预计增加收入4万余元。杨漠富说,“利用这些资金进一步完善村基础设施,还可用于补贴村民缴纳医保费用等,切实让村民受益。”众创园养殖基地负责人邬忠学是高硐村第一批肉鸡养殖户,有多年的肉鸡养殖经验。在他看来,以11个村抱团成立公司联合养殖,形成了一个坚强的纽带,增强了风险抵抗能力。引进息烽德康家禽养殖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提供鸡苗、饲料、药品,并进行技术指导与肉鸡销售,更能抵抗市场风险,确保稳定收益。“公司统一提供健康鸡苗、标准饲料、防疫药品、技术指导和服务,能够有效提升出栏肉鸡检测合格率,减少养殖损耗,稳定养殖户的收益。”息烽德康家禽养殖有限公司派驻众创园养殖基地的技术指导员何林介绍,公司提供的智能控温系统、自动投料设备能够有效帮助园区做到科学化、标准化喂养。众创园养殖基地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每逢繁忙时节,都会组织周边群众到基地帮忙,日薪根据工作任务确定为120元—500元不等,已累计带动周边60余人就业增收。”邬忠学介绍,通过基地务工、发展“肉鸡代养”,众创园养殖基地为当地部分不便外出务工的群众解决了就业难题。“鸡苗从进栏到出栏需要打4次疫苗,4次疫苗打下来,我们每个人收入预计在8000-9000元。”正在众创园养殖场给鸡打疫苗的高硐村村民谭文慧介绍,她目前已代养肉鸡两万多羽,平时还兼顾到基地务工增加收入。“不用远走他乡,在家门口打工就能额外增加一份收入,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推进产业联合、资源联通、效益共享,改变过去各村单打独斗的局面,丰富乡村产业形态,以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洪海说。洪海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息烽众创园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服务力度,把高硐村肉鸡养殖产业做大做强,延长肉鸡产业链,持续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不竭动力。“以‘飞地经济’为载体,突破地域限制,科学合理地将有关资金集中配置到发展条件较为合适的区域,共同发展产业项目,打通村与村之间资源、资金、信息等经济发展要素流通渠道,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的统筹和均衡发展,最终实现共赢共享。”息烽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副主任唐云飞介绍。截至目前,息烽县按照“政府统筹、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发展思路,建成以九庄镇、鹿窝镇为核心区,石硐镇、养龙司镇、永靖镇等乡镇为辐射区的肉鸡养殖园区,带动400余户2000余人就近就业。2023年全县出栏肉鸡1172万羽,产值6亿元。息烽县已成为贵州省肉鸡产业保供基地、贵阳市千万肉鸡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