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高”逐“新” 奋勇争先——临武高新区创“五好”园区打造产业高地

这里,是2021年度湖南省营商环境先进园区、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测评点;这里,是2022年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双创”)单位、湖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这里,是2023年度湖南省节水型园区、“郴州市地方敢闯”典型;这里还是2024年省级绿色园区……

这里就是临武高新区。在“五好”园区建设的引领下,如今的临武高新区,开放引领崛起,规划定位发展;营商环境持续向好,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产业兴旺繁荣,企业攀“高”逐“新”。临武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陈海斌介绍,今年前9个月,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12.1%,招商引资实际使用境内资金完成进度96.97%;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进度97.9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60%。

规划定位好,聚集国家级产业集群

高新岭地,赋能强县。临武县委、县政府对园区寄予厚望,要求着力建强产业园区“主阵地”,对标“五好”园区,锚定“电池产业之都”目标,并通过打造锂电新能源、电子电容、特色农产品加工、宝玉石、碳酸钙等5大产业集聚区,在全省园区差异化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2023年,在全省高新区创新评价中排位14名。

图片

临武高新区(刘礼燕 供图)

临武高新区以创建“五好”园区为抓手,突出优势主导产业,锚定“电池产业之都”目标,优先发展主导产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锂电池及储能系统制造、电子信息、电子电容),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肉制品加工、食品加工)以产城融合为目标,以“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为路径,打造锂电新能源“四链一园”产业体系。

深谙规划先行的临武决策者们,借助强势崛起的锂电产业,启动临武高新区调区扩区规划。因早谋划、早规划,今年9月,湖南省发改委(湘发改函〔2024〕29号)文件通知:临武高新区调区扩区方案正式获批,这是郴州市调区扩区的园区中率先获批的园区,园区发展区域由3.4578平方公里增加到4.0646平方公里。

“获批的规划进一步优化了园区空间布局、推进了产业结构升级、破解了园区面临土地资源紧张等发展‘瓶颈’。”临武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胡玉萍说,这让园区发展进入了新的里程碑。

临武高新区在不断扩大园区发展空间的同时,持续开展“三类低效土地”处置,联亿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戴胜儒说:“高新区调区扩区获得批准,企业如沐春风,我们创新创业的信心更足了,今年公司又加大投入1亿元,在临武创办第二工厂。”

走进临武高新区的湘粤(临武)电池产业集聚区,该集聚区规划用地7500亩,分三期建设,坚持产城融合,打造新能源与节能国家级产业集群。目前,电池产业集聚区已入驻锂电新能源企业27家。

机制创新好,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体制机制及平台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临武高新区主动跳出“舒适圈”,向改革要动力,不断增强园区内生活力。

他们以党建为引领,推行“管委会+平台公司”新模式,即园区管委会履行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领导职能,平台公司履行开发建设、资本运营、招商引资的发展职能,实现园区政企分开、政资分离。

临武高新区按照“精简、高效、统一”原则,在机构层级上做“减法”、在营商服务上做“加法”,以大部门制、扁平化管理推动管委会“瘦身健体”,将原7个内设机构精减合并至5个,提升了工作服务效能。

为推进园区管理机构涉企服务事项整合,园区按照“一枚公章管审批”原则,全面完成市县两级126项赋权事项交接工作,基本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一个窗口办完事”,全流程0.5个工作日办结。

在此基础上,临武高新区依能定岗,按照“员额总控、以岗定员”的原则,拿出12%左右的员额,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猎聘优秀专业人才。目前形成了“‘80后’勇挑大梁、‘90后’崭露头角”的新格局,建立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我们今年启动了新一轮的改革试点,重点进行园区市场化运营改革试点和加强园区合作共建改革试点。”临武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兼纪工委书记李睿表示,市场化运营改革试点是进一步探索股权合作运营模式,形成符合园区实际的运营模式。如园区组建了锂电新能源产业研究中心,通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入股,引进基金,在研究中心下,形成成果转化、技术研发、人才培训、产业化管理、项目(含企业)引进等综合管理机构,形成专业运营。

体制机制的改革,激发了平台及企业的创新活力。为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进一步促进园区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临武县与中南大学湘潭大学等合作,搭建起“园区+高校、企业+高校”的桥梁,实现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合作服务、科技企业孵化等众多协议的落地。

今年,临武高新区沃尔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圆柱形“18650”“21700”高能量密度、高倍率超低温及固态锂电池产品,是国内电池领域技术的创新和突破,科技含量在国内领先,在湖南省内首创,这是企业与高校“产、学、研”结合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今年来,临武高新区把科技创新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引擎,持续开展企业创新主体培育行动,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持续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目前,园区已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4家,储备科技型中小企业5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

服务形象好,企业发展省心安心

“公司注册、选址、办公楼建设手续报批等,都是园区帮代办的。”大中赫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表示,正因园区的高效办事环境,公司办公楼从选址到开工建设,只用了1个月时间,529.41亩碳酸锂厂手续报批、工程施工许可等,都是园区一条龙服务,真是“在临武创业舒心、办事省心”。

湖南安能赣锋新材料有限公司锂电新能源项目(一期),在“保姆式”服务专员的帮助下,用3个月实现从动工到落成。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园区经济“向上走”的重要支撑。

临武高新区旗帜鲜明指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实,打造“保姆式”服务模式,推行“肩并肩”贴心服务,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全周期的“一站式”服务。该区政务窗口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企业办证资料减少31项,今年已为企业办理相关事项46项,审批提速60%以上。

同时,园区深入开展“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等,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常态化开展“走、找、想、促”服务,开展走基层、入园区、进企业服务活动。如针对部分企业正在更新设备,但不知道如何包装项目的情况,争资立项专班工作人员来到尚洁公司、龙腾新能源等企业,手把手指导企业申报项目,东佳电子、小徐瓜瓜、天裕华运、久森新能源、龙腾新能源等11家企业,申报了设备更新中长期贴息贷款项目,总金额3.98亿元,目前有8个项目通过省发改委初审,将助力企业化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后劲,让政策红利从“纸上”落到企业“账上”。

通过聚焦“急难愁盼”问题帮助企业纾困增效,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建设项目、重点人才进行“一对一”精准服务,园区“两员”上门服务达1147多次,累计解决问题42多件。涉及缺普工、缺技术人员、租赁厂房维护等问题已解决95.2%。

捧出真心诚意,临武高新区为企业厚植了发展沃土。在进一步找好定位、建好平台、抓好项目、带好团队、树好形象的基础上,园区将建设“五好”园区的实干作为,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朝着既定目标奔跑、冲刺!(刘礼燕 蒋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