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2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突破敌人设置在湘江沿岸的第四道封锁线后,翻过老山界,分三路自东而西通过龙胜东北部。在龙胜历时十天十夜,行程90多公里,经过6个乡镇,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红军成功推行了党的民族政策,帮助当地居民铲除反动恶势力,赢得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拥护和肯定。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红军曾在这里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激励着龙胜人民砥砺前行,红军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是每个龙胜人的精神宝库,龙胜坚持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民族政策
1934年12月在进入龙胜之前,红军政治部发布了《关于苗瑶民族中工作原则的指示》,规定:对于苗瑶民族的统治方式、思想、习惯以及宗教仪式应该表示尊重。当月6日,红三军团某部在龙胜白面红瑶寨的一处石岩下会见参加桂北瑶民起义的瑶老,向他们指出革命的道路,在石壁上书写“继续斗争,再寻光明”“红军绝对保护瑶民”的口号。瑶民很感动,当下顺着笔迹原样用刀刻成石刻,至今清晰可见,这块岩石如今叫“红军岩”。每逢重大节庆,当地群众都会来此瞻仰学习。龙胜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发祥地之一,如今开出了灿烂的民族团结之花。
红军楼叙说红军的故事
1934年12月10日,龙坪镇历经“凤凰涅槃”,经受了中国革命血与火的洗礼。龙坪因为那一天被光荣地载入史册,成为一方红色的热土。当年毛泽东、周恩来带领红军在这里,保护了群众财产安全,维护了一方稳定,红军走后,当地群众把红军救下的杨氏鼓楼当作红军的化身,把它改名为“红军楼”,用深情的侗歌表达对红军的无限敬仰和深切怀念。新中国成立后,侗族群众感念红军战士,便将杨氏鼓楼改名为“红军楼”。
红军鼓楼赓续红军精神
鼓楼,在侗族群众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侗族村寨最显著的标志,也是侗族文化体系的代表。在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镇江口村坐落着一座以红军为名的鼓楼——江口红军鼓楼,鼓楼是当地侗族群众自发捐资、筹款建造,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建成高38.8米,共23层,双层宝顶,全部为传统榫卯结构的桂林境内规模最大的鼓楼,用以纪念当年红军在此奋战的历史故事。
红色热土盛开团结之花
在龙胜,有120支同心文艺队,全部都是群众自发组织的。龙胜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是苗、瑶、侗、壮、汉等多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地方,这120支同心文艺队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有形有感有效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示范村
龙胜学习和践行“千万工程”的治理经验,因地制宜,将马海村打造成龙胜的一个试点乡村。它的发展离不开粤桂协作工作队的帮助,也得到了社会企业、团体的支持,可以说马海模式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分工协作的共创模式。
马海村半山书吧,这里有5000多本图书,有农业方面的,还有一些孩子喜欢的图书,都和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除了是一个绝佳的读书场所,半山书吧还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平台。这里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沙龙、读书会、讲座等活动,让来自不同领域的人们和村民能够在这里自由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马海村有自己诗词协会,有十几个成员,都是本村的村民。他们把诗词书写装裱装饰自家楼堂,刻在石头、木牌上,挖掘与梳理马海村文化历史,还参与了村志编写工作,把村里的神话故事、四季风景都总结为一首首动人的诗词。
非遗传承 生生不息
侗族草龙制作技艺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胜广南村草龙的制作始于清朝嘉庆年间,当时虫害泛滥,野兽横行,庄稼遭殃,民众生活苦不堪言。后来,人们想到龙是神灵的化身,在寨子头人的带领下,村民用泥土、布料、竹条、草藤等制作简易的草龙。
草龙是当地群众团结的象征,一条草龙的鳞片有3000多片,需要糯禾秆80多公斤,编织200多个工作日。只有全村人一起做,团结、有凝聚力的村子,才能做成。
夜色与美食点亮群众的幸福感
龙胜各族自治县积极践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五动机制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县城优势、特点、资源统筹起来,不断加大城市面貌提升力度,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从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协同发力,县城桑江北区开发、龙脊大道园区开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提升县城产业承载能力和人口集聚能力,城区建设框架从2011年的1.8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2.6平方公里,新增山体休闲公园40万平方米,县城面貌焕然一新。让每位来到龙胜的朋友都能够切实感受到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龙胜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