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等国发出警告,欧洲不能在一个地方跌倒两次,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犯的错,不能在中国身上重演。
在欧洲的“希望”,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在美申请破产保护之后,欧洲国家就开始陷入焦虑。
因为他们本打算以此来减少对中国电池的依赖,但现在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
11月28日,法国、德国和瑞典三国,向新一届欧盟委员会发出呼吁。
他们声称,在满足欧洲绿色转型需求的过程中,应当避免“对华依赖”,并确保欧洲电池生产的未来。
瑞典副首相兼能源与工商大臣布施甚至宣称,欧洲需要从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事情中吸取教训,不能再次依赖“竞争对手”。
德国国务秘书克鲁蒂格也表示,欧盟需要寻找中国以外的来源,以获取关键原材料。
比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甚至是欧洲自己也有锂项目。
很显然,他们再度将在自己放在了中国的对立面。
在他们看来,正是因为欧洲过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才会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陷入被动。
即便他们对俄罗斯实施了制裁,毅然决然的禁止进口俄罗斯能源,欧洲的日子也没有多好过。
坦白讲,他们将这一切归咎于过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完全是搞错了重点。
让欧洲陷入困境的原因,从始至终都是他们自己盲从美国,没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没有从欧洲的利益出发。
现在他们又将矛头对准中国,试图在电池、电动汽车等行业跟中国“脱钩”。
所谓的避免“对华依赖”,说白了就是他们此前提到的“脱钩”。
德法瑞三国给出的理由是,欧洲的电池公司共同面临一个挑战,那就是要在“不均衡的全球竞争环境”扩大规模。
他们建议欧盟减少一些繁文缛节,加快审批流程,为该行业的新公司创造更好的资金和市场渠道,并且为电池行业分配更多欧盟基金。
这番话乍一听是没毛病的,因为大家都想为本国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提供机遇。
但问题是,他们这一切要建立在压榨、排挤中企的基础上去进行。
这在我们看来,当然是不赞同的。
对于欧洲面对中国新能源行业的“焦虑心态”,我国早就有所回应。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曾表示,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优势是靠真本事获得的,是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塑造的,而不是靠政府补贴形成的。
中国新能源产业持续提供的优质产能,将对全球绿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而且对于产业合作,中国始终秉持开放态度,有关国家也应该保持开放心态,坚持公平竞争。
咱们这话说的是有水平的,中国新能源产业能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能在该领域领先于全世界,说明我们是有真本事在身上,而不是靠投机取巧获得的。
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他们所谓的补贴措施,或者是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行为,说到底都是利用国家权力对别国企业进行打击。
说简单点就是以大欺小、以权压人,毫无规矩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