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黄一泓考入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成为一名新生
对经济学产生浓厚兴趣
如今,她从哈佛毕业
回到光华成为一名老师
担任应用经济学系的助理教授
十年弹指一挥间
她实现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蜕变
也实现了自己的成长跨越
黄一泓
光华四年,开启学术生涯
黄一泓与光华管理学院的缘分,要追溯到2014年。高考后的黄一泓,来到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成为金融学专业(金融经济学方向)的一名学生。
“我从小就非常向往北大,听过很多关于北大的故事,憧憬在未名湖畔学习生活。因此在机会到来时,我自然满怀欣喜地走进了燕园。就专业选择而言,高中时对各专业的认知还非常模糊,所以尝试在有限信息下做出决策,但现在回头看,大概是恰好找到了光华这个最优解。”黄一泓说。
早在高中的时候,黄一泓就喜欢读一些和社会科学相关的书,对社会和经济领域的观察和研究产生了兴趣。光华读书的四年,黄一泓对经济学的兴趣更加浓厚,也成为她经济学研究之路的起点。
“大二时,我参加了学院的学术之星项目,在孟涓涓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尝试经济学研究。那时我发现学术研究和课堂学习不同,重要的或许不是解答已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而是问出重要有趣的问题。”黄一泓说。整个研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黄一泓经历了很多波折,但也让她真正感受到了学术研究的魅力。
在黄一泓看来,学术研究,问问题的能力还是挺重要的。从高中到大学,很多时候就是在卷子上答出标准答案,自己也比较欠缺提出一些关键问题的能力。在开始学术研究之后,自己得到了一些锻炼和提高。
“我愿意花一两年的时间去研究一个事情,而不是在一两周的时间,把一个课题很快的做完。”黄一泓说,自己尝试了很多种选择,因为只有都尝试了才知道哪些更适合自己,要感谢光华给予了自己各种各样尝试的机会。
因为比较早就确定了对经济学研究的兴趣,黄一泓在大二专业选择时确定了金融经济学方向,学院的一系列专业课程也为她在博士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大三的时候,黄一泓通过学院的交流项目,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换学习,接触到前沿的行为经济学研究,这让她进一步明确了申请经济学博士、在学术领域探索的目标。
在她看来,光华给自己的印象是蓬勃、多元、创新的,为拥有不同兴趣的学子都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喜欢做研究的同学可以在“学术之星”和本科生科研等项目中思考和探索;想去业界工作的同学有很多实践的机会和职业发展中心的支持;不想走“主流”道路的同学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给人的感觉是“万类霜天竞自由”,不同方向的同学也多有交流,从中收获不同视角下的观察和思考。
专注研究,探索行为经济学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和写作后,黄一泓的论文在学院评选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2018年毕业之际,黄一泓也收到了来自哈佛、耶鲁、斯坦福等9所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本科时我对行为经济学产生了兴趣,哈佛的行为经济学方向很强,所以是非常自然的选择。”黄一泓说。在哈佛读博的日子里,黄一泓在学业和研究上有了更多积累,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拥抱未知,在不确定性中成长。
黄一泓表示,本科的学习是以上课、做题和考试为主。虽然有时试题比较难,但是一分耕耘就能带来一分收获,可以及时获得正反馈。博士阶段开始独立进行研究,在未知的领域探索,不断试错,即使十分耕耘,收获可能还是遥遥无期,所以常有挫败感。后来自己慢慢发现,那些所谓错误的、走不通的道路,没有一段是白走的。
“即使在短期内没有转换成论文,在这些‘失败’项目中的思考也是一种成长。此外,经济学研究项目的周期很长,从想法的形成到论文的发表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所以不必太执着于短期的结果,耐下心来才能享受到探索的乐趣。”黄一泓说。
黄一泓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致力于通过行为经济学理论的视角,理解现实世界中的现象,例如对社会规范的认知、政治话语、媒体偏见和信息在社交网络中的流动等。
“我的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信息处理和经济决策制定。希望自己的工作有助于我们理解信息和感知对于行为决策产生的深刻而细微的影响,例如公共表达、职业选择、提供建议等。展望未来,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个信息日渐丰富但认知挑战重重的时代里扩展这些探索。”黄一泓说。
对于自己的学术经历,黄一泓也分享了一些体会。
“本科期间我觉得主要是好好上课,打好基础。修经济学专业课的时候可以多花点时间看一看推荐的文献,看看自己对哪类研究比较感兴趣,将来想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最后我觉得助研工作挺有帮助的,助研是一种通过实践来学习的过程,可以培养很多实用的技能。但是也不要让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完全被助研工作占据,少做一些、多想一些,可能会有更多收获。”黄一泓说。
哈佛毕业后,黄一泓选择回到祖国,回到母校。在她看来,经济学是一门很贴近现实的学科,很多实证研究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而自己对中国的情境更熟悉,也更可能在这个情境下产生更深刻的思考,问出更好的问题,所以希望自己的研究深植于这片土壤。
“国内高校中,我自然最希望回到母校,我在这里读过了美好的大学时光,回到这里对我而言就是回家了。并且,我的研究方向也与光华很多老师的研究相关,有着紧密的联系。此外,回国后我能常常陪伴在父母和家人身边,也让我感觉更幸福。”黄一泓说。
“光华学姐”,将温暖与美好传递
成为一位好老师,将温暖与美好传递下去,是黄一泓对未来光华时光的期待。
“我从小的愿望就是当老师,一直留在校园里,觉得‘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特别美好的事情,现在也有幸实现了小时候的心愿。”黄一泓说。
黄一泓表示,教职工作主要包括研究和教学两方面,而这两方面恰巧都是自己喜欢的。虽然“抱怨”了很多学术研究中的挣扎和迷茫,但当一个好的想法在长时间的积累后闪现的时候,就像长途跋涉之后的柳暗花明,那种快乐大概没有什么事情可以相比。
新的学期,黄一泓将在光华教授《行为经济学》和《数字经济学》课程。在《光华第一课》中,黄一泓以“站在现在的角度,想对十年前的自己说些什么”为引,为光华学子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她提到,在简历中大家往往只展示成功,却忽略了失败背后的努力和挣扎。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质疑和挑战。失败是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从失败中学习,不断尝试,尤其是在本科阶段,试错成本相对较低,是探索和发现自己兴趣的黄金时期。
“在本科阶段,要多去探索、去尝试,不管结果如何,总比不尝试要好。所有的经历,最终都会成为人生财富的一部分。”黄一泓说。此外,她还在课上分享了探索的时间成本和最优策略、克服选择困难症以及经营自己的支持网络等话题。
对于今后的教学,黄一泓认为,积极和互动的课堂环境对学生是有益处的,将会尝试多种方法来促进学生对课堂的积极参与。而个性化教育也是黄一泓比较重视的方式,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确保学生在课堂之外获得他们需要的关心和指导,并创建一种量身定制的学习体验。
“在我的学术旅程和个人成长经历中,我有幸得到了多位良师的指导和帮助,对此我心存感激。本科期间,我在光华老师们的引领下感受到经济学研究的魅力。博士期间,导师们对我研究项目的指导和职业生涯的关心都让我受益匪浅。如今我也有机会参与到教学工作之中,我希望将我得到的关心和帮助继续传递给我的学生。”黄一泓说。
在教学的同时,黄一泓希望也能多跟同学们一起聊天,不仅仅成为学生的老师,也希望成为他们的“光华学姐”,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支持和鼓励,正如自己在学生期间得到老师的帮助一样。
黄一泓,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助理教授,于2024年获得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她的研究通过行为经济学理论的视角,理解现实世界中的现象,例如对社会规范的认知、政治话语、媒体偏见和信息在社交网络中的流动等。
来源 | 北大光华对外关系部、北大光华学术资讯、北大光华本科研究生
编辑 | 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