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非遗之花 解文化密码

  光明网讯(记者 刘晗旭)千年龙窑烧制研学“薪火”,芊芊芦苇绘成就业画卷,飞针走线绣出文化自信……走在乡间田野,一代代手艺人、一辈辈工匠,在手手相传、口口相授中把非遗技艺传承至今,不仅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焕新,更推动着乡村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非遗的多元价值不断被挖掘,“指间技艺”转变为“指尖经济”,非遗“小工坊”也孕育出了“大产业”。截至目前,我国共建设9100余家非遗工坊,涉及1721个县域,直接吸纳27万余脱贫群众实现就业。作为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以及乡村非遗活态保护的重要抓手,非遗工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不断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非遗+研学”推动乡村文旅深度融合,“非遗+残障”助力残障群体就业增收,“非遗+出海”弘扬民族文化拓展国际市场……非遗之花得以生生不息,璀璨绽放。
“非遗+研学”
  “古柴窑”点燃“新学途”
  “小时候,爸妈去陶瓷厂上班,我便常跟着去太平宫窑旁写作业。”回忆起过往,德化县非遗工坊带头人李文芳感慨万千,这条诞生于1043年前的千年龙窑,如今依旧炉火旺盛、人潮涌动,挤满了前来研学的青年学子。
图片
厦门大学海外部留学生在太平宫窑研学。受访者供图
  “通过文化旅游和研学活动,游客可以亲身体验陶瓷制作的工艺,感受非遗的魅力。”李文芳表示,近年来,德化县非遗工坊开展了众多研学活动,这些大学生、中小学生走进德化,走近太平宫窑,从历史发展到当下工艺技能,感知陶瓷文化、探秘陶瓷历史。目前,太平宫窑接待各地研学团队200余支,开设有非遗手拉坯文化研学、非遗手绘文化研学、太平宫窑陶艺泥条盘筑文化研学、非遗手工瓷花技艺文化研学、古法印坯技艺文化研学等课程体系,并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西安国际外语学院等成为了研学长期合作伙伴。“太平宫窑不仅是座千年柴窑,更是集传承教育、艺术交流、研学体验为一体的非遗传播载体和展示点。”李文芳说道。
“非遗+残障”
  “小芦苇”打开“希望门”
  “宇宙之大,鸟羽之微,皆可取材。”谈起河南淮阳芦苇画创作,葛磊眼神灼灼。淮阳芦苇画的制作材料全取自芦苇,通过电烙铁熨烫、染色等工序,赋予芦苇新的生命。“这幅画中鸟的羽毛,非常细腻生动。我们把芦苇抛开了,将芦苇芯一丝一丝剪下来,再按形状、大小排列粘到画上去。”在淮阳芦苇画非遗工坊里,芦苇叶、芦苇秆、花穗在一双双巧手下变身古朴别致的精美艺术品,不仅赋予了芦苇新的生命,更为残障群体打开了希望之门。
图片
用芦苇芯做的“鸟羽毛”栩栩如生 记者 刘晗旭 摄
  从最初的朋友圈招募,到口碑相传,再到与残联合作,淮阳芦苇画非遗工坊逐渐成为周口市残疾人定点培训机构。“通过免费传授芦苇画制作技艺,我们为残障人士提供了一个零成本、零压力的就业创业平台。”葛磊表示,工坊聚焦残障人士就业难和非遗传承难两大主题,制定并推广了“非遗+残障”残障人士非遗就业的运作模式,即工坊提供免费食宿及非遗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可选代加工、开店或网购销售等路径,全程零成本投资,创新解决残障就业与非遗传承难题。据了解,自2018年起,淮阳芦苇画非遗工坊已累计培训残疾人803人次,安置稳定就业96人,辐射带动就业近500人,帮助近百个残疾人家庭实现就业脱贫。
  “非遗+出海”
  “老手艺”绣出“时尚范”
  “小小吊脚楼,十八大姑娘,阿妈手把手,教我绣衣裳……”在酉州苗绣非遗工坊带头人陈国桃儿时的记忆里,外婆和母亲常常坐在吊脚楼上绣花,在细碎温暖的家常话里飞针走线,绣出了一身身的漂亮衣裳。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下,她对苗绣也有着深厚的理解和情感。“我想做的是将苗绣融入日常生活,让更多人看到苗绣,用到苗绣。”
  怀着这样的愿景,陈国桃在深入挖掘苗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打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苗绣产品。2016年,作为大国工匠,她带着“绣出一片桃花源”系列作品参加欧洲巡展,“在意大利,我被他们精致而典雅的风格深深吸引,这促使我构思并设计出了更为沉稳、内敛的灰色和蓝色系列产品。”陈国桃还将这些苗绣用在礼帽帽饰、胸针、耳钉等产品的设计上,不仅满足了国际市场的需求,让苗绣走出国门,也为其传承焕新开辟了新赛道。
图片
苗绣“蓝色系列”产品广受外商欢迎 记者 刘晗旭摄
  “我们工坊的苗绣已经出口到意大利、新加坡、英国等多个国家。”陈国桃说道,特别是在广交会上,她的蓝色系列苗绣首饰收到了多国外商的订单需求。“尤其是迪拜外商,他们说在炎热的沙漠中看到这抹蓝色,一定让人感觉舒服又清凉!那次展会上蓝色系列产品甚至展示架,都被他们一个不落地买走了。”陈国桃解释说,这个系列的蓝色之所以独一无二、备受欢迎,是因为他们在染制过程中加入了一味苗药,可以固色,且每次染出的效果都不尽相同,这使得每件作品都具有独特性。
  “希望下次再见到的时候,这抹蓝色能更加熠熠生辉,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讲述我们的故事。”陈国桃说道。
来源:光明网